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018-04-07胡景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能动性调动积极性

◎胡景玉

自从新课标颁布以后,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新课标要求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学模式,强调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仅是学会知识,还要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在教学互动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学习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愉快地接受知识,消除学习的焦虑和紧张,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指出:“教学的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学生才能使他们的心里不跑野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小学生不像成人,可以带有目的性地对自己加以约束地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多样的情境创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前导入可以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投入到研究过程中去。课前导入既要和下文有很好的衔接性和过渡性,又要具有趣味性,形式多样,可以采用故事、谜语,可以是音乐、图片,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内在的研究兴趣和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2.采用先进教学手段,课堂形式多样化。先进教学仪器,电脑、电子白板的引入让我们告别了一本课本、一支粉笔的教学方法。只有将传统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才能获得昀佳教学效果。只有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激发他们源源不断的学习兴趣。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三、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分数决定学生的成绩,判定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可是,试卷决定着分数,而老师决定着试卷,换句话说,老师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却经常忽略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造能力,实质上是磨灭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在没有唯一答案的语文课堂更是显得淋漓尽致。举个例子,高中语文最常考的,同时也是除作文以外分值最高的诗歌鉴赏,每"FA的心情不一样,读到同一首诗歌体会到的意境自然也不尽相同。然而,本应没有标准答案的语文题,却只能看点得分,完全磨灭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意识,有自己判别的标准,那么语文的答案就不应该是统一的。就拿看图写作文来说,一颗五角星,可能有的学生看到的是孤独,因为只有一颗星星,而有的学生却是看到一颗星星就能联想到漫天星空:有的学生看到的可能仅仅是五角星,而有的学生可能看到了五星红旗或者是杨桃等等,这些答案难道错了么?并没有!因为语文的答案没有唯一性,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多的是尊重人文艺术。

四、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学习目标

准确帮助学生们建立起合理的学习目标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一门艺术,也是我们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必经之路。有了一定的学习目标,学生就能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可以间接培养学习过程中的意志力。合理的学习目标不同于学习远大理想,它指的是学生近期内通过学习可以实现的目标,用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来讲,叫做"最近发展区"。设置这样范围内的学习目标的好处就在于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成就感,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加。教师在帮助学生设置合理目标之前首先需要对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能力有足够的了解,之后引导学生设置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总之,帮助学生们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可以引导学生们明确学习的方向、焕发学生们为达成目标不断努力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方法不拘一格,灵话多祥从不同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凡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落到实处的方法,就可以采用。就课堂教学方法来说,有的是课前就设计好了的,有时也不免“临场发挥”,即兴所致。现在高中生一般功课压力都较重,语文课一定要讲效率,采用什么方法都要讲究实效。我追求的课堂效果是让学生学得自然些,轻松些,主动些。教师讲课要精要些,但该突出的地方不妨也追求讲深讲透一些,提问学生不要搞得十分紧张,穷追不舍常常使学生处于被动弛位,调动不了积极性。质疑课,要启发学生善于质疑,大胆质疑。特别有些现代文的教学往往被一些学生所忽视,似乎一切明明白白,其实不尽然。这时功夫就在学生从“没有”问题的地方找出问题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蕴藏着很多宝贵的道理和方法,不管怎么变,语文课堂都要以学生为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教法的探求,手段的创新,层出不穷,毫无止境,只要我们心存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从课堂出发,我们的课堂就会越来越活跃,学生也会越学越轻松。

猜你喜欢

能动性调动积极性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
冯契对毛泽东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的解读和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