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园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2018-04-09张瑛

考试周刊 2018年34期
关键词:美术活动运用

摘 要:乡镇幼儿园有许多的田园资源,为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从营造环境、多形式多手段探索、适度指导和介入、注重欣赏和评述四方面来阐述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田园材料;美术活动;运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美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我们乡镇幼儿园因为地域的关系拥有大量的田园作物、不知名的野花野草、随手可取的树叶、树枝等,为美术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通过挖掘身边的田园材料来开展丰富的美术活动,这对于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挑战,对于幼儿能利用身边的田园资源创造美也有一定的挑战。

一、 营造环境,激发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

陈鹤琴先生有言:“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环境是“无声的教材”,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思维为主导,通过幼儿的感官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能给予他们视觉上的冲击和思维上的启迪。因此,我们采取的原则是“环境在前、教育在后”。

我园的课题是《田园资源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运用》研究,在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是选用可操作的、有地域特点的、具有一定欣赏性的田园材料进行设计,如芭蕉扇、芦苇、木片、种子、丝瓜筋、柳条、稻草、麦秆、葫芦等等,采用教师制作、师幼合作、亲子制作、幼儿制作等形式,加工成各种空间挂饰物和墙面装饰物,布置幼儿园的走廊、通道、楼梯、班级、美术室等各处环境,彰显幼儿园特色,幼儿通过多接触,可以来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二、 多形式多手段,促进幼儿探究美术活动的能力

幼儿的美术探究会受到材料和工具局限的,等于说你给孩子什么孩子就会给你什么效果。一般美术形式有:压印、绘画、粘贴、装饰创造等,通过选择的材料不同手段也有所不同,如:涂鸦、添画、剪贴、装饰等。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我们要根据幼儿年龄段的“最近发展区”来精心钻研,选择探究的难度和深度,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和工具。在《大班美术活动:玉米小黄人》中,将田园材料引用到大班的美工活动中,将黄色玉米和卡通形象“小黄人”之间作为一个联想,运用相应替代的材料进行大胆创想生成了这样一节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所想。小黄人的形象组成是:发型、眼镜和服装。在材料的选择上面黄色的玉米肯定与小黄人的形象更为贴切,而且玉米皮本身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起来,可以作为头发的组成,那么相应的辅助材料应该选择什么呢?衣服方面在布料、橡塑纸和创意泥的尝试技能和效果中创意泥更有发挥的余地,眼镜我则选用了白色瓶盖为主,这样让小黄人的眼镜更具立体感。活动环节流程是:感知小黄人的主要特征——欣赏多种小黄人装扮——了解制作的材料和步骤流程——幼儿大胆设想和创造——展示并点评作品。在活动的过程中一步步引导,让幼儿扎扎实实的关注发型、衣服打扮,看懂所用材料和制作步骤图,为幼儿的创造打好基础。通过将普通的玉米进行多变改造,变成一道亮丽的风景,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我们还可以在班级美工區中投放丰富的田园材料和辅助材料,使每一个幼儿都可以有继续探索的条件和机会。多形式、多手段化的提供材料,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引发不同水平幼儿的探究愿望,促进其美术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 适度指导和介入,培养幼儿主动探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将“美术”与“田园材料”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玩着学、学着玩,从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多动眼看一看,多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大胆想象和创造、不怕困难和勇于尝试,培养出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

在幼儿的美术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和介入很关键,教师过度的示范指导、控制,会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束缚,从而失去探究价值。相反,因为缺少必要的指导和提示,教师介入不够,会使探究活动变得盲目,甚至偏离了探究主题,所以,适当的指导和适时的介入,是幼儿能够顺利进行探究学习的关键。教师的指导要留有余地,多给幼儿以鼓励、启发、挑战、暗示,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探索和操作。教师要把握指导的程度和介入的时机,在《大班美术:稻草人》中,在扎梱小人的手、脚、身体、头发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幼儿了解人的身体构造,只需要知道可以将一捆稻草分成人的身体和四肢,长的那部分可以作为稻草人的头发,至于怎么分不需要教师去全部示范,但是技能和工具的使用一定要学会,所以可提供毛根来示范其中一部分的缠绕即可。当幼儿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犹豫不决无从下手时,或者步骤错的时候,可以提醒幼儿看流程图:先扎手——再扎身体——最后扎脚,否则的话稻草就被绑在里面不能分四肢了。

四、 注重欣赏和评述,培养幼儿的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

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能力均有所不同,正如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个“哈姆雷特”。作为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幼儿的主动性,采用讨论、探究等方式积极开展评述活动,让幼儿学会运用艺术语言将艺术感受与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表达出来。在《大班美术:插花》中教师示范插花范例,让幼儿了解插花技巧,知道花朵颜色有深和浅,花朵有大有小,三主枝插法不一,或直或斜,或高或低,并选择合适草、叶类搭配衬托,幼儿感受插花的艺术美,懂得怎样插花才好看,从中体味大自然可以创造美。再通过课件的欣赏了解还有球形、S形等多种插花造型。

幼儿作品的自我介绍和他人的点评,可以看出幼儿思维上的与众不同,审美能力的体现。可以通过组织幼儿交流:自己用了什么材料,是怎么做的?像什么?教师可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幼儿表述操作材料的过程,通过欣赏与介绍,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美的欣赏与创造能力。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只要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定能将地方田园材料与幼儿的美术活动有效的融合在一块,让幼儿从家乡的事物、身边的事物中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者简介:张瑛,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张浦中心幼儿园亲水分园。

猜你喜欢

美术活动运用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微媒体背景下美术活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