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祝宪民:智能制造不都是“高大上”

2018-04-09袁春妹,墨影,武筱婷

纺织机械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大上纺机纺织业

在纺机行业提及“智能制造”,除了围绕客户需求去推进的产品和服务方案能够被具体感知外,大部分人的反映是:太高端、太遥远,因此,很多人在观望。

在中国纺织业的“十三五”规划中,六大智能化生产线已经被行业人所熟知,大家都清楚行业到底要干什么事,重点在哪里。在这六大智能化生产线的推进中,纺织机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与纺织业的热火朝天相比,纺机行业自身的智能制造就略显平淡。

祝宪民

有差距

谈及行业的智能制造状况,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总工程师祝宪民表示,“十二五”期间,棉纺、化纤、针织行业就开始筹建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进入“十三五”后全面推进,印染、非织造以及服装等行业的相关项目也快速推进。江苏大生集团、山东华兴集团、广东溢达集团、无锡一棉……出现了很多标志性的项目。

“其实在这六大智能化生产线之外,还有很多领域也在同步推进。”祝宪民说。在他看来,纺织行业之所以能够如此有效地推动智能制造发展,除了强大的需求推动之外,纺机装备技术创新能够紧跟时代脚步也为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如今,行业里已经有很多全球领先的纺织企业。

祝宪民坦言与纺织业相比,中国纺织机械行业自身的智能制造仍有不足,同样对比一些优秀的国际化同类企业,如史陶比尔、范德维尔等也有不小差距。行业企业需要加快智能制造的步伐。

有意义

在多次行业企业的交流中都曾针对智能制造话题展开讨论,有人觉得看不清,有人觉得无法推进,有人觉得没有价值。的确,他们都有自己的感触和立场,纺机行业的状况相较于纺织业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设备很多零部件都是依托外协加工,产品千差万别……但真的没有办法吗?

事实上,纺机企业如纺织企业一样,也在面临用工、材料、品质、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即便是从装配环节来看,企业采用智能制造也是有意义的,不仅可以提升效率,还可提高产品质量。有一些优秀的装配模式能被参考复制。”祝宪民说,“智能制造不只是“高大上”,它能做的事情其实很多。”

祝宪民表示,智能制造并不是专门服务于大批量生产模式的,非标产品或者小批量多品种产品也同样能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其前提是需要做好基础性工作,比如信息的采集、处理,自动化仓库建立、数字化设计等等,当订单来了,工艺和各种资源信息很快就行动起来进行生产组织。

其实,在纺机行业中,细纱机、并条机、织机等很多设备的产量都很大,推进智能制造有较大的空间,关键是企业要将其中的价值和自己的真实需求相结合。

有路径

当记者问及纺机行业推进智能制造的关键是什么时,祝宪民表示:人是重点。“推动智能制造需要企业家的决策力和团队的执行力。没有这些作为支撑,很难做好。”

在“人”的问题解决后,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智能制造的推进是以企业自身的需要为基础的,不能跟风、不要做无用功。”祝宪民说。

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有绕不开的程序,奔向工业4.0若没有工业1.0、2.0、3.0作为基础,将无法落地。“现在很多企业数字化都做了,部分规模企业的ERP建设也已到位,但是网络化还不够多。ERP串联起了人财物、产供销,对于生产环节,MES没有做好,那么ERP就是虚的,很多是人工统计数据,就会有错误,效率也不高,库存状况也不是实时的,这样的状况很难形成智能制造。”祝宪民表示,从行业现状看网络化和自动化是当前需要大力推动的重要工作。

当然,资金也是困扰很多企业难启智能制造的因素。“有多少钱做多少事,一定要看清自己希望解决什么问题,智能制造可以逐步推进。如,有些机床有对所加工产品自动检测的功能,可精确控制加工质量。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做进一步分析处理,可能会发现在提升效率、刀具的充分利用、降低成本等方面可能存在的提升空间。这其实就是智能制造的一种模式。”祝宪民说。

有政策

近几年,国家在推动智能制造上给予了重点关注,包括前不久结束的“两会”也专门提及了智能制造。多部委陆续出台了包括“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在内的很多政策,纺织行业不少领域、企业都享受到了相应的支持。

“从去年开始机器人在行业中的应用,纺织行业包括化纤、纺纱、针织以及印染等都有项目列入。4月份《2018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指南》也将出台,届时行业内的相关领域也将获得支持。”谈及国家政策祝宪民如是说,并建言行业企业给予关注,积极申报项目。

就国家政策支持,祝宪民还表示,国家政策是为了促进制造业发展,意在引导、推动,关键是这些行业确实需要智能化提升,有现实意义。

总体而言,国家能够给予支持的资金是有限的,主要还要靠企业自身去持续推进。“我相信,在智能制造推进的过程中,企业最大的收获绝不是政策扶持,而是自身所实现的良好转型和竞争力的稳步提升。”祝宪民说。

据悉,2018年除了智能制造以外,国家还将加大人工智能应用的示范推广,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有助力

记者在采访某自动化研究机构时,他们曾对行业的智能制造工作推进情况给予高度评价,在他们看来,正是源于行业主管部门明确、持续的引导和企业的紧密协作,才让纺织业的智能制造取得了当前的好成绩。

的确,为了更好地推动行业智能制造,纺机协会特别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对接相关工作,作为协会智能制造板块的负责人,祝宪民这些年一直在做国家、行业和企业的相关资源对接工作。从智能制造的行业宣传推广、政策分析到根据企业需求协调纺机企业与下游的对接,再到行业智能制造动态的政府汇报,以及智能化相关标准建设工作等等,围绕智能制造这一主题积极发挥协会作用为行业服务。

2017年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成立,30多家来自行业内外、产业上下游的企业聚集到一起。“联盟的成立是为了集合可推动智能制造工作的各种资源,复制成功的案例,为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持。”祝宪民说,纺机协会将会持续不遗余力地为行业、企业的智能制造做更多努力。在祝宪民看来,纺织行业的智能制造在良好氛围下,到“十三五”末六大智能化生产线的推广应用必将取得更好成绩,还有可能这些智能化生产线之间也很快实现协同,让世人看到更富竞争力的中国纺织业。

猜你喜欢

高大上纺机纺织业
王台“智”造纺机供应链座谈会在沪召开
全球纺机前沿技术集结
纺织业两人入围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纺织业觅路
以为G20只是“高大上”是误区
我“高大上”的妈妈
科尔:“走出去”带动纺织业升级
从南非到巴西,中国制造变“高大上”
中国军机喜欢“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