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阅读环境与图书馆服务策略

2018-04-09瞿浩施夏明吴皖赣

文教资料 2018年1期
关键词:服务策略移动阅读图书馆

瞿浩 施夏明 吴皖赣

摘 要: 作为目前图书馆服务新的发展方向之一,移动阅读服务,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对移动阅读的特征、移动阅读环境中的读者需求、影响移动阅读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服务策略,以期为图书馆进行移动阅读服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移动阅读 图书馆 服务策略

移动阅读是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使读者在任何空间和地点通过移动阅读设备,对文献、信息、资源、知识进行阅读的新型阅读方式。笔者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以“移动阅读”为篇名,以“服务”为主题,通过对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时间从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计248篇,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表年度分布如下图所示:

通过对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发现:许广奎从移动阅读需求、移动读物寻求、移动阅读倾向等方面,分析读者的手机阅读行为,针对目前移动阅读内容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和策略,提出针对读者需求与行为特征的移动阅读服务[1]。郭慧娟基于传播学的理论,对天津高校大学生移动阅读的内容、效果反馈及读者阅读特点等进行分析[2];苏帆帆主要从读者的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和自我效能等方面探讨移动阅读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娱乐性、感知形象提升、感知易用性、使用意识等,对于读者持续使用意愿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有效解释读者对于移动阅读服务的持续使用意愿[3]。

1.移动阅读特征分析

移动阅读在继承了传统阅读特征的基础上,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阅读体验,表现出了多元化的阅读特征,使得读者的阅读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同时为读者带来了更丰富的阅读服务[4]。

1.1个性化、自由化的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进步,网络环境的不断优化,先进的移动技术把读者从传统的图书馆阅读方式中解放出来,给读者带来全方位、立体化的阅读体验,同时向图书馆提出更多的个性化、自由化的阅读需求。读者可以通过移动技术时时查阅馆藏信息、借阅信息、座位预约信息、推送信息等各项服务,同时包括:新书推荐、图书续借、到期提醒等个性化自由化的服务[5]。

1.2阅读的碎片化。

“碎片化”是移动阅读环境下读者进行阅读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读者基于移动阅读设备,利用零碎、非线性的时间进行的移动阅读,其内容通常是:一条新闻、一个资讯、一条信息,由此表现出碎片化、片段式等特征。此外,由于移动阅读设备屏幕呈现的字数长度有限,阅读内容也呈现“碎片化”特点,具有内容精、字数少、终端载体多样化、应用方便灵活等特点,特别适合移动阅读的需要。“碎片化”阅读将读者闲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与常规的阅读方式实现了无缝式对接,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时间上的浪费[6]。因此,在当前移动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下,“碎片化”阅读代表了读者阅读方式的潮流。

1.3悦读化。

移动阅读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体验较之以往任何阅读方式都有了极大的提升。移动阅读设备的轻薄化、便携化,以及在指尖快速触摸的感受使读者更加留恋于移动阅读,读者更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到移动阅读的过程中。知名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发布的调查显示,人们使用平板电脑、阅读器和智能手机进行移动阅读,其带来的便携性、易用性、多样性等都给读者带来了愉悦的体验,正是这种阅读体验的提升,使读者更加倾向于移动阅读,让阅读走向悦读[7]。

2.移动阅读环境中的读者需求分析

2.1移动阅读的精准推送需求。

首先,移动阅读的原理是读者向图书馆进行资源获取、信息传递的过程,具有实时性、不确定性、任意性。同时,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也会因为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导致失去原有信息的价值,读者未必能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因此,如何发掘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提供精准的资源、信息是关系读者阅读满意度和移动阅读效果的关键因素。精准地推送移动阅读服务,是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其次,精确发现读者的隐性需求,是移动阅读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准确、全面和精准化的表现,关系到图书馆能否将移动阅读在读者中快速推广,发挥移动阅读在图书馆服务中的效能[8]。

2.2个性化微需求趋势日益明显。

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优化,移动终端功能的不断提高,读者习惯利用零散的时间,通过移动终端阅读更多的信息、咨询,如:图书借阅信息、天气信息、互动信息等,在此阅读过程中,读者表现出日趋明显的个性化微需求。此外,读者对信息需求的情况各不相同,有很强的随机性、差异性、碎片化的特点,这就呈现出读者对移动阅读的个性化、微型化的需求。

2.3自助化的阅读需求。

在移动阅读环境下,借助图书馆的移动阅读平台,读者可以自助、自主地阅读信息、资源。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阅读体会、感受通过平台分享给其他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可以将自己的阅读需求发送给图书馆馆員。例如:读者可以将自己的阅读倾向、阅读偏好通过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反馈给图书馆馆员,以期让图书馆及时掌握读者自己的阅读需求[9]。同时,读者可以自主选择相应的资源、信息进行阅读,甚至可以对一些资源进行重组、二次整合,形成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资源。这种阅读方式充分体现了移动阅读的自助式,是移动阅读环境中的新型阅读方式。

3.影响移动阅读的因素分析

影响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因素阅读包括:阅读主体、阅读客体、阅读方式和阅读环境四个要素[10]。这四个要素只有彼此相互配合、衔接恰当,才能使移动阅读发挥出更高的效能。

3.1阅读主体。

阅读主体是指具有一定抽象理解和阅读能力的人,阅读主体由于主观性因素对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不同,会达到不同的阅读效果,从而影响移动阅读的质量。复旦大学陈文婷通过分析影响读者移动阅读的因素,说明:“读者内在的阅读需求存在着明显主观性倾向,与读者的专业、学科背景,兴趣爱好密切相关。”[11]此外,多项研究表明:“读者自身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偏好是影响移动阅读服务的重要因素。”[12]

