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究与革新
2018-04-09王侠
王 侠
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究与革新
王 侠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400065)
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有系统化、模块化、学导式、实践性、慕课式五种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都有一定局限。新型的广义交互教学模式(简称GRT),可从课堂结构设置、师生交流平台、学生考核机制三个方面推进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中国传统化类课程;教学模式;GRT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简称“两办国学传承18条”)指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要“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是全国高校安排最多的课程之一,比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中国艺术史”“中国艺术与文化”“《庄子》解读”“《道德经》解读”“周易详讲”“儒道哲学”等。这些课程旨在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文将其统摄为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对此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思维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现代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
一、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类型及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因其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教学对象的多样性,出现了适应不同学生需求的多种教学模式。
(一)系统化教学模式
系统化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较系统完整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及演变规律。授课内容一般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前后课程具有一定的逻辑关联性,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前次课的内容,才能顺利进入下次课的学习。一般来说,“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史”“中国艺术史”比较倾向于采取这样的授课方式,授课的对象也多为专业必修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制定一个全面详细且有序的教学计划,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观照,也易将前后学习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训练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与逻辑思维。缺点是无法让学生深入细致地掌握某一时期/朝代的文化特征,对传统文化的专门知识如制度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青铜文化、服饰文化、伦理文化等缺乏深入讲授。
(二)模块化教学模式
模块化教学模式将传统文化划分为几类进行专题讲授,比如将中国古代的政治、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礼仪、服饰等作为专题,按轻重比例依次讲述。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以知识的深化、细化作为依据,既可以作为必修课开设,帮助学生提升知识迁移能力,训练科研思维,也可作为选修课开设,供那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但又认识不深、理解不透彻的学生学习。目前许多高校都开设人文素质通识课,作为理工科学生的公选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喜爱。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学校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老》《庄》与道家思想”“《老》《庄》选读”等,选课均在100人以上,还有非选课的同学前来旁听,可见其深受欢迎。但由于选修课课时有限,无法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限制了学习的广度与宽度。
(三)学导式教学模式
学导式教学模式以开发学生智力为主,养成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这种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引导作用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启发式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学导式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启发式教学原则指导下,对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以创新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1]对在中小学已学习过中国历史、孔孟思想、老庄哲学、传统宗法制度的大学生而言,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掌握情况做摸底调查,以根据学生的水平适时调整上课内容。通过课下准备、课堂发言、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能够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性。教师也要做适时的引导以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智力结构,让学生在会学、乐学、活学的课程体验中享受传统文化知识的盛宴。这种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小班教学,对于百人以上的大班,如何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汇报讨论的积极性,值得进一步探索。
(四)实践性教学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与其他纯理论、纯知识课程不同,往往需要学生边听讲边动手实践,比如书法、国画、茶艺、陶艺、古筝、琵琶等。近年来,随着国学热潮的兴起,很多高校开设了这类意在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艺术品位的课程。这类课程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自身认知水平。教师先是讲授理论知识,再亲身示范,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随讲解步骤尝试练习,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智慧,最能体现以学生为本。教师一般采取“课堂讲解—实际演练—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再演练—解决问题”的程序授课,这样可以保证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学生适时调整讲课步骤,学生在实际操练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发生错误,教师都可以及时纠正,以保证学生在课堂内完成理论认知和实践任务。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书法课,学生自备毛笔和墨水走向教室进行边听边练的学习方式成为高校课堂中的一道风景。另外,河南某高校的陶艺课也采取这种模式授课,受到了无论是专业学生还是非专业学生的广泛欢迎,“陶艺制作过程既生动有趣又繁琐复杂,从创意、选料、成型到施釉、烧成,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制作者需要脚踏实地,耐心、细致地完成这一系列工作,从而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2]。另外,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在教学计划上安排外出考察环节,让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后,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目的。许多高校都在实施“双师型”计划,意在鼓励教师走向公司、走向企业、走向各种类型的制作基地,让教师既具备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娴熟过硬的动手操作能力,其最终目的就是更好地实施和运用实践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得以认知与思考,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此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克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懒散厌学的弊端,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已成为高校教育中力推的教学模式,但如何从理论深度与知识广度方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则需要教师进一步思考。
(五)慕课式教学模式
互联网与教育相融合的慕课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固定教室中,面向学生直接传递知识的冲击与挑战,其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视频以及学生通过网络参与讨论、答疑、完成作业并最终取得证书的特点成为高校教育创新的主要方式。由于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且能将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选修的主要课程之一。
目前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有影响的慕课有暨南大学龚红月、史怀刚主讲的“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武汉大学李建中、高文强等主讲的“中国文化概论”,东北大学张雷的“老子的人生智慧”,南京大学张亮、胡星铭等的“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程爱民的“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东南大学王长松、朱欣佚等的“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哈尔滨工业大学胡修瑞的“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书法、水墨画体验与欣赏”,电子科技大学唐珞的“中国传统十大名曲欣赏”等。
