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中校园安全保障的途径
2018-04-09魏荷颖
[摘 要]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如何预防校园暴力、如何解决校园暴力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先期调查了大学生校园安全的相关状况,基于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了校园暴力预防和校园暴力解决办法的相关数据,并结合各大主流观点,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了校园暴力的解决办法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以此能够对现阶段校园暴力解决办法有所帮助。
[关键词]校园暴力;现状分析;解决办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1.172
1 引 言
近年来,校园暴力的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着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的正常秩序。但是对此现实问题,却始终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从已发生的各种校园暴力事件可以发现,一方面社会各方对于校园暴力不断关注,加大重视;另一方面对于此类事件的处理却虎头蛇尾,常常不了了之,对于受害者没有很好的事后措施,对于施暴者也缺乏相应的惩罚教育。如果对于校园暴力的管制能够找到一条合理有效的路径,将会遏制此类恶性事件的发生,也能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 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本文基于对“关于大学生校暴力与校园安全问题的调查问卷”的调查情况,特别是关于问卷中关于校园暴力解决路径的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并分析现阶段校园暴力解决路径的不足,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校园暴力问题。
2.1 建立校园暴力防治机构和加强法制教育,以应对事前预警机制不全
根据表1可知,网络是现阶段人们了解校园暴力事件的第一途径。然而,被曝光的校园事件往往已经失去了时效性。
失去时效性的原因有二:一是校方或者家长完全不曾发觉校园暴力已经发生;二是事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引发网络热议。这些情况都说明,在校园暴力事件中,学校往往没有充当好教育者的角色,缺乏对此类事件的警觉性;而家长往往没有尽到相应义务,未能真正参与、关心孩子的日常学习与成长。在现实生活中,校方和家长往往处在被动的状态,其中主动参与预防校园暴力发生的更是少数,缺乏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对于校园暴力事件的预防没有一个完整的预警机制,让校园暴力事件无法在萌芽阶段得到遏制,则是校园暴力解决方法中的一项重要缺失。
根据表2的问卷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大家认为最有效的预防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方法是学校要为学生做好基本的普法工作,加强其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这一比例占到34.85%;认为应当学校要加强学生管理,坚持德育、智育并重的比例占到29.46%,而有23.65%的人员则表示教育及德育工作者要及时关注学生动态。针对以上反馈,我们认为应当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强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在思想教育方面,着重教育青少年采取合法的、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矛盾解决意识与心里疏导方式。采取心理辅导、法制知识宣传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法制宣传方面,学校应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作用,使学生们对于恶意殴打、谩骂等侮辱性、伤害性行为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明白何为侵权,何为犯法,明辨是非,明确了解不可随意触碰的底线。可以采取讲座、参观相应机构、观影等形式,寓教于乐更容易被接受和记住。
其次,学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在加强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的同时,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对于日常管理,可以通过学业学籍的管理认定,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条例,真正落实实行,对于触犯学籍管理规定的通报处理,奖罚分明,在学生们面前树立起校园的纪律性,让学生明白校规校纪的严肃性,从而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對于“五美”的发展,则可以在学业完成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通过举办各个学科领域的活动,来带动孩子们参与积极,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培养健康的课余爱好,树立良好的校风。
最后,建议成立校园防治机构。在这方面,江苏省的相关做法值得借鉴推广。以区县为单位,建立政府层面的校园暴力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区县教育局分管德育的领导担任组长,区县公、检、法、司指派人员担任副组长。由领导小组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并督促各单位实施。在教育局建立校园暴力投诉中心、心理疏导中心,接受校园暴力投诉,并承校园暴力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疏导工作。
2.2 建立校园暴力归责追责制度,以应对学校的忽视做法
在许多校园暴力事件中,学校方面做出的解决方案都不尽如人意。学校本可以作为强有力的救济方,给予受害者以庇护,同时对施暴者产生威慑力。但是,往往学校方面出于各种顾忌,对于校园暴力事件采用息事宁人的态度。或是掩盖事实,或是不了了之,缺乏妥善的事后处理。这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助长了施暴者的行为,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根据表3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校园暴力事件的比重为31.54%,而因学校介入掩盖事实和不了了之的校园暴力事件的比重高达35.68%。可见,对于校园暴力的事后解决是我们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应加大对于校园暴力事件的解决结果的追踪力度,做到每一件校园暴力事件都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归责追责制度。教育部门应当将校园暴力纳入学校的各项评定范围内成为一项考核,并对发生校园暴力的校领导、直接关系的老师形成责任纠察制度,例如不得参与评先评优、几年内不得参评职称之类,起到监督作用。作为家长,在发生校园暴力事件之后,应当勇于承担起属于自己相应部分的责任,积极引导孩子走出阴影或是主动改正错误,弥补损失,而不是推卸所有责任。而学生方面,对于施暴者的记过处分、留校观察或是劝退等手段起到警示作用。学校在校园暴力出现时,应当勇于解决,采取合适的手段在校园暴力的初期妥善解决,避免舆论引导,避免包庇或是坐视不管。
2.3 推进校园暴力专项立法,以填补法律空白
面对校园暴力频发问题,我国立法机关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及政策文件,但是这些相关规范中并未明确对校园暴力问题予以明确解决办法,甚至有些连“校园暴力”一词都未提及。虽然在对待未成年人校园暴力惩治问题上提出了“教育、感化、挽救”为方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但是对于校园预防方面的规定却很少,在校园暴力问题上我国立法上仍是空白。
此外,针对校园暴力的低龄化,有必要加快修订刑法中的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以应对越来越低龄的少年施暴者。此外,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如果施暴者不受惩罚,容易助长“藐视法律”的心态,有法纪约束,才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明确自己行为的边界。近年来,诸多的关于惩治校园暴力的法律提案频频出现,但是真正落实的并不普遍。现阶段,考虑到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多为未成年人,在惩治犯罪上从轻、减轻为主,确实对于诸多的不良少年难以起到威慑作用。也有专家表示提前青少年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最高法等部门在2017年儿童节之际,专门召开针对加强少年司法专题座谈会,强调将工作从法庭延伸到家庭、社区、学校,在社会各方参与、支持下,更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由此可见,及时制定并出台配套司法解释或业务指导规范,统一裁判尺度,也是有效防止校园暴力的方法之一。
3 结 论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脊梁,在校园暴力事件的侵害中属于弱势群体,大到社会、国家,小到学校、家庭都应该成为青少年的坚强后盾。我国可以借鉴国际上的相关经验。比如在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手段上,美国采取“预防校园暴力中心”防患于未然;俄罗斯则是配发身份识别牌,用于记录孩子的身份信息,日本则有“妈妈护卫队”在校园周圍保障孩子的安全……而我国的应对措施、解决路径相对简单,往往只表明应该加强对于校园暴力的预防。校园暴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的不仅是简单的社会关注度,还需要更多落地实施的具体办法。在校园暴力的解决路径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邱慧萍,叶清.学生暴力行为分析及其防治[J].江西教育科研,2006(5):27-29.
[2]江苏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S].2017-06-01.
[3]张寒玉,王英.应对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问题之制度建构与完善[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6(1):14-27.
[4]戴利尔,戴宜生.美国未成年人私法制度的发展[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4).
[作者简介] 魏荷颖(1997—),女,汉族,福建福州人,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法学。
李芷卉,等:当今经济条件下的校园暴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