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机喜欢“高大上”
2014-02-20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裴申
南方周末记者 姚尧
2013年,中国的天空并不安静,大型军用运输机、隐身无人攻击机、远程无人机、新型通用直升机一系列国产新机型走马灯似的集体亮相,甚至每两个月就有一种新飞机试飞或者亮相。
中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的跳跃式发展,不仅让国外媒体有些疑惑,许多中国人也好奇,为何短短几年,中国生产的军机就变得如此“高大上”?
一鸣惊人
“中国人总是喜欢一鸣惊人。”德国“战争资讯”网站形容。
最近三年,一系列被西方媒体吹上天的“航空器概念”,被中国人一一突破,“利剑”隐身无人机、“翔龙”连翼布局远程战略无人机、“蓝鲸”概念旋翼机等创新机型接连登场,让习惯给中国制造贴上“山寨”标签的西方媒体顿时变得哑口无言,又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真有两把刷子”。
近十年,中国航空工业连续实现了二十多种号飞行器的研制生产工作,同时推进三十多个飞行器改进型的预先研究工作,其型号项目的发展速度,已经让一些欧美同行到了瞠目结舌的程度。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称,2013年亮相的无人机、大型运输机、预警机等先进装备,不仅让中国空军的信息化作战水平和体系作战能力有了质的提升,还赋予中国空军执行核心军事任务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能够支持国家利益向外拓展。
2013年,美国《航空周刊》首次曝光了美军SR-72高超音速侦察机概念构想,其最高飞行速度将达到惊人的6马赫(声音速度的6倍)。
对于国外同行突飞猛进的技术挑战,“我们在这个领域有自己的规划。”中航工业成都所张继高副总师对南方周末说。
高超音速飞行器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种战略武器,不同于战斗机这种战术武器,高超音速飞行器未来主要执行战略任务。
据美国媒体2014年1月9日透露,中国成功在境内试验了高超音速飞行器,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进行类似飞行器实验的国家。
一位业内人士向南方周末透露,“在新型飞行器领域,我们的投入不落后美国人,对于最新一代概念飞行器的研究工作,比如歼20之后的下一代战斗机,已经开始和我们的美国同行同步进行了”。
这些装备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装备体系,共同构建了空军制空作战以及战略预警、战略打击和信息支援等完整体系,标志着空军装备将实现整体的升级换代。
歼20变身
2014年1月17日,国内外网站上出现了一张据称为歼20新原型机的图片,这架编号为2011的歼20飞机随即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新版歼20采用科幻感很强的灰色隐身涂料,在微博上被军迷们称为“银色战舰”,新版歼20在外观上至少有8处与歼20前两架验证机不同。
如此“改头换面”式革新,自歼20战机首飞3年以来尚属首次。歼20的华丽变身,折射出中国航空工业雄厚的技术深度,因为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是完全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对飞机做大修改。
“飞机设计是非常复杂的综合工程,任何小的改动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新版歼20战机的这些改进,应该是这种战斗机正式进入到原型机研制阶段,这是非常惊人的速度,要知道,美国的F-22战斗机从验证机首飞到原型机首飞用了七年时间。”上述航空专家如是说。
据了解,新版歼20采用了与美军F-35一样的新技术,加装了“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的歼20,为飞行员提供一个围绕飞机机身的全景视野,飞行员能够“看透”飞机的底部和侧面,没有任何观察死角,这项技术是F-35战斗机六大关键新技术之一。
同样让人震惊的还有中国的高新特种飞机。
2013年,一种叫高新七号的心理战飞机曝光。外国媒体称,高新七号飞机可以对地面人员发动特种心理战——向打开收音机或电视机的人播报我军的宣传广播或影片,从心理上对敌方进行压制。
这种心理战飞机还能屏蔽敌方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信号,瓦解敌方宣传机构的“战斗力”。并将自己的“节目”插播到敌方宣传中去,影响敌方的军民士气。
除了高新七号,高新六号反潜机、高新八号电子战机等高新飞机的照片陆续出现在人们眼前,一些军事观察家认为,中国新一轮高新作战飞机研制周期的开始,预示着中国高新系列飞机即将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将会陆续推出多种新型特种作战、特种电子战、反潜和心理战飞机,中国已经成为进行各种门类特种飞机研制和生产的“全能型”国家。
