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集团型企业内部控制
2018-04-07荣若贞
荣若贞
【摘 要】在集团型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求,应合理使用信息化方式对其处理,制订完善的内部控制工作方案,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保证可以满足当前集团型企业内控工作要求,为其后续发展与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集团型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手段
在网络信息技术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智能化与大数据等新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能够为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保证技术使用高效性与可靠性,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效果。因此,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建立与自身相互适应的信息系统,将内控工作与信息系统等融合在一起,在业务自动化管理的过程中,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升相关管理工作水平,为企业的竞争与发展提供良好资源。同时,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需借助信息化系统与技术,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在提升内部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情况下,明确信息化发展目标,全面落实相关体系与实践内容,保证工作的良好实施,提升分析与探索效果。
一、集团型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问题分析
目前,部分集团型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虽然已经应用了信息化技术与方式,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不能保证内部控制效果,难以对其进行全面的协调与管理,严重影响各方面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具体问题表现为:
1.供应链结构较为分散
集团型企业在实际发展期间,供应链业务较为分散,虽然已经利用信息化系统对业务方案与数据信息进行传递,但是从整体业务角度分析发现,相关工作存在闭环监督与管控等问题,不能保证管理效果。且在日常业务管理的过程中,无法将其与财务管理工作联系在一起,不能根据内控部门的工作要求,为企业内控工作提供完整的信息与数据资料,导致相关工作效果降低。
2.业务信息化分散
虽然已经对各类单项业务进行网络化的改革与处理,但是很难将其融合在一起形成有机整体,经常会出现部门业务分割的现象,无法开展信息数据共享与业务方案优化等工作,严重影响其长远发展与进步。
3.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内控管理平台
集团型企业在使用信息化方式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未能建设统一的管理平台,无法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在多业态与地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企业未能充分落实内部控制制度与规范,难以对其进行协调控制,不能保证各方面工作水平。
4.缺乏全过程的监督体系
集团型企业在内部控制期间,未能针对信息化发展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不能保证各方面工作效果。多数工作人员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只能开展事后监督工作,无法挽回企业的经济损失,不能在事前进行预防,也无法在事中开展动态化的监督活动,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进步。
二、集团型企业内部控制在红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措施
集团型企业在实际发展期间,需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开展相关工作,建立正确的内部管理思想体系,并对其进行积极的融合与创新,对企业各类业务方案进行完善,促进企业全员与全方案的内部管理,在降低经营成本的情况下,提升其工作效率,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具体措施为:
1.对销售链进行完善
在使用信息化技術的过程中,应针对销售链进行完善,保证销售业务工作方案的规范性,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此期间,需建立销售环节、生产环节、仓储环节、物流环节、计量环节与财务环节等一体化供应链协同机制,及时发现集团型企业资产流失与运行效率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做好销售订单管理、发货单管理、派车单管理与出库单管理等工作,建立一体化的集成体系,弥补发货方面的缺陷问题,创新管理形式,保证工作效果。在此期间,还要通过计量管理方式与财务运费结算方式对其处理,弥补运费多结算的缺陷问题,保证可以满足实际发展需求。
2.岗位分离体系
在建立岗位分离体系的过程中,主要针对不相容岗位与部门的工作行为进行分离管理,使得各个部门与工作人员提升自身工作效果。首先,需针对监督工作与检验工作进行分析,保证招标、采购与物资监督等部门相互分离,在互相监督与制约的情况下完成任务。其次,需转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利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对其处理,借助IT系统落地;围绕“数、表、图”,逐步完善“企业私有云平台”,做好数据分析、报表分析、图形分析,加强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安全治理、挖潜堵漏、改进提升,为企业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建立完善的物资监控链
集团型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建立专门的物资监控链开展相关工作,对物资管理环节与方案进行完善,规范各方面工作行为,提升管理效果。在取样环节与报检环节的过程中,需将其与结算工作融合在一起,创建现代化的管理机制,避免在检验期间出现严重的问题。在此期间,需针对检验人员的工作内容与要求,创新实际管理形式,建立第三方系统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在全过程监督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入库环节与价格结算环节中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逐渐优化监督与控制等内容,创建现代化的监督控制机制。设置专门组织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执行进行监督,评估是否存在内部控制缺陷,针对发现的缺陷进行整改优化。
4.对筹资与投资等方案进行管理
集团型企业在内部控制期间,应明确资金预算与计划等工作要求,对审批与支付环节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将供应链与自己支付计划等融合在一起,创新管理形式,保证各类系统的集成开发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针对资金进行深层次与精细化的应用与管理,做好集中控制工作,在提升资金利用率的情况下,减少贷款风险与支付风险,增强相关工作效果。在此期间,需做好销售信用环节与销售账期环节的管理工作,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控制,在资金计划审批与支付的过程中,对供应商的支付内容进行系统化改革,保证业务管理期间,形成财务与资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增强财务结算工作效果。在资金集中监督与控制的过程中,应统一相关标准,对支付监督工作进行管控,保证筹资环节、投资环节与审批环节信息化改革效果。
5.对生产计划进行管理
在生产的过程中,需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每个环节中,从订单下发到生产等环节,都要制定信息化的决策方案,保证生产过程的透明化,并针对销售订单进行动态化的追踪管理,按照生产计划进行数据信息共享。在订单动态化追踪的过程中,还要建立信息联动机制,提升监督管理工作效果,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转变思想,勇于创新,建立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6.保证费用报销链的完整性
集团型企业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应对费用报销环节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规范开支报销方案,提升工作效果。在此期间,需建立专门的出差请示审批系统与差率费用报销审批系统,对各个方案进行全面的管理。对于无出差请示的人员,不可以对差旅费进行报销。同时,需制定完善的定额管理机制,明确差旅费的审批范围,在全面监督与审核的过程中,如果差旅费超出报销定额,超出的部分不可以报销,以便于减少非生产方面的支出,控制集团型企业的发展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满足当前的管理要求。另外,需针对内部授权进行全面的管理,在树立正确观念的情况下,充分落实相关体系。
三、结语
在集团型企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应做好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内控体系,明确信息化发展特点与要求,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创新管控形式,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吴雪珍.对集团型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现状、成因及防范对策探讨[J].财经界,2016(17):302-302.
[2]司飞.集团型房地产企业内部协同管理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3]李洁.浅论构建集团型企业内部统计指标体系[J].经济师,2014(2):269-270.
[4]李鹏.企业内部知识型员工间人际关系、心理契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
[5]曾胜.关于集团型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初创企业发展的思考[J].财经界,2016(21):292-292.
[6]任剑欣.构建集团型公司审计营销体系问题研究[J].会计师,2016(17):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