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习成为每个学生的事
——生物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力

2018-04-07于佳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交流探究实验

◎于佳佳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素质教育应该被理解为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2]。那么如何通过学校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最近在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他提到要培养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家长不是一味的灌输孩子该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发现并爱上这个世界,爱上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其实这就是一种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学校学习的知识并不会如个人兴趣爱好一样使每个人喜欢,也不会是每个人都擅长全科。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学科中的兴趣点,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去。教师在这里可以发挥生物学科自身的优势,找一些贴近生活的生物学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生物的重要性。找一些自然现象和自然生物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找一些未解自然之迷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探索自然奥秘的神奇。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完成一些小实验,体会生物探究和实验的乐趣。通过这些逐渐由培养兴趣转变成对待生物科学有着严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不仅提高个人的生物学素养更是要提高团队的交流和探索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始终处在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完全听老师讲,自己独立思考少,更是很少跟同学进行交流互助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沟通合作,成为教学出来教授知识外的一个教学重点内容。通过读刘运彩的文章了解到了一些关于交互式教学的内容,文章描述这种学习包括示范和模仿做小结、提问等有效的学习策略,把时间交给学生,支持学生创意性观点及做法,对学生的参与给予表扬和具体的反馈。以小组讨论为基本特征,以策略学习为核心内容,以学生能独立完成学习为最终目的[3]。交互式学习具有民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等特性。改变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建立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交流、合作、创新。通过教师的设计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承担任务,勤于思考和动手,在探索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这种主动学习的意识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标志,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体现。开放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才会不拘泥于所谓的标准答案,才能更适应于这个开放式的社会发展。教学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可以有教师与教师的交流,也可以有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交流,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交流。教师不再把自己放在高位,而是要跟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在多方面进行创新。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大家共同讨论,使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思想碰撞,在交流中展现创新意识。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究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很有效。并在所教班级进行了尝试,发现学生之间更容易沟通和理解。培养学习和沟通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小组的负责人,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这种小组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发挥作用,更可以延伸到课下,有效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

我认识到的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被动学习而言的,学生在无他人监督的情况下采取的主动学习方式。陈玉秀[4]在其文章中也提出过,学生自己去衡量自己的潜在学习能力要比老师了解的更深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并在实施学习计划和目标中不断的修正,直到发现适合自己的最有效学习方法[3]。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者逐渐过渡到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获得学习的快乐。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并发现问题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而生物学科这种探究实验非常多,比如必修3探究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的实验,完全可以让学生设计并逐步完善实验,通过小组合作在课下完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就感,从而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交互学习方式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更是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加了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与他人沟通协调的能力。通过理论的知识,我们要应用到实际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学生教学与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交流探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