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日记(1)
2018-04-08曲文娜
曲文娜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充分感受并发现动作描写的作用及重要性。
2. 了解动作描写可以写什么。
3. 学习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来刻画和丰富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来刻画和丰富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上一节专题日记课。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老朋友(屏幕出示),它们是大灰猫汤姆和小老鼠杰瑞。它们是风靡全球的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人物,有谁看过这部动画片?
(学生都高高举起小手,眼里闪着光芒,脸上露出笑容。)
师:这部动画片最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什么?
生:在这部动画片中,它们都没说过话。
师:你们真善于发现!这部动画片完全采用了哑剧的形式,没有语言,自始至终都是依靠滑稽的动作而不用对白,但它却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师:我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出示《哑女卖刀》的故事。)
(生读故事。)
师:“哑女”不能说话,无法用语言宣传自己的产品,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买她的刀呢?
生:(一边做动作一边回答)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哑女就是通过她刀起刀落的动作来证明她的刀有多锋利的,人们亲眼所见,所以都很信服,自然而然就会购买了。
生:看看顾客们说的那句话。从这句话里我知道了哑女卖刀成功的原因就是在于她用动作说话!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动画片和小故事我们都感受到了人物动作的重要性,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师:其实我们写文章也是一样,只要把人物的一举一动写得具体、细致,人物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生动、传神。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在时间安排上来说略长,但从学习效果来看是十分必要的。用学生熟悉又喜爱的动画片导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当他们发现了动画片的特点后自然就会引发思考“为什么没有语言”。此时再补充一个小故事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动作背后所产生的巨大力量。解决了学生认知不足的障碍,为学习写作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活动,感知内容
师:说起来容易,写起来难,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寻找一些动作描写的小妙招。
师:人物的动作各种各样,变化也很多,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小游戏“我说你做”。(出示词语:仰头、眨眼、张嘴、举手、转身,跺脚。老师读,学生做。)
师:想一想,刚才你身体的哪些部位在动?
生:刚才我们的头、眼睛、嘴巴、手、身体和脚都在动。
师:其实头颈、眼耳、口鼻、手肩、腰身、腿脚……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描写人物动作的素材。(副板书出示“内容”。)
师:我们通常写手肩、腰身、腿脚的动作比较多,那什么时候会用到头颈、眼耳、口鼻的动作呢?谁能举例说一说?
生:当我犯错误的时候,我会低下头,用眼睛偷偷观察对方。
生:当我犯错误的时候妈妈咬紧牙关,一言不发,默默地看着我。
生:当我听到后面有人叫我的时候,我会转过头去。
生:当我被误解的时候我低着头,咬着唇,委屈的泪水几乎要夺眶而出。
生:当朋友的谎言被揭穿的时候他唰地一下涨红了脸,哑口无言地低下头。
生:当妈妈端上刚炒好的菜时我马上把头凑过去深深吸了一口气。
…………
师:那是不是我们在写一个人动作的时候要把这些部位的动作都写出来呢?
生:不用面面俱到,我们只要挑那些有代表性的能反应人物特点的动作来写就可以。
生:如果都写出来会很啰嗦,没有重点。再说他也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在动啊!
(设计意图:通过“我说你做”的游戏让学生知道可以写什么,也是在暗示学生在观察人物动作的时候是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的,观察的范围也很广泛,不局限于某一部位,这样在写的时候就不至于单调无味了。)
三、探究写法,梳理歌诀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上面有一段话,要表现的是早晨上学要迟到的情景,请你选择恰当的动词写出当时他很着急的样子。
(生独立填写,汇报。师随机指导。)
师:“跳下床”和“跑下床”都合适吗?
生:在床上怎么“跑”?不如“跳”用得準确、恰当。
师:“踢开被子”和“掀开被子”呢?
生:我认为这两个都可以,因为“踢”是脚的动作,“掀”是手的动作,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所以都可以。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思考。我们在描写人物动作的时候,要慎重选择动词,一定要准确、恰当才行。
(梳理歌诀:选准动词,准确恰当。)
师:请大家看老师(做动作),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老师拿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动”字。
师:请你再仔细观察(师重做一遍)。谁能说一说?
生:老师走过去,在粉笔盒里拿出一支粉笔,转身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动”字。
师:你觉得谁说得好?为什么?
生:后面同学说得好,他用的动词多。前面同学说得太简单了。
师:我来说一说,老师走过去,伸出手,手腕轻轻一转,手掌朝下,伸出食指在粉笔盒里拨了几下,挑了一根长粉笔,用拇指和食指捏着,转身走向讲台,抬起手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动”字。
师:听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生:老师把拿粉笔写字这个动作写得更具体,详细了。
师:也就是说我写出了我拿粉笔写字的这一过程。
师:老师拿粉笔写字这个小动作每天都要做无数次,怎么才能写得精彩呢?就要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要“改变笼统”,运用“一串动词”“写清过程”,让简单的动作不简单。
(梳理歌诀:改变笼统,写清过程。)
师:那就用我们刚刚学到的方法来说一说下面你看到的情境。(师做喝水动作。)
生:老师伸出左手,拿起杯子,打开杯盖,仰起头,把杯子移到嘴边,吹了一下,喝了一口水,盖上盖子,把杯子放在桌子上。
师:这次比刚才具体多了,“打”开杯盖怎么做?老师是怎么做的?
(生通过做动作发现“拧”比“打”更合适。)(巩固方法:选准动词,准确恰当。)
师:老师“仰起头,把杯子移到嘴边,吹了一下”。
师:笑什么?
生:老师仰着头对着空气吹!
师:那应该是怎样?
生:把杯子移到嘴边,吹了一下,仰起头,喝了一口。
师:通过刚才的动作我们发现动词的使用要“准确、有序”。
(梳理歌诀:连续动作,安排有序。)
四、总结方法,实践运用
师:让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人物动作描写的小妙招吧。
(生回顾歌诀。)
师:这些方法你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那现在就用你学到的方法来修改上一篇日记中的一处你认为描写得简单笼统的地方。
(师出示专题日记作品的片段。)
生:跑步不止有听到发令枪响那一瞬间的动作,可以按照比赛前、起跑、跑步过程中、冲刺这几个时间点进行观察,展开描写。
师: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演一演,然后共同完成学习单上的每一个系列动作描写的小片段。
(生汇报。)
师:把每个同学观察到的融合在一起就更加具体、细致了。把每一个小片段连在一起再加个题目就构成了一篇文章。
五、自由练笔,个性创作
课后结合自己上乒乓球课的实际经历,在学习单上写一篇题为《苦练乒乓球》的日记。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香安小学)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