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英语”在左,“人文英语”在右
2018-04-08广东省汕头潮阳广播电视大学洪婷婷
广东省汕头潮阳广播电视大学 洪婷婷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全球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好英语,使用英语沟通才会具有国际化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眼界。因此英语教育伴随着学生们的学习历程。从小学到大学,英语都是作为一门必修课出现的。几乎每一所大学都会设置英语专业,专门研究英语语言文化。然而,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英语当成一种技能来培养,掌握英语这种技能就可以和国际友人进行交流,在国外求学访问等等,却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艺术和魅力,即人文素养的缺失。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要掌握它,还要通过语言了解相关的人文知识。不得不说,不论是英语专业的教学还是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必修课教学,都存在着忽视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因此,在技能英语提升的同时也要兼顾人文英语的培养。
一、技能英语与人文英语的内涵
1.技能英语。
技能英语是指掌握英语能力,从单词的拼写、读音到语法再到文章的理解、写作与口语表达等等都属于英语技能,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培养学生的都是英语技能,英语技能必不可少,是我们学习英语的基本目的,掌握这些基本能力才能更好地使用和运用英语。英语基本技能可以概括为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能力,以及翻译能力,这是我们在阅读国外优秀文学作品和文献时必须具备的技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也都基本围绕这五种能力展开。特别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专业英语四级与八级考试为大学英语考试命题树立了标杆。
2.人文英语。
在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我们却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价值。人文是人的内在精神、意义和价值观的总和。要实现对人的塑造,除了基本生存技能的培养,还需要人文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活动、环境等影响并使人形成品格特征。大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相关的人文课程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对于理科学生来说,人文社科类的学科是必须选修的内容,除了理性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培养也不可少。但是由于学习时间和学校课程资源有限,学生的人文课程并不多,英语教学的人文理念就需要尽可能展现出来,体现英语的人文价值,这便是人文英语的含义。华东师范大学黄源深教授将外语学科的人文素养概括为: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辩证法以及道德修养。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了解并掌握英美国家历史与文化,提升文化素养,了解英美国家人们的四边方式,形成多元化思维并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这是人文英语的理念。
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都只注重能力的培养,因为所有的学生都面临着考级。考级是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唯一动力,因为在一些学校,英语四六级考试与专业四级、专业八级是毕业的必备条件。目前国内公司招聘,英语成绩也是筛选员工的重要依据之一。也可以说英语学习是十分功利的。可能有人会说,如果不这样做可能真的很少有人再去学英语了。这也是目前英语教学十分尴尬的局面。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初中是为了中考,高中是为了高考,大学是为了毕业、找工作。英语学习如果没有这些考试和目标的逼迫可能会加没有动力。这就是因为我们太过于强调语言能力,而忽视了语言文化。教师讲解的都是死板的语法知识,词汇的使用方法,课文的翻译等等,很少会有教师让学生感受语言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文化背后的道德熏陶更是少之又少。英语教学变得越来越功利,当学生完成这些目标后,英语教学的价值在学生心目中自然降低。尽管许多学校现在都尽力改革英语教学方式,针对学生英语能力失衡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但这也仅限于语言能力的培养。殊不知语言能力与语言文化的培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三、技能英语与人文英语共同发展的意义
1.相互促进,更好地掌握英语。
正如前文所说,技能英语和人文英语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英语技能良好才能掌握才能更好地了解英语的语言文化。具有了英语人文素养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英语技能。只侧重英语技能的培养,英语技能的提高也将是有限的,只有加入人文素养之后,英语技能才能获得更大的突破和飞越。因此,不能忽视二者中的任何一个,也就是本文的标题的含义所在。就拿我们的汉语学习来说,我们从最开始的识字、积累词再到造句最后写文章,这些都是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这些能力的同时,文化渗透也在逐渐进行中,我们会学习到许多优秀的古文,学习这些古文不仅仅是为了背诵和翻译,更重要的是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文化和思想。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我们在阅读和学习其他文言文时,就会很自然得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背诵时也会更加顺畅,翻译出来的文言文也就更加符合原文所表达的含义。语言所承载的功能是相同的,汉语如此,英语亦是如此,我们技能英语与人文英语共同发展的目的就是能够更好得掌握英语,用好英语。
2.是人文素养培养的需求。