3.2阅读客体。

阅读客体,又称为阅读对象,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信息、资源的集合体。读者的阅读效果是阅读客体的最直接体现,优质的阅读客体通常给读者带来愉悦的体验,带着读者逐渐从浅阅读走向深层次阅读,增强读者阅读的持续性。高春玲在对辽宁师范大学读者的移动阅读行为进行移动阅读效果及需求分析中发现,阅读客体的表达形式和呈现方式等因素对移动阅读服务的效率会产生很大影响[13]。因此,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要重视阅读客体内容、呈现形式、篇幅和形态等,因为它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移动阅读服务的质量和精确性,进而影响移动阅读服务的使用率。

3.3阅读方式。

阅读方式是读者在阅读时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和工具,读者不需要在固定的阅读场所进行纸质图书的阅读,而是可以通过移动阅读工具自由地在任何空间和时间,根据自己的阅读方法进行移动阅读,只要主观上有阅读需求,就可进行阅读行为,这种打破传统阅读理念的阅读方式便是移动阅读。因此,移动阅读设备、工具的性能、读者阅读方法是影响移动阅读使用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对读者移动阅读效果的分析证实了上述观点,此项分析指出,读者移动阅读方式、下载移动阅读内容的方法,移动阅读工具等因素都会对读者移动阅读产生影响[14]。

3.4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是读者在移动阅读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是读者在移动阅读中所有与阅读有关的要素集合体,包括:图书馆为其提供的空间、时间、平台等。此外,还包括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声音、温度、湿度、阅读氛围等。优质的阅读环境可以给读者带来愉悦的身心体验,提高阅读效率。

4.移动阅读的服务策略

4.1积极引导读者进行移动阅读。

针对移动阅读具有自发性、零散性、片段式等特点。图书馆可以通过制订积极的方案引导读者对海量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性地进行移动阅读,提高阅读的精确性,同时根据读者的专业背景情况、知识结构、性别等情况,将文献、资源、信息进行整合、二次加工,形成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阅读材料。通过此举,提高读者移动阅读的持续性,养成移动阅读的习惯,在有限的时间里将阅读的效能发挥到最佳。

4.2关注读者移动阅读行为,开展个性化阅读服务。

图书馆以读者需求为核心,针对读者的具体需求,提供各项移动阅读的个性化服务,将读者的满意度作为评判移动阅读服务质量的一项指标。因此,既要关注读者的专业资源获取,又要针对读者具体的需求,推送更多的片段化、碎片化、个性化的信息、资讯,充分保证其资源的易用性、可获取性、丰富性。其表现为以下方面:(1)为读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个性化移动阅读服务、将读者所需的信息、资讯,精准推送到读者的移动阅读终端。(2)通过图书馆移动阅读APP,为读者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并为读者提供个别化的答疑服务;(3)关注读者阅读行为,通过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定位讀者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为读者带来更精准、更个性化的阅读体验[15]。

4.3培养读者移动阅读习惯,增强读者对移动阅读的黏度。

通过调查,深入了解读者的具体需求,培养读者移动阅读的习惯,增加移动阅读给读者带来的愉悦体验,增加读者对移动阅读的依赖。通过给读者提供优质的移动阅读环境,增加移动阅读设备,同时不断完善并丰富移动阅读的资源,如:教学视频、专业课程、校园新闻、交互式学习平台,将众多优质资源引入移动阅读环境中,使读者从了解移动阅读到养成移动阅读习惯,完全沉浸于移动阅读的服务过程中,提高对移动阅读的黏度。

4.4标准化的平台接口。

标准化的平台接口是强化移动阅读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图书馆来说,除了在技术层面上实现平台接口的统一化标准,图书馆馆员还需具备对各种数字化资源软件和硬件接口处理的能力,具体包括:移动阅读服务的管理能力、系统配置、平台接口、平台业务操作等环节熟练掌控,以便及时对读者反馈的问题进行精确的判断。此外,还可以结合读者和本馆的实际情况,开发符合本馆特点的阅读平台。同时,提高该平台的兼容性,以兼容不同品牌型号的移动终端设备,力求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高效的移动阅读服务。

参考文献:

[1]许广奎,周春萍.高校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调查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14):82-85,92.

[2]郭慧娟.“读屏时代”大学生手机阅读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3]苏帆帆.移动阅读业务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

[4]鄢小燕,张苏闽,谢黎.基于移动阅读特征分析的图书馆移动服务思考[J].图书馆论坛,2012(9):130-133.

[5]刘漫.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嬗变与创新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5(1):84-87.

[6]刘术华,牛现云.移动阅读环境下图书馆知识组织与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6(4):27-29.

[7]鄢小燕,张苏闽,谢黎.基于移动阅读特征分析的图书馆移动服务思考[J].图书馆论坛,2012(9):130-133.

[8]马晓亭.基于移动大数据决策支持的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16):43-47.

[9]张晋华.基于4G网络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7):87-89.

[10]徐菊.阅读类型分层理论[J].图书与情报,2011(1):37-40.

[11]陈文婷.大学生的阅读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海七所高校调研数据的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91-195.

[12]刘鲁川,孙凯.移动数字阅读服务用户采纳后持续使用的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10):78-82.

[13]高春岭,卢小君.用户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辽宁师范大学师生移动阅读行为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4(2):34-40.

[14]曾艳.大学生数字阅读习惯及高校图书馆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2):82-84.

[15]李妍.上海图书馆移动阅读端用户服务调查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5(11):18-23.

猜你喜欢

服务策略移动阅读图书馆
图书馆
微利时代下油服企业服务策略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