一年推出几种机型的特种飞机,对中国来说已经司空见惯。
2013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首种舰载战斗机——歼-15正式批量生产,并交付部队使用。批量生产的歼-15采用标准的海军灰蓝色涂装,座舱后部涂装有海军军旗,垂直尾翼涂有一只“飞鲨”LOGO,机头及垂直尾翼有正式编号。歼-15的批量交付,进一步加快了“辽宁舰”的训练进度。
歼-15的批量生产是战斗机科研任务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我国歼-15战斗机已经具备海上作战能力和实战需求。
一定要把预警机搞出来
“离开了预警机,是无法应对现代空战的。”作为现代空中的核心,预警机将远程警戒雷达搭载于飞机上,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者海上目标,指挥并可引导本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就像战斗机群的“眼睛”和“大脑”一样。
2013年,一种被称为空警500的新型空中预警机出现在网络上。外国媒体称,该机是中国研制的第三代预警机,也是即将服役的第二代预警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位军事专家曾经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拥有良好的预警机,即使作战飞机只有敌方的一半,也一样可以赢得战争。”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预警机,很早就引起了中国军队的重视,但早期受限于技术水平和战略需要,虽然研制出了预警机,但仍不能满足需求。
从中国的国土面积、地形以及面临的威胁等情况来看,高性能大型预警机是最主要的需求。然而,获得预警机的道路对中国来说,是漫长的荆棘之路。
1997年开始,中国与以色列对“费尔康”系统的引进问题进行谈判。由于中国在199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引进俄制伊尔-76运输机,对该机的使用及维护方面已具备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提出了在伊尔-76运输机或A-50I预警机上加装“费尔康”系统的方案。
1998年,经过艰苦谈判后,中国与以色列签订了一份4架预警机的合同,由中国提供4架伊尔-76运输机,以方负责在其上加装“费尔康”雷达系统,合同总值近10亿美元,平均每架近2.5亿。
当时,出口给中国的预警机方案采用的三面有源相控阵雷达是世界首创,性能十分先进,这让处处防范中国的美国当局十分不舒服。就在第一批预警机即将交付时,美国突然向以方施加了极大的外交压力,最终迫使以色列撕毁协议,停止了与中国的合作。中国付出大笔外汇和时间后却一无所获,使中国本想在21世纪初装备预警机的计划再一次搁置。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自行研制的预警机才被人们称为“争气机”。“我们一定要把预警机搞出来!”是当时中国科研人员最常说的一句话。
为了不耽误中国空中力量跳跃发展的时间,也考虑到前次受制于人的教训,中央决定中国自主研制空中预警机,并命名为“一号工程”。
通过国内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中国终于在21世纪初研制成功空警-2000型预警指挥机和空警-200型早期预警机。不仅如此,这两型预警机还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目前,两型预警机都已加入部队服役,并且派生出其他出口型号,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可以独立制造预警机系统的国家。
据外国媒体报道,中国在过去几年里连续研制出六种预警机,创造了前无古人可能也后无来者的奇迹,一些军迷戏称中国这是把“预警机做成白菜了!”
2011年,中国向巴基斯坦空军交付了首架ZDK-03型“昆仑鹰”预警机,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以色列和瑞典之后,第五个可以整机出口预警机系统的国家。同年,作为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配套工程,我国首架直-18舰载预警直升机随之曝光。
据外媒报道,2012年,JZY-1型舰载预警机验证机首飞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研制出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国家。2013年,我国第二代中型预警机曝光,该型预警机代表了世界预警机的最高水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