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探析

2018-04-09王志飞闫凡珍

文教资料 2018年1期
关键词: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王志飞 闫凡珍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信这一即时通信工具走进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对大学生日常行为、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及学习习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系统总结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问题,进而提出新媒体视域下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对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微信 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 机制

一、微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微信对一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出了挑战。

微信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问题。微信的使用占据了大学生很多时间,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微信具有强大的功能,除了发送语音、文字、图片之外,还可以利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思想观念,同时可以查阅其他好友的思想动态,摇一摇等功能还能认识到其他陌生人,对于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微信已经成为一些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高校校园里出现越来越多的低头族,不管是上课时间、吃饭时间、走路时间,随处可见大学生拿着手机刷微信、看朋友圈、群聊,有很多大学生在上课期间感到无聊,利用微信打发时间,致使学习成绩下滑,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微信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老师可以通过群聊、分享朋友圈等功能实现知识点的推送,方便快捷,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微信直接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但是微信的功能存在被歪曲放大的可能,大学生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可以实现文字图片信息传递,这种便捷性与及时性为一些大学生考试作弊、抄袭作业提供可能,微信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某些大学生的不良习惯。

(二)微信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部环境。

微信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信息的接收和发布是统一的,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人本身就是媒体的存在,这就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外部的海量信息增加了大学生甄别判断的难度。我们身处信息社会,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社会的接触不可避免,大量信息鱼龙混杂,通过微信的传播直接影响大学生,加之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深水期,社会价值观念多样化,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阅历较少,对一些信息不易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微信上接收到的信息缺乏甄别判断能力影响其思想观念。

微信使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的甄别引导难度增大。在微信环境下,教育客体可以通过朋友圈、群聊等功能随意发表自己对某一事件或某一社会热点的看法,随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由于微信的虚拟性,在看到一些大学生发表的看法和观点之后,我们无法全面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对其反馈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判断,无法发现真实的问题,增加了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掌控的难度。例如,针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信息,关注后公众账号后人人具有评论的权利,控制难度较大,极有可能成为谣言、流言蜚语传播的温床。

(三)微信影响以往思想政治模式的权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课堂是中心,教材是基礎,教师是主导,强调对教育对象进行理论的灌输,微信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格局。

微信的开放性使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打破了原来从课堂与书本获取知识的单一形式,大学生自主选择性增大,他们倾向于通过自己的判断、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对知识进行选择,这就打破了以往模式下课堂与书本对知识的掌控,使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与教材受到冲击。微信的出现动摇了教育者的主导、权威地位。微信背景下信息已经成为公共资源,学生和老师可以同步获取信息,使学生与老师处于平等地位,甚至有些时候,学生对于某些信息的获取比老师更有优势,速度更快,获取的信息更丰富,致使老师具有的获取信息的资源优势相对减弱。微信具有平等性,使教育者变成微信的一个普通用户,使其原有的专家角色和权威地位消失,在微信中与学生的地位平等,话语权平等,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

(四)微信对教育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微信的普遍使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生变化,及时研究其变化的规律、特点、实际运用非常必要,这就需要教育者以更高的素质应对这些变化。

微信对教育者的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微信背景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加快、范围扩大,获取一些前沿信息的速度可能比老师要快,这就对教育者的反应能力、知识广度、知识深度、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提出了挑战。当一个社会热点出现时,如果老师对此了解的速度过慢、过浅、过窄,或具有的理论储备过少,无法进行舆论的控制,无法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行正确引导。另外,当学生提出一些前沿问题,如最新理论、国外的一些新观点,老师如果涉猎不广泛,不注意积累学习,将无法解答,直接损害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二、新媒体视域下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

(一)加强队伍建设,构建适应微信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微信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要打造一支综合能力强、专业技术高、政治立场坚定、熟知新媒体运用的专业教育队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才能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要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打造多层次的队伍结构。与以往模式不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加入了信息化元素,这就需要懂计算机技术与熟知微信使用技巧的老师加入。为了便于从整体层面上重视思政工作,院校两级领导参与非常必要,重要性在于从宏观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专家教授的参与极为重要,他们具有思政方面较高的理论涵养和理论基础,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方法。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关,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连,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离不开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战线,专业授课老师仍然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学生干部和党员来自于学生群体,与大学生有着天然的联系,是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力量。学校的职能部门拥有丰富的资源,如宣传部,具有丰富的宣传经验,熟知新媒体运用,有益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所以,我们要构建一支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的,专家学者指导下的,各二级学院、职能处室等部门广泛参加的,专业教师、辅导员、技术人员高度参与的思政工作队伍。

