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校区办学的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路径
2018-04-08刘源鑫
周 鑫, 徐 建, 刘源鑫
(1.北京理工大学 信息与电子学院,北京 102400;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要深入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理念,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1]。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高校实行的扩招政策进一步挤压办学空间,地方政府在诸多方面加强教育投入,使得多校区办学成为普遍现象。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的培养要求和培养质量备受关注。在多校区办学条件下,深入贯彻《意见》中的教育要求,勇于担当高校责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置学业指导路径,对于多校区办学的培养质量提升有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多校区办学的复杂形势,设立完善的学业指导框架,深入挖掘学业指导细节,才能保持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才能肩负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校使命[3]。
一、认清多校区办学形势——明确实际问题
学业指导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构建的一项高校教育制度,旨在通过学业以及与之相关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确立个性化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4]。学业指导贯穿本科四年,关乎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涯规划和科研创新等诸多方面。如何在多校区办学条件下,系统性开展本科生学业指导工作,成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多校区办学,其管理上必然存在资源配置、学科优化、权利分流、人员责任、平台对接、素质教育、校区融合等诸多问题。本科生学业指导工作需要打破多校区的差异壁垒,加强校区融合与专业对接,实现本科阶段学业的顺利过渡。
高校多校区办学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流动模式,即低年级和高年级分校区就读的模式;二是固定模式,即不同的学院固定分布在分校区中,学生在分校区就读至毕业;三是本研分层模式,即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布在不同校区就读[5]。高校普遍发展模式是将低年级本科生集中在新校区培养,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则在老校区学习和生活,并逐渐将行政、教学、实验等各方资源由老校区转移到新校区,确立新校区为主校区的地位。老校区往往建立较早,且多更靠近繁华的城区中心,拥有资源与环境优势;新校区常常受制于土地规划和城区总体统筹,多建于环境设施相对落后的郊区,校区文化底蕴与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在京高校中,典型代表如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条”和“块”如何结合的突出问题,既要从“一个大学”出发,满足一致性的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各校区实际,符合不同群体学生的具体需求,体现不同校区的特性[6]。
因此,多校区办学时,本科生学业指导工作常面临如下问题:(1)低年级本科生的专业认知;(2)转换校区时学业过渡与校区融合;(3)本科阶段师资与教学资源整体配置;(4)本科阶段专业引导系统性规划;(5)生涯规划教育的连续性与衔接性。
二、完善学业指导系统——健全指导框架
本科生学业指导工作在跨校区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即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理念的基础上,深化挖掘育人要求、创新内容设置、搭建学业指导院系平台、打造学业指导负责队伍四个方面,其中理念是先导、内容是核心、平台是途径、队伍是保障,结合人才培养要求,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组建指导机构与工作场地,协调和分配师资、设施资源,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抓住两头、带动中间、依托平台、全员指导”的学业指导体系。
(一)整体目标
因多校区办学产生的地域差异,学业指导工作可以依托重点模块开展,即创建四个工作模块: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重点的学业辅导模块;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科技创新辅导模块;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的生涯教育模块;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的文化素质辅导模块。
同时围绕四个具体目标开展学业指导:一是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特点、顺利完成高中—大学学业过渡与本科低年级—本科高年级校区过渡;二是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三是增强学生对自我及本专业的认知认同,深化学生对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提升学习兴趣和动力;四是解决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业发展需求,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二)组织机构
高校学生管理主要包括学业与思想管理,涉及教学与学工两种师资。高校学业指导机构可以学院为单位,建立由院长牵头,学生和涵盖本科教学的师资等人员的教学办公室,协同推进建立学业指导中心,负责学业指导工作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条件保障及考核评估等日常工作。
(三)工作场地
由于本科生采取两校区管理,所以应在不同校区分别设立学业指导室,老校区多以实验室资源为依托,侧重高年级本科生专业辅导与创新创业引导,新校区指导室多用于适合低年级本科生的团体咨询与课业辅导,分区进行,统一管理。
三、深化学业指导工作——细化实施过程
(一)建立学业指导队伍
