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初探

2018-04-07杜丽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人文素养

◎杜丽明

引言:在现如今的时期,我们国家开展地理教育的初衷不是为了培养越来越多的地理学家,而是要让学生们通过学习相应的地理知识,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和竞争力,并以此为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激发学习兴趣,构造人文性氛围

1.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地理知识 老师在给学生们进行知识讲解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向学生们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们很难能够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也不能够有效的激发起学生对知识所产生的共鸣[1]。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老师在授课之中穿插进入生动有趣的实例,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把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地理课堂学习之中,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的透彻,促进学生们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比如,学生们在学习《世界的气候》这节课程的时候,老师可以用不同地区的居民的生活方式作比较,来让学生们直观的感受到各个地区气候所存在的差异,此外,老师还可以给学生们讲一讲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趣事,以此来加深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让学生们养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结构。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认知传统的教学模式 伴随着我们国家科学实力的不断增长,多媒体这种全新的教学设备也逐渐的课堂之中得到了普及,通过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使用多媒体,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们摆脱传统枯燥的教学气氛,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成为教学环节之中的主体,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有效性,比如,老师可以授课的时候运用ppt的形式来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来给学生们一种全新的教学体验,增加学生们的直观感受。此外,对于一些知识,老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们播放相关的视频,以此来帮助学生们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二、冲破学生思维定势,构造新的人文理念

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应该冲突传统教育挂念的枷锁,把教学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老师要清楚的意识到,老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给学生带来最好的学习体验,是处于从属地位的。

1.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发言 老师在给学生们进行授课的时候,要鼓励学生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偷偷的隐藏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要抛弃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应该顺应教育理念发展的趋势,构建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2]。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之上给学生们组织各种各样的辩论比赛,通过哪个地方有台风,哪个地方发地震,哪个地方有洪灾、旱灾等等各类话题,让他们对他们阐述对它们的认识,讲述利害得失。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们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让学生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能够走出片面化的误区,变得更加的客观。另外,在学生们的激烈讨论之中,也无形之中加深了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这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地理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启发思维 在学生们学习地理这门课程的时候,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这样的学习形式,能够让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前进一大步[3]。比如,老师在给学生们讲解《地图》这一节的内容的时候,前布置学生完成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课堂上针对学生路线图中的问题结合“地图三要素”导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课后再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修正路线图,并向班主任汇报。学生们通过以上的方式学习,不仅能够在学习之中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启发了学生们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诸多的好处。

三、开阔视野,走进人文世界

老师和学生们在课堂之上,不能够被课程进度所局限,如果老师和学生都被限制,会使得老师和学生们始终处于一种紧张追赶的状态,这对于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要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放慢教学的步伐,努力发现老师生活的周围环境中与地理环境有关的人或事,然后带给学生去体验[4]。比如,在学习有关自然环境的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去大自然之中让学生们感受各种各样的环境,以此来让学生们可以更加近距离的接触自然,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并以此为出发点,开拓学生们的眼界和见解,让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得到完完全全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趋势下,在初中地理教学之中渗透进入人文素养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所以,老师务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授课之中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们的个性得到完全的释放,把学生们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人文素养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莲心宝宝有话说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