这些慕课针对的对象一般为已参加全国高考进入大学或高职专科就读的学生,采取单元测试、单元作业、课程讨论(根据学生在讨论区中课堂交流区板块的有效帖子数量予以评分)、期末考试等方式考察学生,一般来说分数为60分以上的均可获得证书。严格优质的慕课还会制定合格证书和优秀证书的等级标准,如规定60分以上的获得合格证书,85~100分的获得优秀证书等。这种以证书的等级作为衡量学生听课认真程度与参与讨论答疑次数的标尺,有效避免了虚拟课堂无法监控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弊端,将教师认真讲授与学生认真学习结合起来。大多数慕课采取由几个老师共同讲授的方式,这也能为学生不断营造新鲜感与趣味性。
但是,慕课在高校也仍然面临着挑战,如存在着学生自觉性与动力不足的现象,大多数学生选择慕课是因为其平台价格低廉,学分好拿,并不是真正为了学好一门知识。一旦发现某门课程老师要求过高,知识量过大而趣味性不足,就立即放弃该门课程的学习,这也是慕课存在高选课率与高退出率的原因。如何使慕课行之有效地发挥其自身优势,真正地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的良好平台,需要高校教师认真反思。
二、GRT模式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革新
GRT(即Generalized Reciprocal Teaching的简称),意思为广义交互式教学模式,是将管理学的快速响应策略引进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对传统RT模式(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拓展与深化。一般来说,RT模式的流程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问题,最后教师再针对问题进行澄清总结,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次要。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通过辅助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形式更受学生喜爱与欢迎,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有效模式。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在中小学课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高校课程安排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有限的课堂时间、高密度的知识点、庞大的教学对象数量(100人以上的课堂),使得这一模式的运用受到了限制。
基于这一弊端,张革伕提出“广义交互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建立在大量的管理学、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上,同样提倡课堂互动,但更加看重互动的效果,强调交互即响应。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引入头脑风暴环节,更加强调发散性思维来贯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管理学的快速响应策略,以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效果,提高教学资源的配置效益”[3]1。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由于内容丰富,知识体系庞大,授课时间有限(必修课一般是32学时,选修课是16学时),授课对象数量较大,必须灵活地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对知识的反馈结合起来。GRT教学模式带来了改革与创新的契机。
(一)设置优质的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活动流程。能否在45分钟之内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与安排教学活动流程,是衡量教师教学技能的关键。GRT教学模式如图:
图1 GRT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3]34
采取“头脑风暴”的导入方式,能够通过交代新知识,提供新的思考视角,将学生迅速带入到紧张思考的过程中。在此基础上教师一个一个地提出问题,学生开始分析、探索、讨论,教师及时地在旁边引导、帮助和澄清。比如要求学生“思考讨论: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都是钳制思想的工具,为何秦朝短暂而汉代成功了呢?”首先,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的含义是什么?其次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思想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又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提出来的?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讨论及时做出评价及总结。以此类推再解决其他问题。这样教师既能了解学生对某问题的知识储备,也能不断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从历时和共时角度理解问题的本质,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这种模式的主体依然是学生,但教师也不只是起辅助作用,而是每一个教学任务的策划者、组织者与实施者,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解决某个问题,能够高效地处理课堂时间的有限与课程知识点繁多的问题。
(二)建立灵活的师生交流平台
当今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时间太少的问题,尤其是百人以上的课堂。必须建构灵活多样的师生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师生的课余时间,比如建立班级qq群,班级博客、班级微信群、班级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确保那些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表达自己想法的同学,能通过这些交流平台来表达,教师对他们思考或讨论的结果及时评点反馈,进一步提醒学生要对此类问题进行拓展和思考,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建立庞大知识树的活动中来,弥补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的缺陷。
(三)优化考核评价机制
传统高校教育中,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师多采取考试形式评价学生,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良中差等级的依据。这样显然不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许多高校引入学生平时成绩,比如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这样看似规避了通过一次性考试一锤定音的评价弊端,但又出现了新问题,比如平时成绩该如何评定才能保证对每一个学生做出如实的评判?面对人数过百的大班,教师能认识的或者能将名字和学生对上号的不多,只能根据最终的成绩来推测平时成绩,基本上是卷面成绩高的平时成绩也会高,反之分则低,这就导致平时成绩只具有形式上的意义。这两种评价机制均没有测量出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的真实能力与基本素质,也不符合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及教育的目的。因此,需要借鉴“GRT成长状态评价模型”,即“基于大学生状态跟踪的成长评价模型”,这是“以课堂基本教学过程管理为核心,延伸到课前、课后的学习活动,站在一定的观察点,用特定的变量来描述、跟踪、纪录学生的状态信息,通过一定的计算模型,对状态信息进行计算处理,以量化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实施多目标评价”[3]83。具体实施起来,主要通过学生课堂出勤、课堂表现情况、参与小组讨论次数、按时完成作业次数、案例完成质量、微信、博客、班级群有效参与次数、微信公众号撰文数量、博客活跃程度、回帖数量等等多重因素综合评价学生,从而确保对每一个学生实现量性和定性相结合,过程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真正做到从学生的智力水平、创新精神、理论修养、思想素质等多个角度评价学生,进一步推进实现以培养高质量优秀创新型人才为目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三、结 语
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是对“国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政策的响应,不仅课程教学模式应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的发展而有所调整与改革,还应该打破班级授课的壁垒,以讲座或公开课的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向校园、社区等公共活动场所中推进,定期开展诗词、戏曲、书法、绘画、琴艺、传统礼仪制度等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将继承和发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门“显学”来重视和学习,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知识水平与理论涵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相关学科建设。
[1] 郭景扬,练丽娟,陈振国.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2] 王少宇.河南高校陶艺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7(7):115.
[3] 张革伕.广义交互教学模式理论、方法、实践与支持系统[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郑宗荣)
Th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WANG Xia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urses have five different teaching modes, namely, systematic, modularized, learning guided, practical, and MOOC mode.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se five teaching models have some limitations.Therefore, the new type of Generalized Interaction Teaching Model (GRT) promote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from three aspects: classroom structure sett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exchange platform and student assessment mechanism.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urses; teaching model; GRT
王侠(1986—),女,安徽阜阳人,重庆邮电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影视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
G642
A
1009-8135(2018)02-01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