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
2018-04-08明天
明天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业态最初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现。并在数十年的变化发展中,催生出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不但推动了金融行业的演进,而且为民众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但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撼动了以银行为首的传统金融业的垄斷地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依靠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发端,最近几年在中国的业界和学界引发了广泛关注。中国企业家利用技术的进步,开辟出了很多的商业应用模式,极大地便利了商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运行,并满足了民众对于金融服务,尤其是结算、投资和融资方面的需求。这撼动了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传统的金融机构面对汹涌的互联网金融大潮勉力前行,在不断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并拓展了新的营业渠道,丰富了收入来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兴未艾,商业银行和互联网企业间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一、互联网金融功能和特点
(一)互联网金融的多种功能
1.便利清算和支付的功能。在中国的网络购物等商业模式的刺激下,互联网金融在近几年迅速发展,其中第三方支付的受益最大。中国人民银行已经累计为超过250家第三方机构颁发了经营许可。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还通过商业模式和技术的创新,取代银行的地位。网上银行、支付宝等工具在便捷性、交易成本等方面都比商业银行更具有优势。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目前每日第三方交易的数额已经超过了150亿元。2.聚集和分配资源的功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国际性的难题。由于银行的贷款门槛较高,中小企业很难得到贷款,无法享受到金融服务。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有效地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将资金与客户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同时互联网的规模效应,降低了运营的边际成本,提高了自己周转的效率,使中小企业可以更加迅速地获得资金。另外,互联网金融降低了投资门槛。可以讲多位投资人的资本整合,获得更大规模的资金。由此,互联网金融可以有效地利用闲置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3.风险分散的功能。由于互联网金融可以获取海量数据,根据销售、库存、人际关系网络等数据把一笔贷款分散给多个资金需求者,这样就能够分散违约风险。而有些网络借贷平台采用最高贷款利率进行竞标,开出最低利率的资金提供者最终胜出。资金提供者可以把钱借给多人,从而分散了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1.互联网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成本,因而降低了不同个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互联网的核心精神就是传播信息,将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给全世界。互联网金融给买卖双方提供了完全信息公开的市场体制。对于市场有三大好处:较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市场更加充分、公平的竞争,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从实践来看,互联网金融引入了第三方信用作为对交易双方的保护。出现了金融网店、信息中介的P2P,消费贷,金融信息搜索等模式。2.互联网的结构也对金融行业的产业结构带来新的视角。网上金融机构的设置代替了部分实体营业部的功能,减少了大量的人工和设备成本。同时,客户利用网络的便捷性,足不出户,就可以消费、投资、结算,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另外,很多传统的金融业者还降低了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吸引顾客参与。另外,互联网的存在,让从事借贷交易的门槛降低。
二、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启不
(一)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兴起
吴晓求认为,1971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建立,标志着互联网与金融联合的全新经营方式从构思进入到运营阶段。1995年,第一家没有营业网点的互联网银行一一第安全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Bank)成立,进一步深化了互联网金融的模式。1998年,第三方支付平台贝宝(Paypal)成立,打破了传统支付模式和货币流动的形式。2005年以来,P2P的借贷模式开始兴起,代表有Lending club和Prosper,以及以Kickstarter为代表的众筹模式。可以看出,美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1969年的局域网建立,1991年的互联网进入到商用时代,再到本世纪发展出来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互联网新技术造就了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迎合了大众对于现代金融的需求。
(二)美国金融行业的应对变革
美国银行业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应对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成立基于互联网的银行,即纯粹的网络银行;另外一种是传统的银行发展自身的互联网业务,即“水泥加鼠标”的模式。1995年10月,第一家没有营业网点的互联网银行一一第一安全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在肯塔基州成立。这是由美国银行Area Bank股份有限公司、Wachovia银行和Huntington Bank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共同成立的。成立初期,安全网络银行主要是在提供储蓄服务,其后,加入了柜员服务。1999年,银行向大众开放,美国联邦保险系统(FDIC)对其存款进行了保障,这样银行可以持牌照全国经营。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将经营重点放到网站建设上,迎合了客户的需求。同时,由于没有实体经营网点,银行员工少,运营成本低。1998年,加拿大皇家银行金融集团(Royal BankFinancial Group)将其收购。