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全面、综合地考虑组织机构、人员、制度等各个要素在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而后进行统筹安排[7]。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高校从“专职学生干部单挑大梁”转变为“全员参与、协同互动”的工作方式。多校区办学高校应确立全员教师与学生骨干参与的学业指导制度,包括学院领导、学术班主任、任课教师、专职辅导员、行政班主任、德育小导师(由高年级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担任,为低年级学生考研、出国、就业、创业等发展规划相关问题提供指导)、学业小导师(由同级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为朋辈学生通过课程内容、专业知识等学业问题提供帮助)等队伍,具体涉及人员如表1所示。由学院领导统筹安排学业指导事项,提出适合本学院实际情况和学校整体教育理念的学业指导思路,由学术班主任和任课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通识教育指引,由德育小导师和学业小导师进行监督与适当的辅导,而辅导员和行政班主任主要以监督为责任,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其它指导人员沟通解决方案。
表1 学业指导队伍组成
(二)学业指导对象层次划分
结合学生特点,创建“多层次全覆盖——全员育人”的学业指导体系。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需求,为使学生顺利完成校区间过渡、形成连贯性的专业学业体系,高校建立“跨校区系统性专业引导体系”;为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目标,依据学生学业水平与素质能力,建立“差异性群体学业指导办法”。例如,对于不同校区的优势资源,可以分阶段分年级进行介绍和引导,便于学生在不同时期理解不同重要程度的校区资源,更便于提升其求知欲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跨校区系统性专业引导体系
为实现校区间无障碍沟通,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跨校区学习与过渡,在本科一年级时可以通过开展“新生教育会”、“院长面对面”、“专业认知讲座”等活动,培养学生适应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新生把握学科特点,完成“高中—大学”的过渡。本科二年级时积极开展参观专业实验室,了解专业知识,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学业规划。同时,应建立新老校区交流活动,为校区转换奠定基础。本科三年级学生以提升学生学术素养、提高学习动力为目标,组织优秀学生建立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对困难学生进行学业帮扶等。本科四年级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大学本科阶段学习、转向更高领域为目标,设立毕业危机学生学业帮扶计划、考研和就业专项辅导计划等学业辅导项目,针对学生高校生活中经历的各个阶段的重要事项清楚的呈现给学生。
(四)差异性群体学业指导办法
为实现多层次全方位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的专业教育从批量化教育向个性化培养转变。高校依据学生课业成绩、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等综合素质,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优等生”、“中等生”和“相对较难适应学业的学生”。本着“抓两头、顾中间”的原则,对表现突出和表现较差的学生重点关注,对学业指导工作应制定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素质能力与发展特性的学业培养目标与指导办法。
1.“优等生”——科技创新规划
(1)设置“宽口径高端人才”培养方案。多数高校实施本科阶段统一的培养方案,即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等方面作一致要求。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应逐步尝试“宽泛培养方式”,由机械教育转变为因材施教。例如,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制定了“宽口径”培养计划,设立“高端人才”与“普通人才”双轨并行的培养方案,本科生课程为“A+B”形式,即高端创新课程与普通专业课程,学生可依据自身素质与能力,自主选择,实现多层次人才有序发展。“宽口径”培养方案的建立使“优等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自主修读深层次课程,挖掘自身学术潜力,丰富专业理论知识,为走入科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宽口径高端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多校区办学趋势的发展要求,新校区资源匮乏,学生可修读培养计划中的普通课程,主要以基础类课程为主,对师资队伍、实验平台、创新基地要求较低;在奠定专业知识后,学生进入设施完备的老校区,自身素质与环境条件均满足高端课程的培养要求,可由学生自主选择修读相关课程。
(2)构建创新实践教育体系。针对“优等生”,高校应大力构建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专业实验室、学生科学实践社团等机构组建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为大学生营造实践创新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各级各类科研立项,申报各级专项课题。通过组织学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选拔赛来挖掘具有科研潜力与兴趣的“优等生”,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周项目,加强校内或院内各个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打破实验室专业壁垒,建立长效沟通交流机制,不仅能作为低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实践认知”,更为各专业科研团队选拔“后备军”做准备,同时为“优等生”提供专业学习指导与进入实验室的机会,使其能够更好的制定并实施自己的科技创新规划,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用四年时间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
2.“中等生”——生涯教育确定发展方向
“中等生”普遍存在自我认知缺失与生涯规划困难的现象,很难清晰地认识自我,对自身优劣势不够明确,对专业缺乏探索的兴趣,对未来规划较为迷茫。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可以着力从“生涯教育”入手,帮助学生尽早明确发展目标,完成自我认知过程,发挥自身优势,增强专业认同感,提升学业兴趣和动力,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帮助“中等生”完成自我认知,高校可以通过设立生涯辅导室,聘请专业人员“坐诊”,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定期开展有关专业前景、个人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讲座与交流,促使学生对未来发展进行深层思考。同时积极组织专兼职学生干部培训学习,调研考察,加强与友校的合作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理论素质,整合学生工作老师形成内部发展咨询师队伍,主要开展学业规划、出国、考研、就业和创业咨询等工作。多校区办学条件下,高校分校区开展生涯规划辅导。低年级本科生主要以完成自我认知与职业探索为主,高年级本科生则以职业就业发展规划为主。生涯规划辅导应贯穿本科四年,例如北京理工大学为每一位学生建立生涯规划档案,从大一年级“德育开题”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生活适应度、未来发展规划等情况,到大四年级“德育答辩”考察学生目标实现度,了解学业困惑与实际困难,广泛动员班主任、党建导师、德育小导师等多方力量,结合重点问题开展重点工作,并形成理论经验,使之具有广泛适应性与普及性。
