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的策略

2018-04-07甘晓雁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初中语文语文

◎甘晓雁

大家都知道,对于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想要把好初中语文知识学习好,虽然学生要依靠语文教师的认真讲解授课,但是同时也需要学生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学生只要按照预习方法按照正确的预习步骤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当教师在授课时,学生才能够带着不懂的问题听课,目的明确更加容易消化和理解,上课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甚至可以超过老师的思路。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授每课前都要做好语文课前预习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一、课前预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开拓思路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进行预习,注意力容易集中,学生能够发现知识的漏洞,使学生听课时的精力很快集中,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因为,如果不进行课前预习,在语文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听从老师的讲解,有些问题就难于弄懂,跟不上节奏,消化知识比别人慢。课程中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很难掌握。同时在上课时也提不出问题,也没有要解决的问题,一直处于被动学习。如果我们课前认真做好预习,严格按预习方法步骤把难于理解的问题做好标注,那么在老师上课讲解时就可以专注的去听,同时也可以主动向老师提问,这样就完全可以弄懂问题,有利于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听课效率,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确定学生预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是我国一直以来的教学模式,没有课前预习这个概念,特别怕学生自己先去学习新的内容而误入歧途。课堂上一切老师说了算,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写学生记笔记,课后学生拿着笔记读或者背诵,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学习完全依赖于老师,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但是如果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通过查找资料,动手动脑自主学习,找出问题。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动脑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记忆、分析鉴赏能力,增强了主动探究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以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前预习变得尤为重要。

二、如何具体实施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策略

1.语文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是按照预习方法和步骤在课前做好预习。首先,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在每堂课结束后,我们应该安排学生的预习课,并及时与家长沟通,这样家长就可以督促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预习工作。如何进行预习,老师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步:首先看一遍新课所有的内容,画出需要弄懂的地方,如生字生词,难于理解的句子,然后要求学生再读几遍,利用工具书弄懂字音,掌握新词的意义。然后,学生再多朗读课文帮助记忆理解新课的内容。最后,是用笔记一记。一是记课文的主要内容,新的知识点;二是记下预习中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学生根据自己预习情况再去听课就会提高听课效率。老师也会根据学生预习后所反映的问题来调整授课重难点。例如,我们在学习初中语文《背影》一课时,学生根据这些要求进行课前预习,首先要求学生要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作者生活的背景,有哪些履历?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手法?要求学生从文中对父爱的理解,父爱如山。同时结合课文把在生活中父亲对自己的爱的一些大小事讲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加深记忆。最后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以及网络资源等来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让学生处于主体位置,教师加以引导。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进行比较和联系,让学生在比较中获得不断学习的兴趣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讲解语文某一课程内容后,应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表达。在理解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一些地方需要了解。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式学习。不同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可能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在小组中讨论,并且可以找到对这些问题的合理解决办法。语文教师可以对每一组所表达的观点进行总结和评论,使学生能够理解自己存在哪些理解偏差。通过这种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积极开展预习评价,找出高效的预习方式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开展预习评价、比赛活动,作为学生有效预习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语文教师可以选择竞赛模式进行预习评价活动,即学生预习方式方法之间的竞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把预习所用的方式方法讲出来,说出各自是如何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大家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在老师的引导下和学生一起总结出高效的预习方式方法。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预习水平和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三、结论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实施中,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的语文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做好语文课前预习准备。让预习成为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同时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初中语文教师在预习课前,首先要吸取传统学习方法的精髓,让学生能够认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其次,初中语文教师应根据不同差异、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预习方式方法,来达到预习的有效性。最后,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来验证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而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预习,使预习成为学习语文的常态化。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初中语文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