(二)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微信使用的管理监督机制。

建立大学生使用微信的行为规范,养成科学、合理的使用习惯。微信是腾讯公司开发的即时通讯软件,在对其管理和要求上,高校并无自主权,这就需要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出台微信使用规范,倡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信。从微信各功能模块实际使用入手,制定使用规范,指明各模块使用的方式和方法,使大学生熟知熟用。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自觉规范信息的发布,围绕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健康信息,弘扬正能量。开展大学生文明使用微信活动,以年级或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交流会,让同学们分享文明使用微信的心得,开展签名活动,促进大学生科学、合理使用微信习惯的养成。

建立微信使用的监督考核机制。使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求建立一支高精尖的思政工作队伍,要求我们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制定和明确高校各级思政工作队伍的权利和责任,明确分工,确定各级岗位职责和要求,对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进行量化和细化,注重考核监督,及时奖惩。如我们要求辅导员必须加入班级微信群,对群内同学提出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答复,定期利用微信群推送心理健康、时事热点等信息,评选年度微信思政的先进个人等。

(三)注重搭建支持系统,构建微信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支撑体系。

微信的发展和普遍使用是大势所趋,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用微信的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微信的使用要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建立多方微信公众平台,丰富微信功能的实际运用,给予充足的人力、财力保障,使微信更好地深入大学生内心,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构建类别多样、丰富多彩的微信平台公众账号。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在大学生关注后,定期推送图片、文字、动画,通过精美的版面设计、新颖的内容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要整合资源,鼓励各二级院系、职能部门、社团、班级建立形式、功能多样的微信公众账号,建立专门的微信公众账号运营团队,定时、定期推送信息,以推送符合时代特点、符合当前大学生性格爱好、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高校可以利用微信公众账号搭建大学生的学习平台,思政课教师可以在上面发布有关时政热点、知识要点、复习重点等内容,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减少微信娱乐和不良交友的时间。再如,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可以通过开设微信公众账号,定期推送心理美文,设置互动环节,与大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及时排查心理问题,为了保护隐私,还可以放置各类心理量表,让大学生进行心理自测,及时掌握自己的心理状态。

充足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力、财力、物力。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高校方面要设立专门的资金,把思政工作纳入年度预算项目,积极从财力上支持思政工作的開展,要设立奖项,对利用微信开展思政工作的先进个人、集体进行荣誉表彰和物质奖励,为微信运营团队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从物力方面,高校要整合资源,为思政工作者提供合适的办公场所,添置办公设备,如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进一步优化思政工作队伍的环境。从人力方面,高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积极从二级院部、职能处室调集人才充实思政工作队伍,积极从校外邀请行业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只有人力、财力、物力得到充足的保障,才能保障大学生的思政工作卓有成效。

(四)强化思想引领,加强对大学生微信使用观念、行为的教育和引导。

大学时期是人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微信的使用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增加了知识,使大学生获得了更多学习的机会,但是微信也有弊端,很多大学生把过多的时间用在微信娱乐与网聊上,对负面信息缺乏过滤能力,给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所以,我们要从思想层面强化引领,加强对大学生微信使用观念、行为的引导。

要使大学生树立以“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微信使用观,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督促大学生在微信使用上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微信传播信息移动化和碎片化的特点,用简洁流畅和通俗易懂的“微”语言传递理论知识、解读社会热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注重从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喜闻乐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易于接受。

大学生要增强自律意识,规范微信的使用。引导大学生把防止泄露隐私与保护机密结合起来。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不要过多透露个人的信息,与陌生人交往过程中尤其注意;未经他人允许,不准转发带有他人隐私性质的观点、图片,容易侵犯他人的人权和肖像权;更不能泄露国家机密、个人档案等信息。第二,要引导大学生把弘扬正气与抵制低俗结合起来。过分低级庸俗的内容和图片不要在微信上转发,容易造成负面影响,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个人生活中的烦恼和琐事不要在朋友圈里公开宣扬,容易影响他人,引起误会,浪费朋友的时间;更不能强制别人转发你的作品,诅咒别人不转发会倒霉等;多发一些含有正能量的好人好事,鼓舞人心,传播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尹海兰.高校辅导员工作借鉴心理辅导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

[2]蔡帽芬,徐琴缓,刘笑盈.全球化视野中的国际传播[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374-378.

[3]陈志勇.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4]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赵黎.玩转微信实用攻略[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