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8-04-09赵明霞
赵明霞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攀枝花,617061)
慢性乙型肝炎是患者检测出乙肝病毒呈阳性,且发病日期不明确或病程超过半年。它是一项由嗜肝性病毒导致的易传染性疾病[1-2]。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高达1.2亿,慢性乙肝患者约达3 000万人。慢性乙肝病程长,易反复发作,部分患者有可能恶化为肝硬化,甚至出现癌变,给慢性乙肝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加上社会对该类患者的歧视,更易导致患者的心理压力[3]。研究表明[4-5],大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存有焦虑、抑郁、孤独、紧张等负性心理问题,严重降低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就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感染科收治的65例慢性乙肝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医学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6]中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患者伴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尿黄、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黄疸和发热等,排除肝性脑病、重型肝炎等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其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8.56±7.05)岁;初次入院20例,复发4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29例,本科及以上18例;另纳入65例健康人群,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7.81±6.7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28例,本科及以上22例。慢性乙肝患者与健康人群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所有人员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睡眠质量评估分为客观睡眠质量和主观睡眠质量,客观睡眠质量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进行评价,主要参数如下: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L)、Ⅰ期睡眠(S1)、Ⅱ期睡眠(S2)、快动眼睡眠相(REM)、慢波睡眠(SWS)、长短觉醒次数、睡眠效率等;主观睡眠质量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睡眠自评量表(SRSS)进行评价。
2 结果
2.12组SAS、SDS评定结果比较如表1所示,慢性乙肝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1)。
表1 慢性乙肝患者与健康人群的SAS、 SDS评分比较±s,分)
2.22组客观睡眠质量评估结果比较表2所示,慢性乙肝患者的总睡眠时间(TST)、Ⅰ期睡眠(S1)、Ⅱ期睡眠(S2)、慢波睡眠(SWS)、快动眼睡眠相(REM)、睡眠效率较健康人群,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睡眠潜伏期(SL)、长觉醒次数和短觉醒次数有明显的增长或增多(P<0.05)。
表2 慢性乙肝患者与健康人群多导睡眠 监测参数比较±s)
2.32组主观睡眠质量评估结果比较慢性乙肝患者的PSQI、SRSS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见表3。
表3 慢性乙肝患者与健康人群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 量表和睡眠自评量表评分比较±s,分)
3 讨论
慢性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慢性乙肝的发病机制和机体的免疫反应极为复杂,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有研究表明[7],乙肝的发病或转归情况主要取决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的复制情况和机体的免疫状态,机体免疫不同的乙肝患者,HBV感染的感染程度也不同,亦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类型,病情从轻到重主要后无症状感染者,急性乙肝、慢性乙肝、重型乙肝,肝硬化,甚至肝癌。慢性乙肝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不理想,大部分患者不能持久乐观和平的积极配合治疗,且疾病易传染,加上社会人群对慢性肝炎有一定的了解片面,患者易遭到周围人士的歧视和疏远,患者易产生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变得悲观失望,焦虑抑郁[8]。
本研究中表1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1)。这表明慢性乙肝患者均在明显的焦虑抑郁负面心理。这可能与患者病情反复,治疗效果不佳,出现严重并发症等有关。慢性乙肝的患者住院期间也是隔离处理,患者忍受疾病的同时,还要受到歧视。另外与病情反复治疗费用高也有一定的关系,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生活负担较重,不能正常工作,影响家庭生活和事业。表2,表3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的PSQI、SRSS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说明慢性乙肝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降低了患者的主观和客观睡眠质量,长期以往更是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状态。
有研究表明[9],乙肝患者心理上的负面影响远大于疾病本身带来的伤害,因此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需对其的心理做出积极干预,首先要尊重关心患者,鼓励患者多倾诉,释放心理长期的压抑,使患者能够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应对疾病的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心理特点及临床特点,采取适当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慢性乙肝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应积极干预患者的心理状况。
[1]胥德广,张佳展,王峰,等.慢性乙肝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干预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4):31-34.
[2]金科.慢性乙肝患者抑郁患病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6):794.
[3]郭福玲,王娜,孙月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现状相关研究[J].医学综述,2011,17(5):729-731.
[4]陈先君.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郁焦虑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119-120.
[5]刘新平.心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6):680-681.
[6]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杂志,2006,33(1):2-11.
[7]卢燕飞,朱彩兰.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26-28.
[8]唐小云.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203-205.
[9]孙素娥,王晓燕.舒适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4,7(2):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