APP下载

“校企合作”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探究

2018-04-09赵英杰

中国市场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校企合作高校学生

[摘 要]自从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人才市场趋于饱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市场对人才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紧迫,因而,必须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文章分析校企合作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总结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完善相应的法律政策、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等方式增加校企合作的灵活性、深入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大环境;高校学生;就业指导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1.186

1 引 言

我国原有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大多是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与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相脱节,因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是势在必行。高校只有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形式,转变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学习,加强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锻炼,此外,通过增加校企合作模式的多样化,开展更深层次、更多领域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平台。

2 校企合作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积极影响

校企合作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高职院校和企业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围绕着企业和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理论实践活动,比如学术研究、技术研发、人才定向培养、学生实习等。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促进了高职院校和企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了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了教育资源以及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校企合作模式中,合作企业成为学生的室外课堂,大学生将室内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并在操作中发现自身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存在的错误之处,通过请教企业老员工、查阅资料文献等方式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大学生通过校企合作,提前接触到复杂多变的社会,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产生就业危机感和紧迫感,促使大学生提前做好人生规划以及就业目标,减少了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学习适应时间,更好更快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校企合作模式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企业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我国校企合作模式产生的时间并不长,但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成为高职院校特色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校企合作模式中,学校根据企业特点以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定向培养,满足了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降低了企业招聘成本,解决了企业招聘难的问题,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 校企合作模式中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校企合作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模式比较单一化,虽然大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却因校企合作表面化、合作范围有限等原因,让校企合作的功能大打折扣。

3.1 学校和企业之间沟通不顺畅

校企合作并非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这就需要双方协商,共同克服困难,然而,在现实中,原本应处于平等地位的学校和企业不再平等,在校企合作中,遇到困难的一方大多会单方面地降低姿态向另一方寻求帮助,缺少必要的沟通交流机制,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校企合作的难度。

3.2 校企合作相关的法律政策落实不到位

虽然我国一直都十分重视高校教育,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但这些措施大多都停留在宏观理论层面,并没有进行细化分类,缺少实际操作性,根本无法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3.3 校企合作模式有很强的局限性

根据合作层次的深浅,可以把校企合作划分为深层次、中间层次以及浅层次的校企合作三大类型,目前来说,大部分的校企合作模式还是停留在浅层次合作阶段,学生实习缺少相应的考核机制,让校企合作有名无实,严重阻碍了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发展。

4 校企合作模式中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

4.1 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存在偏差

传统的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中,老师只负责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没有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整个大学课程体系内,很少有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即使有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也只是会讲一些不切实际的理论性知识,对大学生就业的帮助有限。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容易出现大学生“会说不会做”的情况。

4.2 传统社会观念的消极影响

很多家长学生认为只要能考上重点大学就根本不用担心就业问题,固执地认为只要考试成绩好,就能找到好工作,于是,在校期间,埋头苦学理论知识,很少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以至于和社会的距离越来越远。

4.3 企业经济利益的趋势

企业之所以同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大部分原因是希望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优秀的员工,很少是因为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因而,可以把企业参加校企合作的初衷理解成获得更多的经濟利益。然而,校企合作的循环周期较长,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通过校企合作聘用的员工可能会工作一段时间后会主动离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4 缺少专业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老师

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老师可能是教其他专业的高校老师兼职,也可能是新招聘的专业老师,或者是聘请优秀企业的管理人员。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老师队伍的参差不齐,降低了对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指导效果。

5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改革创新

5.1 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领域的法律体系

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加强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和高校牵线搭桥,积极促进校企合作。

5.2 创新高校教育教學模式

加强高校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地转变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调整高校课程体系,增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数量,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平台和机会,通过开展实践比赛、创业大赛等活动。

5.3 增加企业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了解

在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过于重视短期的经济利益,忽略了长远利益。可以通过举办校企合作座谈会等方式,让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全面了解校企合作模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积极意义,比如,学校和企业一起研究新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可以从众多的实习生中挑选自己满意的实习生,留在公司继续工作。因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早已了解企业的文化以及工作流程,可以直接到岗工作,不需要再次进行新员工培训,降低公司用人成本。

5.4 加强高校和企业的沟通

高校和企业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参与者,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应该坦诚布公,拓宽沟通交流的途径,遇到问题时,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坐视不管,而是要以积极的姿态,共同协商解决难题,让校企合作从短期合作变成长期合作。

5.5 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老师

大学就业指导教育不应该只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应该面向全校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思考将来要从事怎样的工作,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高校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能力强的就业指导老师,提升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水平。高校根据就业形式的变化,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老师进行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5.6 增加校企合作的模式

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高校可以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进行就业指导方面的讲座,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找准就业方向。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实现室内课堂与企业课堂的有效结合。

6 结 论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认清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少走就业弯路,顺利实现人生目标。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重视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学校、企业、政府的作用,三者相互配合,共同推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若干难题的理论破解[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5-8.

[2]秦立春.借鉴国外校企合作经验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76-78.

[3]刘景宏.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3):49-51.

[作者简介]赵英杰(1984—),女,河北廊坊人,廊坊师范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校企合作高校学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