3.“相对较难适应学业的学生”——加强课业辅导
(1)设立课业辅导线上平台。高校为提升“相对较难适应学业的学生”的课业水平,结合“两微一端”时代特点,建立线上线下课业辅导平台。线上平台(表2),利用微信群、QQ群等微媒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建立无障碍信息沟通渠道[8],打造课业辅导“微平台”,一周采取辅导人员轮流值班制度,进行线上答疑,定期解决学生的学业困难与疑惑。
表2 线上课业辅导平台设置
(2)建立课业指导队伍联系学生制度。依据重点学生、重点关注、重点辅导的原则,高校建立课业辅导队伍联系学生制度,要求辅导人员以月为周期,以深入课堂、走访宿舍、谈话交流、小组座谈、学业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学业情况及问题,并以学院为单位提交反馈性建议,完成联系学生工作。因各学院学生特点与发展规律不同,以学院为单位提交的反馈性建议具有各专业学院特色,高校进行分类管理与整合,建立长效联系制度。
(3)建立课业预警机制。高校建立课业预警机制,使课业管理由“事后处理型”向“事前事中预防型”转变。通过期初预警、期中预警和期末预警三个阶段从上课出勤、作业提交、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监控和预警,帮助学生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期中不同阶段的学业危机,确保学生在规定阶段内顺利完成学业,增强学生对学习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而引导学业良性发展。
(4)创建课业辅导档案与监督制度。课业存在困难的学生分“主动型”与“被动型”,将每一个学业出现困难的学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建立个性化课业辅导档案,档案中记载学生的学习情况、出现的问题、帮扶措施,帮扶进度和帮扶成果等。
“主动型”与“被动型”的学生在自主提升与寻求帮助的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主动型”学生可自主选择辅导人员,由辅导人员对其学业进行帮扶与记录,实时更新辅导档案;“被动型”学生由学院安排学生骨干完成监督与记录工作,并实时向辅导员及班主任汇报情况。
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引领,学习委员牵头,班级委员与寝室长辅助,建立监督记录制度,包括记录学业困难学生的出勤率、作业上交率、课堂听讲状态、在寝状态,入睡时间等;以学院为单位,由学生会学习部牵头,整理记录学院骨干课程优秀率、及格率,同时创建共享平台,分享课件、习题等学习资料,提升学生课程通过率。
(5)形成课业辅导反馈系统。为掌握课业困难学生发展动态与辅导效果,促进辅导人员与辅导对象的有效互动与深入交流,提升辅导水平,建立长久稳定的帮扶关系。高校应建立学业反馈系统,既能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动态,也能作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补充[9]。此系统采取层层上报,逐级反馈的原则。以学期为单位,朋辈辅导人员需就辅导对象思想转变、学业提升、课业状态、辅导过程中的缺失与建议等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向班主任反馈,班主任总结本班的辅导信息递交辅导员,辅导员汇总本年级整体辅导情况上报学院,学院形成书面记录,呈报学校,学校成立学业辅导指导组,对呈报材料考核分析,总结优秀辅导经验与措施,针对辅导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使学业辅导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同时,对辅导对象采取无记名调查,了解辅导意见,以辅导对象的需求为出发点,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建立“供需平衡”的辅导关系[10]。
四、结论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高校多校区办学条件下,本科生学业指导工作须统筹规划,合理认识面临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兼顾各个校区的办学特点与设施资源,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设置合理的学业指导框架;以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习能力来区分学业指导路径的差异,建立本科四年连贯系统性的教育体系,设置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最适合帮扶体系,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通过创新学业指导路径,最终达到多校区办学的资源合理利用,学生知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 (2017-2-27).http://news.xinhuanet.com/2017-02/27/c_1120538762.htm
[2]刘华东.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与管理机制的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6(10):39-40.
[3]王洪军.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途径[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3):108-110.
[4]刘佳.以完善学业指导为路径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探索[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1:47-51
[5]吴业春,罗晨,丁果芬.多校区大学教学管理的困难与对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78-81.
[6]黄尚荣,裴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措施[J].北京教育:德育,2016,4(745):28-30.
[7]赵宗更,周敬慧,高峻岭.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对策建议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1-84.
[8]刘立勇,王晓玲.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与引导机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2):107-110.
[9]丁雪儿,周毕芬,刘小果.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以福建省F大学为例[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4):102-108.
[10]陶敏.美国学业指导制度变迁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2,6(3):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