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存货管理中的运用
2018-04-09邢欣雅
邢欣雅
随着市场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市场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对企业的各项资产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存在势必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存货的管理利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其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盈利和生存。管理会计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管理会计理念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改善提升传统存货管理方法,对企业实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背景描述
X公司是一家國有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特殊设备生产制造。近年来,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市场对产品的要求更加精细化,由于X公司产品更新换代不及时,导致存货积压,占用大量流动资金,使企业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无足够的现金流支撑,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为提高资产运行效率与质量,增加企业发展能力,提高存货管理水平,X公司开展了全面存货清查,并将管理会计的先进理念及方法运用于实际工作当中,通过采取安全库存、经济采购量、产品设计标准化、项目本量利分析等一系列方法,使得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清查发现,X公司存货质量较差,仓储管理松散:
(一)内部控制制度较完善,但监管、执行不到位,长期存在“白条”领料和化工原料不及时入库的现象,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缺乏真实记录,造成产品成本核算失真。
(二)存货积压,流动资金占用额高。在生产经营中忽视未来市场的变化和对风险的评估,一味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导致库存积压严重,存货变现能力较差,给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带来很大困难,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三)忽视存货的价值形态。对存货的积压、贬值等重视不够,仓库存货摆放杂乱,环境恶劣,仓储管理人员责任心差,致使一些长期堆放的贵重原材料变质和损坏,存货账面价值与实际可收回金额差异较大,导致产品毛利下降,经营成果较差。
(四)项目管理混乱,亏损项目占比较高。合同签订前未对项目进行合理的利润预测,也未对项目所需材料进行有效控制,有的项目材料成本已超过了合同金额,形成亏损合同。
三、存货管理改善工作方案
(一)健立健全内控制度,落实执行力度
进一步健立健全内控制度,落实执行力度,加强考核,树立精益存货管理的观念。坚决杜绝“白条”领料和化工原料不及时入库现象,指定专门部门监督制度执行情况,并将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1.针对“白条”领料现象,要求各车间、部门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使用物料时,必须严格按照ERP流程进行业务处理,严禁领用未办理入库手续的物料。各业务部门对本部门未关闭业务负责追踪,对因其上、下游环节影响不能按时完成的业务进行考核,直至业务完成。
2.针对化工原料计划外采购现象,充分考虑需求量、订货提前期、缺货成本等因素,计算合理的安全库存。对照生产计划及安全库存量制订采购计划,按采购计划量及时入库。超出采购需求的物资由供应部门联系供应商退回。
(二)区分存货的重要性实行ABC分类管理
1.将重点项目和重点产品使用的存货,和单位金额超过5万元的存货纳入A类管理,这类存货品种虽然不多,但占用资金可达全年采购资金的65%以上,对企业持续发展影响深远,严格按照订单或品种重点管理。
2.将产品的主要零部件、配套件列为B类管理,该类存货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品质量及合同履约率影响较大。针对该类存货,综合考虑订单提前期、缺货成本等因素,计算确定合理的订货批量和安全库存,按类别管理控制。
3.将其余的一般零部件、辅料、杂品等列为C类管理,该类物资种类繁杂,但价值量小,采用较为简便的总额控制的管理方法。
(三)订单采购与经济批量模型相结合,提升存货管理效率
合理制定各类物资最低库存量(安全库存)和最高采购量,控制库存及采购量,节约采购资金。针对A类存货,严格按生产计划需求安排采购,确定合理的采购间隔期和储备量,避免屯积占用资金或缺料造成的停工损失,以及延迟履约对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针对B类存货,采用经济批量与安全库存相结合的管控方式,计算出最恰当的物资采购量,确定合理的订货提前期,使存货既能保证生产需求,又避免增加无效库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针对C类存货,因订货成本基本固定,增量成本很小,可忽略不计,宜采用减少订货次数,适当增加单次采购量,降低存货的购置成本,达到节约资金,降低成本的目的。
(四)运用“本量利”分析法确定项目盈亏平衡点,倒轧成本
建立项目利润预测制度,在合同评审前即运用“本量利”分析法合理预测项目毛利,确定项目的盈亏平衡点。针对亏损项目要求技术、工艺、生产、检验、销售、采购等部门共同修正制造方案,对所需材料单独进行招标采购,降低材料成本,以盈亏平衡点为目标倒轧项目成本,减少亏损项目,提高盈利能力。
(五)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标准化程度,降低存货购置及储存成本
大力推行技术创新,设计、制造更加贴合市场的产品,避免设计裕度过大,严格控制产品设计成本。推进产品小型化及标准化设计,提高产品装配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售后服务成本,减少库存物资种类,降低采购成本及储存成本。
以93-616为例,标准化前为6种物料,平均单价1555.79元,全年采购量约1200件。标准化后,由于批量增大,经与供应商谈判,确定最终单价为1415元,平均每件降价140.79元,全年共节约资金16.9万元。
四、取得的成效
X公司采取相应措施一段时间后,存货占用资金明显下降,尤其是一年以上、非正常及提前生产的存货下降明显,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存货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存货质量明显提高
采用ABC分类管理,区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合理分配管理资源,提高了劳动效率。对A类物资的严格管理,使仓储损失率大大降低,从而减少了成品对这部分损失的成本负担,万元产值占用储备资金由3054元下降到2662元。
运用经济批量模型合理制定各类物资安全库存和采购批量,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消化利用非正常存货231.57万元、一年以上存货1146.6万元,有效压降了库存占用资金,存货质量显著提高。
(二)盘活资产,提高存货周转率
在产值增加的情况下,存货占用资金较以前下降约950万元,采取削價处置、抵账、返修、改型、再利用等手段压降非正常存货457.17万元,存货周转次数由原来的3.24次增至3.98次,增加了0.74次,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技术引领市场,增强产品竞争力
X公司产品原有主要零部件5000余种,提高产品标准化程度后,减少零部件600余种,降低了存货管理难度,节约了管理成本。标准化的新物料用量增加,按经济批量采购,全年共节约采购资金约350万元。同时,由于标准化程度的提高,零部件装配环节吻合度提高,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应用市场更加广阔,产品市场竞争力更强。
(四)准确反映企业经营成果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实施项目“本量利”分析,树立倒轧项目成本的管理理念,减少了亏损项目,提高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建立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随时了解、掌握存货的每一次进出流动及成本,规范存货管理,严格执行业务流程,避免了因存货计价错误、“白条”领料等造成的多进或少进成本现象,使产品成本更加准确,企业经营成果更加真实可靠。
五、结论
通过管理会计一系列方法在企业存货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了企业的发展,整体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障了企业业财融合,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财务会计已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从事后监督转向事前规划、引导势在必行。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倒逼企业寻找更为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在以后的工作中,仍然要继续结合企业实际,不断探索和实践管理会计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建立经济指标体系、落实经济责任制控制经营全过程,将财务管理前延到具体业务部门,建立严谨的财务管理和核算体系,为企业经济决策提供依据,确保企业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作者单位:西安西电高压套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