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通络方联合西医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疗效及对促炎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8-04-09张新波梁喜凤
张新波,梁喜凤
(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2. 河北省石家庄市急救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周围神经损伤是创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由于外伤常常导致肢体缺血,并发感染,导致肢体发生水肿及无菌性炎症,引起周围神经发生粘连、压迫,甚至离断,因此,神经的修复和再生较为困难[1]。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和康复理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成为可能,但疗效仍差强人意,部分患者的神经功能仍无法获得完全的再生和修复,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及功能的丧失,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4]。因此,如何有效保护神经元、促进轴突再次生长成为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的关键。本研究观察了温经通络方联合西医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促炎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骨科进行治疗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6~59(45.7±10.9)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8例,砸伤19例,玻璃割伤13例。所有患者于受伤后6 h内通过急诊入院,并经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存在上肢周围神经损伤,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且符合《神经外科学》[5]中关于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标准。排除指间神经损伤、因脑卒中及肢体瘫痪等导致的上肢神经功能障碍者及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心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者。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6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4.9±10.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4例,砸伤8例,玻璃割伤8例。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5.8±11.3)岁;车祸伤14例,砸伤9例,玻璃割伤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入院后行显微镜下神经修复术,并于术后应用石膏制动固定患侧肢体,同时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20 μg溶解于2 mL的灭菌注射用水中肌肉注射,1次/d;甲钴胺片1片/次口服,3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经通络方治疗,方剂组成:黄芪 30 g、党参20 g、当归12 g、桃仁9 g、红花9 g、赤芍 12 g、地龙12 g、杜仲12 g、续断12 g、熟地黄 15 g、桑寄生 12 g、鸡血藤 30 g、甘草6 g,1剂/d,饮片由石家庄市第三医院中药房统一提供,加水煎煮2次,获得药液300 mL,分早晚 2 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
1.3观察指标①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手足麻木不仁,刺痛、痛有定处,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情况进行评分,根据症状轻重分为无、轻、中、重4级,分别计为0~4分。②采用肌电图仪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2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核转录因子(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④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后肢体活动恢复正常,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为治愈;治疗后肢体活动显著改善,肌电图检查显示部分失神经电位,神经传导速度基本正常为显效;治疗后肢体痿弱症状好转,肌电图检查显示存在失神经电位及再生电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为好转;治疗后肢体痿软未见变化,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均未见变化为无效。以治愈、显效为总有效。⑤观察并比较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采用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计量资料用表示,2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2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神经传导功能比较治疗前2组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的MNCV和SN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的MNCV和SNC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MNCV和SNC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功能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血清NF-κB和TNF-α水平比较治疗前2组血清NF-κB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NF-κB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NF-κB和TNF-α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组治疗期间未见过敏、皮疹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均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3 讨 论
近年来,由创伤所引发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因患者神经往往发生断裂,若不及时治疗,无法及时有效修复,可导致损伤神经支配区肌肉发生萎缩,引起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影响肢体的活动。神经修复的病理过程是一个持续、缓慢及非常复杂的过程。近年来,精细显微外科修复手术被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中[7-8],使离断的神经得到有效连接,有效促进了损伤神经的修复与再生。但由于神经再生速度缓慢,易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与再生。因此,如何加快显微外科修复术后周围神经的修复与再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周围神经损伤被归属于传统中医学的“筋伤”“痿证”范畴,主要病机为机体受到外界暴力的损伤,导致筋脉受损,气血运行失调,血瘀形成,阻滞经脉,导致筋脉失于濡养,若日久可累及脾脏,气血生化无源,导致痿证的发生[9-10]。因此应以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为治则。本研究所采用的温经通络方中黄芪、党参补脾益气,气旺则血行;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地龙、鸡血藤养血活血,祛瘀通络,熟地黄补肾填髓,杜仲、续断补肾滋阴、续筋接骨,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之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的MNCV和SNC及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温经通络方联合西医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功能。
研究显示,当机体发生外伤性损伤时,机体可发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NF-κB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关键性核转录因子之一,当机体发生损伤时,其可发生磷酸化,并转移至细胞核内,发挥信号转导途径的枢纽作用,参与外伤性神经损伤后的炎症、免疫、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11-12]。研究表明,NF-κB的活化可导致可噬细胞游走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等靶基因的激活,同时可释放出包括TNF-α在内的多种炎性细胞因子,使炎性因子大量释放,促进炎症反应的级联扩大[13]。同时,TNF-α可进一步激活机体的炎性反应过程,从而促进并加重周围神经损伤过程[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血清NF-κB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说明温经通络方联合西医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可抑制炎性损伤过程。
综上所述,温经通络方联合西医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疗效更好,不良反应较少,可能与下调血清NF-κB和TNF-α水平,抑制炎性损伤过程有关。
[参考文献]
[1]张铭华. 骨折后软组织肿胀的机制研究及治疗进展[J]. 医学综述,2013,19(15):2816-2818
[2]马立峰,刘良燚,李木卫,等.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12):979-981
[3]吴林清,殷超,景尚斐,等. 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再生的研究进展[J/CD].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12(7):1338-1341
[4]陈传煌,杨涛,吴芳,等.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延缓大鼠失神经肌肉的萎缩[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4(1):69-74
[5]赵继宗,周良铺,周定标. 神经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57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8-39
[7]黄若强,张兆毅,邱忠朋,等. 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4):112-113
[8]陈焱,肖志宏,邢丹谋,等. 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与修复的研究进展[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5,38(4):413-416
[9]李玲. 中医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探讨[J]. 中医研究,2014,10(8):10-12
[10] 张登文,罗宗涛,姚珍松,等. 中医中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研究近况[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2):124-126
[11] 易蓉. 核转录因子-κB与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关系的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3):79-81;88
[12] 傅超锋,庄源东,陈春美,等. 腰动脉结扎后脊髓缺血神经损伤与修复的研究[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11):2803-2806
[13] 李海波,孙义,张析哲,等. μ阿片受体激动剂对周围神经损伤后NF-κB表达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21(11):106-109
[14] 黄雪松,吕荼,张兆毅,等. TNF-α对外周神经损伤继发病理性疼痛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0(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