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的策略

2018-04-07林丽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物理

◎林丽玲

引言:物理知识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是新课改的根本要求。生活化元素的一点点融合,既不会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进度,还会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太过固化,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抽象内容,因此导致了自学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佳。鉴于此,教师就要重新确立教学目标,不断整合课程资源,选取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让生活化元素犹如一阵清风吹遍整个物理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多种学习方法,真正的学好物理,真正的爱上学习。

一、树立教学观念,渗透生活化元素

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到学生实际的理解情况,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奋斗方向。教师先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观念,才能更好的构建生活化的物理课堂。奠定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学生面对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将会更有动力[1]。渗透一些生活化元素,与物理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由教师负责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他们的物理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这有利于学生阶段性学习任务的优质完成。例如,教学“自由落体运动”一课时,教师不能把教学范围始终固定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概念、公式学习物理,而是要从生活化教学层面出发,列举一些实例来直观展示教学,加深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知识的记忆,确保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与高中物理知识相关的生活案例多种多样,只要教师认真挖掘,总会有不一样的新发现。比如,钻木取火、搓手取暖就和“机械能运动”知识有关,教师选取实例形象的讲述重点内容,能够活跃学生的物理思维,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灵活应用教材,渗透生活化元素

要想追赶时代教育的创新步伐,教师必须摒弃应试的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出发,渗透生活化元素,来焕发物理课堂新的生活与活力[2]。物理教材中包含着基本概念、实验、物理小技巧等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的理解能力,引导他们找出物理理论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物理即生活”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比如,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有“摩擦力”的相关概念,教师组织教学时可以率先提问学生:假设在光滑的冰面上有一辆小车,它是否能够快速刹车或者再加速行驶?该问题的提出,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再凭借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分析相关理论,既不会感到乏味,也不会产生很强的抵触情绪。

三、选择教学内容,渗透生活化元素

将生活化元素渗透在高中物理课堂,应与教学内容相贴合。选择合理的生活化内容,能帮学生更好的记忆物理重点与难点,熟练掌握相关小技巧,逐步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3]。比如,在学生学习“牛顿三大定律”时,教师可列举刹车、加速案例,让学生深深体会“牛顿第二定律”在生活中具体的应用情况,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他们真正成为一名全能型的优秀人才提供强大助力。

四、利用教学工具,渗透生活化元素

高中物理教师要把教学工具充分的利用起来,使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有一个全面了解,变抽象内容形象化,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以此为基础去渗透生活化元素,就不会显得非常突兀,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加容易。合理运用生活化工具,实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着学生勇于突破自我、敢于挑战自我、最终完善自我[4]。比如,针对“静电现象的应用”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塑料梳子在头上摩擦几下后能吸起碎纸屑和气球,引导学生联想生活的“静电现象”,以此为基础归纳静电知识点,有效培养着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结语:总之,生活化元素的渗透对高中物理教学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必须引起教师们的广泛关注。教师应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来加深学生理论知识的记忆,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打下好的基础,高效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生活化物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只因是物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