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8-04-09刘冰
刘冰
摘 要: 在中职学生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等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首先对中职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对中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探讨;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 对策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各样的新理念、新思想及新观念不断出现,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当然,在这些新思想中也会出现一些负面思想,这些负面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中职学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新时期中职学生思想特点分析
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年龄为16岁—20岁,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智均处于不断成熟的阶段。大部分中职学生均是“00后”,他们成长于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不断发达的环境中,时代赋予了他们有别于以往中职学生的思想特点。以下对新时期一些中职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分析。
(一)思维敏捷活跃,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但是思想稳定性较差。
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元化文化已经不知不觉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可以从网络等途径直接了解到全世界的信息,接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信息的多元化使得学生扩宽了眼界,开拓了思维,使得新时期的中职学生的眼界和视野更加活跃和开阔。但是,大部分学生正处于成长的敏感时期,尚未形成稳定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维稳定性较差。部分中职学生的想法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其价值取向、对事物的判断等产生一定的偏差。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中职学生思维敏捷活跃、可塑性强等优势,通过对学生实施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除此之外,对于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的提升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二)拥有提升道德素质水平的愿望,却缺乏牢固的基础。
中职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富有朝气蓬勃的活力,具有非常明显的思想政治倾向。大部分学生拥有上进心,热爱祖国,有着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奋斗的激情;拥有强烈的正义感,并且在大是大非面前具有判断能力,并且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部分学生文明素质基础较为薄弱,他们热爱游戏,自制力较差,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些对于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三)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但是学习动力不足。
中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培养职业型人才是其教育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意识。大部分学生入学后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积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拥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但是,部分中职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差,对于所学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学习动力、存在消极懈怠的情绪等,往往抱着马虎对待、得过且过的心理。
二、新时期一些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统筹指导缺乏科学合理性,教育落实欠规范。
目前,虽然中职院校已经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由于落实不够到位、部分学校统筹指导缺乏科学合理性等问题,导致治教不严、学校秩序较为混乱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制度落实缺乏规范性和及时性。部分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会议存在召开不及时或者流于表面形式,研究并没有抓到实质内容,所指定的规章制度等不够完善。第二,安排的教育内容较为烦琐。部分中职学校未能够充分发挥教育权利的作用,对于教育关口把控不够严格,各部分均向思想政治教育抢占地盘,这种方式直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多过满。第三,检查指导流于形式,过于粗放。大部分学校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部署工作,但是往往忽视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对于教育的实质效果的追踪力度和关注力度不够。
(二)脱离实际情况,教育缺乏针对性。
中职学校的教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与实际情况脱离,缺乏针对性。主要原因如下:第一,部分学校只是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和指示按部就班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根据本学校的实际细化和具体化。部分中职学生认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理论化、枯燥乏味,无法有效激发学习动力。第二,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注重区分学生的层次性,没有因材施教。第三,无法及时关注当前中职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或者话题,无法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对于形式发展缺乏一定的敏感性。
三、加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
因为中职教育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中职学校在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有所侧重。针对目前部分中职学生缺乏自信心的问题,教师应该将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上。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学生摆在首位。其次,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性,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最后,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心理实际需求。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实际需求摆在首位,并且在思想教育实效性方面应该以能否及时解决学生实际面临的困难作为标准。例如,对于家庭条件比较艰苦的学生,除了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资助外,还应该时刻关心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疏导。对于就业较为困难的,应该实行个性化的指导,并且给予推荐等。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能仅停留于表面层次,应该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措施中,只有时时刻刻为学生着想,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二)创新教育载体,增强层次性和针对性。
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等不同,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强调层次性和针对性。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对教育载体进行创新,针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实际需求及不同的学生开展有区别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能够得到体现。
第一,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当前网络技术发达,学校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开设网络教学等方式扩宽思想政治的途径,让网络能够充分发挥优势。第二,可以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例如,学校应该积极以党团、班集体等形式开展不同形式的第二课堂,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修养的目的。同时,应该让思想政治教育走出课堂,将其充分融入班级、宿舍中,通过举办这些兼具政治性、知识性和娱乐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第三,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教育。心理健康是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部分中职学生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比如学习压力、家庭压力及就业压力等,部分学生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可能会产生烦躁、抑郁及焦虑等情绪,所以,教师应该及时开展心理咨询教育,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三)加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才队伍建设。
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政队伍扮演着主导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与人才队伍素质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学校应该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配备一支具有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强、富有活力的人才队伍。首先,学校应该不断完善和创新,建立健全思政教育的工作体制等。其次,学校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保障制度进行完善,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营造良好有保障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最后,学校应该落实相应的措施以加强党政队伍、教师队伍等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叶金浓.网络文化对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6(32):239.
[2]卢正宝.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思想教育研究[J].经贸实践,2015(09):216.
[3]黎炯唐.新时期农村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及教育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