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18-04-08季小英
季小英
(江苏 宜兴 214221)
最初的紫砂壶,只是以一种日常生活用具身份存在。但经过五百年悠久的历史,今天它已渐渐地演变成一种艺术——一种融自然与紫砂为一体的民族的文化造型艺术,一种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紫砂艺术。美是艺术的灵魂,艺术家通常是通过一个个载体来表现艺术美的,审美在艺术创作中又尤为重要,在紫砂陶艺制作过程中亦是如此,一件上好的紫砂壶作品,优美的造型结构是前提,它就要求创作人应具备相当丰富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以及精湛的制作技巧。
紫砂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人们称为高超的艺术品。在明清两代,地处江南人文荟萃之地的宜兴,所生产的紫砂器,更充满着丰富的文化气质。其所以成为名陶,实由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独特的艺术性两大原因。论紫砂的艺术性,其造型艺术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气息之丰富,是其它陶瓷品类无法相比的。
根据现存最早的系统记载紫砂器的著作——明末周高起的《阳羡茗壶录》“创始篇”中说:相传明代宜兴金沙寺一个不知名的寺僧,他选紫砂细泥捏成圆形坯胎,加上嘴、柄、盖放在窑中烧成。遗憾的是金沙寺僧并没有留下他的姓名和作品,人们所熟悉的只是他的壶艺继承者——供春及其作品。
据“正始篇”记载了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一位卓越的紫砂工艺大师:龚春(供春)。供春出身贫寒且刻苦实践,后成为制壶名家。他还“削竹为刃,斫木为模”,创造了很多制壶的专用工具。但是,流传至今的“供春壶”极少,且多为赝品。供春在当时就名声显赫,人称“供春之壶,胜如金玉”,造型精巧的“树瘿壶”现存北京国家博物馆,壶身作老松树皮状,壶把亦如松根,艺术性很高,正是这两位民间紫砂艺人最早把紫砂器形成专业化和艺术化的领军人物。
复古与创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是紫砂陶艺内部的运动,主要表现在造型的领域。明代万历年间,紫砂艺人李养心擅长制小壶,世称“名玩”,李养心的最大贡献是开创了“壶乃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的匣钵装烧法。一种艺术与其他艺术形成相互渗透与交融,吸取其他形式的艺术特点以求得新变,这是中国紫砂陶艺演进的一条重要途径。清代,紫砂艺术进入了又一发展时期,壶艺高手辈出,紫砂器也不断推陈出新。宜兴开始制作紫砂壶胎,进呈后由宫廷造办处艺匠们画上珐琅彩烧制或制成珍贵的雕漆名壶,宫廷开始直接向宜兴订制紫砂茶具,至此紫砂壶成为珍贵的御前用品。
紫砂圆器讲究珠圆玉润、比例协调、敦庞周正、转折圆润、隽永耐看。掇球壶、仿鼓壶、汉扁壶是紫砂圆器造型的曲型作品。圆器的造型规则要求是“圆、稳、匀、正”。它的艺术要求必须是珠圆玉润,口、盖、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要协调和谐,匀称流畅,达到无懈可击,致使器型上的标准要求为“柔中寓刚,圆中有变,厚而不重,稳而不笨”。壶的造型简单却无以增减,再三观之韵味无穷。宜兴紫砂壶的价值,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即使用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宜兴紫砂壶主要有四个类别,即,光货讲究简洁,素面素心,主要用紫砂的砂质,砂粒,色块和线条,来反映紫砂的独特之气和天然之美,像明代的时大彬之三足柿圆壶“均用其朴实端庄的造型,明快流畅的线条,体现了宜兴紫砂无与伦比的材质美和工艺美。
评论一把壶是不是艺术品,先要看作品的创作理念及视觉效果,看作品是否能将某些情节、情景或某事某物通过艺术创作变成一种雅俗共赏的作品,引起观众的兴趣、附和、共鸣、迷恋,并使之得到艺术的享受,不仅有视觉的形态美,还有使用的功能美,更有体现设计者智慧的科学美。这么多的优点集于一身,才会有很多人去追捧。
紫砂壶之所以出名,一是来自其独特的质地,其材质质地温润细腻。烧成之后的器物,表面光挺平整,但又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优美耐看,又触感温柔,表现出丰富优美的砂质效果。
二是物理性能优良。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用于泡茶不失其原味,能保持茶味、茶香、茶色,茶水不易变质变馊;同时冷热急变性好,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急变而涨裂,提握时也不炙手。
三是可加工性强。泥质可塑性好,任意加工成大小各异的不同造型;干燥收缩率小,使造型的轮廓线条规整严谨而且精确;制作时粘合力强,但又不粘工具、不粘手。
紫砂器具有美的造型。紫砂器的造型的优美早已闻名于世,是存世的各类器皿中最丰富多样的,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赞誉。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品,紫砂器的造型设计拥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美学规律。紫砂的造型千变万化,千姿百态,是紫砂艺术的具体表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