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如何构建思维导图
2018-04-08尹秋云
◎尹秋云
思维导图是当今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广泛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中。它是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图片、符号、文字、数据等把庞杂的知识连成一个整体结构,每个图文之间通过具有一定意义的连接线或符号连接以表示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一幅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并反映其内在联系的思维导图。运用它辅助教学简约而又有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它是由英国大脑基金会总裁托尼·巴赞(Tony Buzan)发明的一种很好的思维辅助工具,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简单、有效、美丽,它运用箭头、线条、图像、关键词连接起来,表达一个复杂的知识结构、逻辑结构的一种记笔记、做规划的方法。它依据全脑的概念,按照大脑自身规律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
二、“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适合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历史学科教学 由《课程》到主题,再到单元、课、框目,本身就是思维导图的关联点,说明编者在编辑教材时也在运用思维导图结构,搭建《历史》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学会放射状、关联性思考。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法,激发学生潜能和学习兴趣,帮助其从整体上系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1)用“思维导图”整体把握课程结构。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的显化,作为一种思维模式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有助于师生树立思维导图概念和方法。最好的办法是先看封面和单元前言,再看目录,然后翻动全书几次,把握住对全书的“感觉”。将教材的单元、课、框分成各个主题,确定思维导图的框架。最大的主题(教材的名称、单元、课)要以图形的形式体现出来,达到整体把握课程结构。
(2)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比如:在七年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教学中,介绍清朝政府对待少数民族政策,利用思维导图模式进行教学,将课堂教学结构化,以清朝政府对待少数民族政策的方位作为第一层枝干,然后将具体历史事件作为“树叶和果实”镶嵌其中。单元复习时可将平时课堂上记录的思维导图进行连接,将每课时(框)的结构粘贴为单元复习枝干,就形成了单元结构思维导图。
(3)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首先,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浏览课本找出各个段落的关键词,接着用三种以上颜色的笔画出基本结构,预习阶段画第一层枝节;最后用铅笔勾画出第二层枝节的关键词。这样课前预习操作简单,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效果很好。其次,用思维导图做课堂笔记。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笔记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加入了图形、色彩、线条等,更利于记忆和复习,课堂学习效率更高。
2.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中的教学效果
(1)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记忆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复习中有些学生反映历史学科知识点多,琐碎,易懂难记。我们只要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就会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痕迹。这需要树立宏观意识,采取科学的记忆方法,才能提高记忆效率。
(2)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复习的最终目的。拿到题后,别急于动手做,先从宏观上看它属于哪一章、哪一类题型的题,不同章节有各自的解题思路,不同题型有不同的做题顺序和方法,平时应该在解题方法上去寻求其规律,找到归属感,考什么题型就知道往哪儿想。此规律包括解题常规的切入口,容易犯的错误等,认识了解题的规律性,能提高解题的正确性和速率。
(3)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平时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知道学习的价值。在体现个性化思维时,充分展现了学生自己的个性,使学生的尊严与人格得到提升,对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和教学辅助工具,有效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恰当运用,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在历史教学及其他学科上还有更深层次,更多价值的应用,值得我们做出更为积极的研究与探索。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4。
[2]沈建强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J].浙江教育科学,2009,(6)。
[3]齐伟 系列 1:概念图/思维导图导论[J].教育技术导刊,2005,(5)。
[4]郏伯荣 思维导图在英语单词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