语言的人文性决定了它的人文培养角色。语言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工具,同样的,人们也用语言表达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人们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这些都是通过语言所表达出来的。语言的表达方式就体现着本国人民的思维习惯。因此,了解语言的特点以及表达方法,可以很好地了解这个国家的思维方式和修养。英语是学习最广泛的外语之一,通过英语学习掌握英美国家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底蕴是人文修素养之一。学生不仅仅学到语言的知识点,更应该学到语言的表达所展现的思维和文化。因此,通过英语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英语文化素养是人文素养培养的需求。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1.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培养意识。
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人文素养,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英语知识能力和业务水平,更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否则就无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英语的人文魅力。教师在学生所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与文化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也是最直观的教学方法。教师的魅力感染会激励学生学习英语,感受人文。只有拥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教师才能完成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因此,教师应不断学习,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更好地为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教师也应该有强烈的意识和责任感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认识到培养学生英语人文的意义和重要性,才会将自己的更好的能量传递给学生,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熏陶和感染学生。
2.挖掘基本语言点的文化素养。
语言点背后都有它的文化,如果教师只重视表面的知识点,这样的课堂并不能满足英语教学的需求。教师应该善于挖掘语言点背后的内容,对知识点进行相应的文化拓展,否则一味强调能力培养就会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交际用语时,有一句在用餐中非常重要的短语就是A A制。A A制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是go D utch。我们都知道D utch表示荷兰,那么A A制与荷兰又有什么关系呢?在16~17世纪,荷兰商人们已衍生出聚时交流信息、散时各付资费的习俗来。因为商人的流动性很强,一个人请别人的客,被请的人说不定这辈子再也碰不到了,为了大家不吃亏,彼此分摊便是最好的选择了。而荷兰人因其精明、凡事都要分清楚,逐渐形成了let’s go dutch(让我们做荷兰人)的俗语。而A A制是美国人的专利,来源于A cting A ppointment。这些内容既与生活息息相关,又有其背后的文化背景,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3.增强文化对比。
我们在学习语言时,还要注重汉语与英语的不同,不仅仅是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还要了解语言背后文化的不同。翻译最能体现文化的差异。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去表达原文语言的含义,这就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著名爱尔兰诗人叶芝的W hen you are old,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然后让学生翻译成汉语诗歌,再与翻译的版本作对比,再通过听这首歌来体会其中的含义。类似的,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中国古代的诗歌翻译成英文,尽量追求信达雅。例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句词的翻译是翻译界争论最多的议题,许多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以及国外的汉学家都给出了自己的翻译,特别是这句词用叠字表达出的情感更加深刻,是英文很难做到的。通过赏析不同名家的翻译,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差异性,提升文化修养。
4.丰富课堂形式,拓展学习项目。
大学英语对于人文的培养还可以以其他形式展开。例如英语辩论、英文报告以及戏剧表演等方式。通过这些课堂形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建立语言思维。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同样的,通过这些课堂活动,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口语表达能力、听力能力,等等都得到了真正的提高,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感受到英语文化的魅力,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用好英语。同时也可以通过英语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化使者。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语言技能和人文修养的培养同样重要,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特别是在国际交流日趋紧密地情况下,语言能力已经不再是优势,大家都会拥有很好的语言能力,但是文化修养才能够建立与其他国家人民更加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技能英语”在左,“人文英语”在右,左右并行,双管齐下。
参考文献:
[1]金利民.注重人文内涵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3):176-183.
[2]王爱玲.英语教学中语言技能和人文素养的相融培养.中州大学学报,2015,32(6):91-94.
[3]张欢.英语专业教学中语言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平衡与交叉.惠州学院学报,2010,30(2):117-120.
[4]王笃勤,尹静,王洪宁.论英语教育中的能力培养与人文教育.教育与职业,2006(35):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