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视听语言符号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解析

2018-04-08孔子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元语言符码大国

孔子杰

(南京大学 金陵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

一、视听语言符号对于国家形象的建构

1.新科技促进新视听语言传播。在上个世纪信息传播领域出现革命性转变,新媒体也在对受众生活形式与思维形式带来影响,对于其中的视听艺术属于其中较为明显的表达符号,其能够对人们感官体验以及解读家国情怀的心理认同进行不断的刷新。而春晚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其从1955年的第一次录播,到1983年的直播形式,在从2011年网络直播春晚,到2012年运用3D技术呈现的节目,很有可能在未来春晚也会加入VR技术。对于这一点不积极见证我国先进技术的发展对于艺术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也能从内在拓展出广大人民群众对家国情怀的心理认同,也能够向外传达出深厚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形式,而且能够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体系下建设起以中国文化符号的独特表达。

2.视听语言符码二度生产能够对国家形象传播效果进行优化。视听语言的符码二度生产,就是通过宏大的历史题材叙事,将主题以新闻报道、主题晚会等形式进行表现,由此展示出报道主题中的仪式化表现。其去年的国庆假期中,中央电视台结合全国省级电视等相关机构,良好的推出了特别节目《还看今朝》,以叙事和严谨的符号等形式,由此建构民族共识以及集体认同感等。另外对于媒介仪式在试听语言的传播当中,应借助编码人员开展议程设置进行展示,而一些大众媒体会对视听语言符号进行筛选以及再加工的二度创作,并以议程设置的形式在受众面前无意识的进行强调,由此来增强视听语言符号中说展示出的大国形象。另外利用新媒体的视听符号把外延性的元素,来提升受众在解码中对外延性信息的认同。

3.融合视听元语言突显国家形象内涵。一些非语言的符码有着形似性,对于一些特定的非语言符码也有着普遍的意义,可以让多个不同信息在传播中成为可能,而非语言符码能够引起不受思维控制的一些无意识的反应表现,其有着传播自发性表现。对于视听元语言本身具备隐喻性以及象征性特点,这样会使得具象历史语境、场景语境等在实际的视听符号编码以及解码当中有着重要地位。对于碎片化的视听传媒语境,会让受众形成零散且单一的符号化认知表现,而且对于国家形象认知一般会以具体且碎片化的符号来感知和认同才能完成,对于该环节中其视听的元语言符号会经过整合,能够指导受众认知上对各个环节开展有序解码工作。

对于认知传播的符号理论进行有效分析,视听元语言符号会在甄选、重组,输出、反馈系统中,优化大国形象的建构,以一致的舆论和符码化生产了视听传播与表达,降低受众对于国家形象建构中形成零散且单一的符号化认知的偏差问题,由此增强受众在解码中的视听符号上的认同,由此来体现视听符号背后所表达的大国形象建构的目标。

二、视听语言符号对于国家形象的传播

(一)注重自塑的同时也要开展他塑

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在自主叙事缺失中,一般会带来信息流通上的不平衡问题,所以不单单要注重做好自己的事,也要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相应工作。和传播人员展示自己故事的形式进行对比,让他人来讲述传播人员的故事,能够有效的提升叙述客观性,也能进一步增强所表达的可信度以及感染力等,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实现塑造国家形象中实现“他塑”的重要性。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不属于闭门造车和自娱自乐的行为与表现,必须要获得国内认可,以此基础获得国际上的认可,进而更好的完成大国形象的塑造。

(二)对大国形象话语体系、技术方法以及传播渠道进行创新

在建构大国形象,是不能分开讲好故事的,所以必须要对话语体系进行创新,并充分的分析受众需求,开展精准化传播工作,进而对表达形式进行创新和优化,重视语言体系的转换,将学术语言转化成通俗的表达形式;而且也要对符码内容的生产进行创新,要求建构人员应主动的开展设置议题,并积极的引领强国舆论。而且在技术方面,注重技术力量的运用,对传播平台进行整合与优化。

三、结语

对于视听符号会以符号化的选择、图像化叙事和情感性的结合等形式,有效的塑造中华儿女对于我国的集体性的记忆,而从外在拓展国际传播的互动机制以及平台渠道等,科学有效的对视听符号以及新媒体转型整合进行优化与创新,对于输出具有中国价值观和政治主张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等层次上,以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的方向发展,增强对中国“大国形象”民族的共识以及认知,并以视听语言传播构建中建立多层次、多维度以及多方位的大国形象建设,进而使全世界都能看到真实且立体的中国形象。

猜你喜欢

元语言符码大国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的电影符码解读
吐槽大国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多想记住你的脸
符码的游戏艺术
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群体记忆与精神符码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培养
教师话语中的元语言现象与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培养
关于EFL课堂元语言的界定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