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海的“古着”文化发展历史
2018-04-08卞向阳刘雨馨
卞向阳 刘雨馨
(东华大学,上海200051)
“古着(Vintage)”文化起源于英国,自英国的“二手衣市场”滋生并繁衍。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20 世纪90 年代网络博客的流行,“古着”这个词开始作为时尚趋势和美学现象蓬勃发展,在英美国家之外得到广泛的理解。但“古着”文化当今在我国得以发展,并非是没有相关历史基因的。
以上海为例,上海历史上的确存在买卖旧服装的文化。解放前,属于旧货业的估衣业就曾经是部分市井平民的衣着来源之一。民国时期,由于战乱频繁,上海买卖旧衣服的估衣铺有许多,且发展迅速,鼎盛时多达200 多家。①后由于政府禁止金银买卖,部分银楼、典当铺亦转业经营旧货。除旧货以外,还常有各种“处理商品”在旧货店发售,对市民来说不仅物美价廉、实惠合算,且避免了凭票购买的限制。当时即使是旧衣服也常常购销两旺,少有人担忧旧衣服的卫生安全问题。人们熟悉旧货流通规则,不少市民会把稍许穿过的衣服卖掉,补贴新衣,买入的人则冲着省钱省布票去买。
还有交易旧货的信托商店,是接受顾客委托,经营代办业务的、服务性质的专门机构,也称委托商店、寄卖商店。委托者将旧物拿到商店,双方根据物件的实用程度和质量来议定价格,寄托给信托商店代售。物品售出后,商店按规定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剩余货款付给委托者。在顾客急于将旧物脱手的情况下,商店可以根据此种旧货的经营状况,决定是否直接作价收购。②
解放初期的上海,百业凋敝,税收无着,新政府把接管旧政权遗留下的资产,通过“淮国旧”来变卖,作为用来发展经济的经济来源之一。“淮国旧”于1954 年9 月29 日开业,全名为国营上海市贸易信托公司旧货商店,后先后改名为“淮海贸易信托商场”和“五星公司”。它直属于上海市贸易信托公司,是解放后主持全上海商业活动的一个专门机构,也是接管旧政府遗留资产的机构。很多文章里将“淮国旧”描述为“跳蚤市场”、“旧货商店”、“杂货市场”,但某些奢侈品,譬如裘皮、灰狐、灰鼠、银貂皮等皮草大衣,以及西洋进口服装,这些在刚建国时期十分稀有,却可以在“淮国旧”里买到。西方国家在那时对中国是封锁的,也无法进入中国市场,“淮国旧”里虽然多是旧货,但是那个年代上海人了解国外商品的少数几个窗口之一。友谊商店、华侨商店有些洋货,却是特供外国人和华侨,要用外币或外汇券购买,和上海普通的老百姓没有关系。1956 年,“淮国旧”设立寄售部,收购和代客寄售各类物品。有一些原本殷实富庶的家庭因种种原因要将一些贵重的奢侈品、世界名牌商品变卖兑现,而“旧货专营”的规定,使得“淮国旧”成为当时仅有的陈列、买卖国外名牌货的商店。
“文革”期间,旧货商业受到强烈冲击,许多旧货被认为宣扬“封、资、修”,禁止上柜销售。不少网点撤销、改行,不少经营特色随之消失,至1976 年仅剩70 家。③进入90 年代,城市发展才走上快车道,逐步与国际接轨,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国际化大都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物质需求的增长,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亦激发了更多国人愿意出国交流学习。步入千禧年,众多从海外归来的华人和来访的外国人将西方文化一并带入中国,包括“古着”文化。他们带着从国外收购的“古着”回到国内销售,为上海创造了一些与旧货交易相似却又不同的,交易“古着”的场所。但即使在心态开放的上海,大多数国人也无法立刻接受这一文化,更有许多恶劣商人趁机批发“洋垃圾”混淆市场,一时间“古着”成为劣质、低端和恐怖的存在。抵制和反对声吞没了国内“古着”市场滋长的势头,国家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国家环保总局也公布《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第四批),禁止从国外进口旧衣物。
而时至今日,中国达到更高程度的对外开放,西洋文化在国内的普及程度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峰,这激发那些“古着”的狂热爱好者们进行又一次尝试。在香港、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多地,开起了鳞次栉比的“古着”实体店、“古着”交易集市和网络店铺,甚至还有需要穿“古着”参加的舞会、造型比赛、戏剧等社交活动。基于对西洋文化日益深入的了解,以及“古着”本身的艺术吸引力,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古着”的推广和消费阵容中。当下,有“古着店”已在上海顺利营业近十年。但相比国外市场来说,在管理政策、销售渠道、市场细分、传播形式、服装品质等方面,国内市场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
注释:
①《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编纂委员会. 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321.
②张太行,卫景福.经济学小百科[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8(12):134.
③《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编纂委员会. 上海日用工业品商业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3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