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率教学策略的探究
2018-04-09张勇
摘 要:高效的教学模式一直都被视为一种很理想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高效的教学课堂中像是一次次愉快的旅行。在这样的高效教学中,学生由学富五车的教师带领着,轻松自在的学习,在不经意间就能将知识装入自己的脑海。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因为高效率的教学,课本中晦涩难懂的数学定理和数学公式都变得简单易懂了,做起数学题目来得心应手。本文论述小学数学高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研究
一、 构建各类情境教学
教师可以把难懂的数学理论知识和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生活话题结合起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实现小学高效教学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小学生学习数学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让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包括寻找座位的游戏、分发零食的游戏、劳动游戏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趣的故事情节也深受他们的喜爱,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情况将难懂的数学理论知识放在故事情节当中,如果再配合生动有趣的动画情节和有趣的少儿歌曲,就可以完全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热爱程度,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师也要保持跟小学生之间的知识互动,多与小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沟通和交流让他们善于思考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的有趣的数学问题,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鼓励他们多动脑思索,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二、 保证数学知识有效传播
为了保证小学数学能够起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教师要努力集中小学生的上课注意力,保证学生几乎每节课都能够认真听讲。作为小学生来说,从他们的心理角度考虑,他们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会太长,因为小学生的精力很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干扰,精力易分散。小学生的教学课堂每节课都有三十到四十分钟,在这三十到四十分钟的一堂课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牢牢抓紧小学生的注意力,保证他们能认真听教师讲课,学到自己需要学习的数学理论知识。
要知道,一个能用心听讲的数学课堂比一个有热闹发言的课堂能沉淀更多的数学知识,有更高效的教学效果。这种用心听讲的数学课堂的形成方式主要包括构建合理适度的教学节奏、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新型的教学形式等方面。不仅小学生要努力听讲,教师也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发现小学生容易听懂的知识点和难懂的知识点。教师和学生只有互相倾听各自的声音,数学知识才能保证得到有效的传递,高效的数学教学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对数学教师来说,要学会如何与小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互相倾听各自的声音、互相学习。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洞察学生感兴趣的点,才能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情景模式,吸引学生上数学课的注意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增强高效率的教学。
三、 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学生不会找问题,有时候也不敢提出问题。小学生因为自身原因,害羞或是害怕,不敢将自己心中的疑惑对教师讲出来。这时候教师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羞涩的念头,就应该主动亲近学生,与学生亲密相处,打造和蔼可亲的教师形象,多多鼓励他们,让他们把不会的知识点勇敢问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并告诉他们,教师不会因为他们的一些问题就嘲笑或是排斥他们,班级里的其他学生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通过这种形式打消学生心里的顾虑和焦虑,学生心中只有没有心理障碍才能勇往直前,才能真正走到数学中去,才能彻底学会数学理论知识。
还有要让小学生多参与实践,通过实践发现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找出自己心里的疑虑,尤其是对待刚学习的新的数学知识,必须要通过练习课后题以及翻閱新的数学题型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并加以运用,要多动脑思考新的东西,多提出问题,不能抓住老旧的题型不放,这样自己的数学能力是不会得到提高的。因为一个数学问题不可能只有一种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发现问题,从而获得灵感,将一个数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各处,提高小学数学的高效率教学。
四、 因材施教,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注意观察全班学生的各自学习情况,做好教学指导。教师对待那些有较强学习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除了给予他们平常的课堂知识外,还可以有选择性的指导他们学习较难的数学理论知识,扩展他们的数学宽度,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数学领域能够不断发展。
对于部分数学学习能力较弱、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就要调整教学方法,先要努力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基础知识,帮助小学生充分理解数学公式和知识点,打牢他们的数学知识水平。在此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适当提高学习力度,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设计适合他们水平的数学练习题,让他们在逐渐提高数学水平的基础上增加他们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提高小学数学的高效率教学。
但是,部分数学教师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把教学的重点全部都放在学习能力强、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身上,注重培养这部分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想要靠这部分学生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这部分数学教师的教育存在功利性的成分,没有理解教学的本质,教学的本质是要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和为人上的提高,实现教育的综合发展。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因材施教,同时提高所有学生的数学能力,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都能获得学好数学的成功感,从而加强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起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至此所有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本学习水平的基础上上升一个层次,达到自己想要的水平,实现小学数学的高效率教学。
参考文献:
[1] 魏建侠.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14.
[2] 王悦.问题情境下的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7.
[3] 周娜.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6.
作者简介:张勇,重庆市,重庆市开州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