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受家庭背景的影响研究
2018-04-09刘姝辰
刘姝辰
[摘 要]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高中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个人的学习生涯而言,高中阶段也是其成长学习的重要阶段。我国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这体现了人们对高中教育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教育的目的也从能够接触教育转变到了寻求更为优质的教育。
[关键词]高中教育;家庭背景;教育公平;影响;
中图分类号:G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005-01
一、序言
近几年来,我国大力的发展教育事业,整体的教育水平也在快速的提升。但是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当今父母,十分的重视学生的学习问题,都在想尽各种办法来提升孩子教育资源的水平,提升孩子的受教育程度。
二、家庭背景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家庭背景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从城乡地区、经济水平、父母职业、受教育水平以及家庭环境等几方面的内容展开分析,并将这些影响因素与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学生所处的高中的教育水平进行研究。
(1)城乡地区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首先,城市與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有较大的差距,所以生于城市的学生所获得的教育资源的水平普遍的高于农村,城乡教育水平的失衡给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阻碍。其次,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农村,且发展的速度也相对较快,因此城乡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和资源投入的差距也在逐年扩大。由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府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文化建设事业当中,因此省市的高中的硬件设施和教育水平也都随着投入的增多而增加。
(2)经济水平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经济水平,主要指的是家庭的经济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和那些家庭经济较好的学生相比,相对贫困家庭的子女在接受教育和分配教育资源的时候处于不利的地位,且这种不利的地位不容易改变。因为当今家长都十分的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因此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寻找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目前,重点高中在选择的时候,都需要收取较为高额的费用,对于一般家庭而言,这笔费用无疑是具有一定压力的。
(3)家庭性别观念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谈及家庭性别观念对高中教育影响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城市与农村划分开来。在城市当中,家庭条件相对较好,于是便有了穷养儿子富养女的观念,所以在城市当中的家庭往往会在女孩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女儿会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在农村,则是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且养儿防老的理念比较的顽固,农村家庭一般也是多个子女。这样一来,当家庭的经济条件无法满足多个孩子教育的时候,往往会将受教育的权利交付给男孩。
(4)父母职业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父母的职业会对高中教育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首先,职业本会决定资源的占有率,也会决定父母本身的教育程度。一般来说,职位越高的人,所拥有的权利也会更多,因此获得资源的机会也会更多,而当代家庭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所以父母会动用自己的资源和权利来帮助子女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5)家庭环境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学校,家庭环境会对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以及品质带来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和谐的家庭当中,孩子具有一定的主动权,亲子之间的关系融洽,家庭比较民主,子女在这种环境下思维可以得到发散,学习也会更加的积极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会给孩子的教育带来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家庭当中冲突较多,那么学生的教育就会受到消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乔智.家庭背景与教育机会分配——中国城镇了女教育分流(1977-2003)[D].上海:复旦大学,2008.
[2] 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34
[3] 胡森.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 204-205.
[4] 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又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 191
[5] 胡森.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又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 196-197.
[6] 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69-70.
[7] 马和民,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86-87.
[8] 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白由[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9] 姚振黎.学校教育选择的理论与实施美国明州的经验.
[10] 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1]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2]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13] 王培根.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