(三)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于中国的启示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改变了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的现状。网络借贷(P2P)是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互联网提供了更加透明的信息,更低廉的成本,同时,利用网络交易的大数据,简化了贷款流程。互联网的规模效应,也催生出了若干体量巨大的企业,例如Lending Club,Prosper等。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商业模式
(一)网络支付
包括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和以各个商业银行的手机银行为主要力量的移动支付。
(二)财富管理
1.将已有的金融产品结合互联网的特点推出的投资理财产品,比如余额宝。2.为金融机构发布金融产品信息,并承担信息中介或者代销业务的网站,如天天基金网。
(三)P2P网络借贷
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网络实现直接借款。这种商业模式的兴起,主要基于传统金融机构对于小为客户的忽视和排斥,以及金融监管的真空。这种模式在2006年时传入中国,并且不断衍生出新的模式。包括纯信用模式的拍拍贷、担保机构担保交易模式的人人贷、以及大型金融机构推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陆金所等等。
(四)众筹模式
开始得最晚,资金需求者将创意或者项目放到网上,让投资者挑选。投资者选择感兴趣的给予资金支持。目前有“天使汇”、“点名时间”等融资平台。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银行业的冲击
(一)对于资产业务的影响
信贷业务是银行盈利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与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在信贷业务的交易方式这方面有得天独厚、与生俱来的优势:业务流程简洁方便,交易费用小,资金供需方实现配置的成本比较低。互联网金融造成了银行的贷款业务的分流。同时,参与信贷市场的用户更加大众化,互联网金融平台构建的信贷市场具有的巨大效益将更积极地促进普通用户参与。风险定价和资源匹配等一系列的复杂交易都会被简化,易于操作,从而吸引大量信贷行业的投资者。
(二)对于负债业务的影响
由于余额宝为主要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吸引了大量流动资金,银行的存款结构受到了明显影响,活期存款的比重下降,使得银行存款的平均成本上升。由于贷款利率并不一定与存款成本同比例上升,导致的结果是银行息差收入变小。
五、我国银行业的互联网金融探索
(一)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
银行利用网络技术,将账户管理、资金理财、转账支付等传统业务通过信息网络完成,客户无需拜访物理网点。招商银行在1997年率先上线了网上银行系统。陆续地,国有和其他商业银行也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网上银行的出现大大降低了银行业的成本,在我国快速发展。而手机银行指在手机上下载的手机银行应用,通过手机银行应用办理金融业务。依托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得以大规模普及,为手机银行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自建电商平台
工商银行是第一个自建网络商城的传统银行。同时,工行在2014年推出了全新版的电商平台一一融e购,集购物、支付、理财、融资多种功能于一体。其后,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纷纷效仿。通过发展电商平台,银行业部分实现了从经营重心由线下向线上的转移,并整合了用户信息、资金等各部门的数据,并发挥了自身基金、保险等多部门、综合经营的优势。
(三)其他经营模式
平安集团成立的陆金所,主攻在线财富管理,民生银行的直销银行模式,以及具备交互功能的智慧银行模式也是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有益尝试。
六、中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
(一)树立移动银行意识
1.营运模式和思维。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金融业的业态和发展前景已经被深刻改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银行业的影响,并感知金融行业其他竞争者的动向,在经营和日常运营的过程中,勇于创新,能够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2.加强与互联網等科技企业合作。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传统商业银行应该强化自身的金融优势,并联合互联网企业,共同做大互联网金融业的蛋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离不开银行在支付、结算、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专长。双方可以共建信用评价体系,协同开发更多金融产品,处理呆账坏账。
(二)丰富自身的产品和服务
1.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在科技企业普遍布局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银行突围的方式就要寻找差异。目前几乎所有银行都有自己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但是大多比较雷同,并没有明显的特色。未来,银行需要找寻符合各自定位的应用场景,开发相应的产品。2.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在商业银行普遍将业务互联网化的背景下,应该根据各个客户的不同的喜好和习惯,提供有差异的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客户满意度。
(三)优化日常营运工作
1.打造多功能的移动端。在当下银行业务互联网化的基础上,还要继续坚持移动银行的意识,在产品、服务,甚至运营方面,完善移动银行的建立。目前商业银行仍然依赖网点开展工作,并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在客户拓展和产品营销领域的巨大潜力。2.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传统商业银行的人才大多是单一化人才,能够将金融和信息技术融合的人才并不多。银行要积极引入这种复合型人才,同时也要对现有的人才进行培训。同时,在构建绩效体系中,要设计能够检验员工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指标,这样能够掌握内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程度,并且引导员工向这个方向努力,共同推动业务增长和利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