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
2018-04-09徐瑞勇
徐瑞勇
摘 要:语文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应该予以重视的问题。综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以鲁教版教材作为基础,立足文本截图,对语文文本解读问题进行赏析,简要谈一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解读;教材研讨;问题;策略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是经过千挑万选的,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教学活动的载体以及媒介。在广泛的理念中,语文教学中的教材分成语文课本以及语文知识的积累材料。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必要综合实际的情况,对语文文本进行有效的解读,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实现教学的指导意义。通常来讲,文本解读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解释、体验、建构和评价反馈等一系列从文本符号中获得意义的阐发行动、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在初中语文文本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文本解读的有效性。
一、初中语文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
1.文本解读过于极端化
初中知识体系中,文本解读是一个比较强大的体系和工程。在长时间的累积过程中,文本解读趋于单一化或者过分多元化,影响着文本解读的效率。单一的、教条化的文本解读,使学生难以全面理解文本的真实含义,影响着文本的有效解读。与此同时,文本多元化的解读会对学生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导致学生在理解文本的时候出现问题,不能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浅尝辄止,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字中的情感。
2.文本解读过于单一化
部分老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经常会把文章分解成不同的部分或者分解成为一个个的句子,之后传递给学生固定的文本解读的方式,让学生以这种单一化的手段去理解文本的内容。
实践证明,这种单一化的文本解读方式并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且对于初中教材中的大多数文本更没有这样解读的必要。在现阶段的素质教育中,如果一直采用这样的模式开展教学,会使学生的答案过于拘束,扼杀学生的个性思考和情感体验,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
3.文本解读过于死板化
语文文本教参式的固化解读会导致很多学术研究的成果被束缚在教学的门外。由于教师和学生都在以教参固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样很容易直接给文本打上死板的烙印,学生被固定思维所束缚,在后期,想要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对学生而言非常难。学生在教师死板理念的影响下,会认为知识是枯燥乏味的,有时候甚至会产生厌恶的情绪,这将导致学生开始讨厌阅读,而阅读也将直接失去其原本该有的色彩。
二、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
教师是语文文本引导的主体,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导向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语文文本教学的过程中,要综合实际情况,以教师专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全面、高效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为达到这样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以下几点展开。
1.对文本研读
在阅读文本之前,教师即使对文本再熟悉,也要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去阅读文本,并将文本当做陌生的内容,仔细研读并感知,发现教材主旨。在教师自己研读的阶段,需要积极地把握文本的内涵以及思想,为后期课堂讲解夯实基础。如在品读《劝学》的时候,要以一种积极地态度去面对文本,在通篇理解品读之后,教师需要认识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再以教师的身份去详细分析劝学的具体内容,从而更好地将内容呈现到学生面前。
2.教师身份品读
在以读者身份研读之后,教师要回归自己的职业,以教师的身份去赏析教材的内容,结合课程标准,设计教学过程。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从教学的角度分析,在学习文本的时候,需要学生具备哪些技能,并在之后引導他们,让他们在不断研读和不断深入探索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如,在讲解《芦花荡》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战争残酷造就英雄传奇”的角度,让学生感知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分析文章中老头痛打鬼子的故事,让学生在文本中发现文章塑造的老头的形象。学生在引导中,可以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3.渗透学生本位
教学中,贯彻学生本位的思想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知识的接受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情况,了解他们的综合能力、实际水平以及知识认知水平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分成不同小组,老师充当临时组员参与其中。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在之后引导他们顺利地解读文章。
很多精彩的语句如果没有进行深入的解读,学生很难了解其中的精髓。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总结教学中文本解读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整体探索,帮助学生及时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中,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在不断引导和探索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唐玉华.立足文本挖掘重组个性解读: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之文本解读[J].科学咨询,2017(14):96.
[2]李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文本细读[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3):121.
[3]孙云.浅谈初中语文对话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定性[J].语文教学之友,2015(12):32-33.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