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策略

2018-04-07潘建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书籍课外阅读文章

◎潘建生

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需要提高,那就离不开大量的阅读。相对于传统的阅读教学而言,《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理念和要求,特别是对于课外阅读,指出大量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文阅读教学而言的,是指学生在课外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方面。课外阅读是语文课所必须的和独有的,这是由语文课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可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作为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都深有体会。正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尽的义务和重要职责。我们要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帮助学生挖掘课外阅读资源。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确定课外阅读目标。我们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们要深化学生合作意识,激励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一、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

学生是否培养起来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否能够保持,自觉的自主的阅读行为,这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有了兴趣,就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不过相对于信息化时代以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习惯,难度增加了不少。因为现在有了互联网,学生们的兴趣很容易被,互联网,所代替,他们在网上可以打游戏,看电视剧,甚至是刷微博,都可以耗费他们巨量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很难专注阅读上。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这样的情况非常紧迫,而且,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面,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长和老师都能够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素质提升的重要性,但是,家长在家庭当中却几乎没有阅读的习惯,这样的家庭也比比皆是。所以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学生自然很难收心,在安安静静的阅读上。教师可以号召家长为学生的阅读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在课外阅读的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一起形成热爱阅读的氛围。

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科学而有效的阅读指导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也是人性的角斗场,开卷有益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但我们要说开卷并非都有益。对学生来说,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尤其不能放任自流,应该作必要的引导。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让学生读世界名著。教师在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作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找到一些符合他们阅读口味的书籍,而且要保证这些书籍内容是积极向上的,不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腐蚀的。

阅读本身可以给学生带去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满足,这是基础的物质需求,安全需要的满足等所无法代替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时候,要重点从他们的精神需求缺口入手,让学生得到一种满足感,进而提升他们的自尊感,在以后的生活中,让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让阅读的过程,去给他们更多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在阅读中实践思考和总结。

我们对学生读书方法指导的忽视使得想读书的孩子也不知道该如何入手,更为可怕的是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由于初中生心理特点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很多初中生的阅读兴趣集中在通俗文学和流行小说上,网络文学、口袋书、漫画书这种“痞俗”文学占据了他们阅读的阵地。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我们的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将受到难以弥补的损伤。因此,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为学生选择课外书籍提供贴心的指导。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书籍来进行阅读,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专业指导,让学生能够开阔视野,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历史类,军事类,自然科普类的文章。而且,阅读也要考虑到将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如果在写作方面存在一些短板,也可以有选择性的找一些能够弥补自己短板的书籍内容来进行阅读。

第二,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对于提高阅读效益、培养学生用心专注、刻苦钻研、顽强学习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起重要的作用。我在阅读欣赏课上,逐步指导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速读、细读、精读、略读等方法。例如对经典性的书籍和文章,要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体会真情实感,应用精读的方法。对于一般性书籍和文章,只作一般了解,可让学生略读,或选读其中部分章节或片断进行阅读。

第三,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步骤。阅读文章是一个思想认识过程。对于一篇文章的认识,一般地说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反复领会,逐步深入的过程。那么,按照怎样的步骤阅读一篇文章比较适宜呢?我认为采用“粗读、细品、摘抄”的阅读步骤,就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做法。这样的做法可以大致,概括成,首先,粗略通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在有选择性的重点细读,品味优美的词句和段落。最后,把经典的语句摘抄下来,留着以后翻看,并且细细品味。通常情况下,课外阅读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来进行,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可以根据当时的时间,心情等情况,来自由选择具体阅读的步骤和方式。

在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细读:一个是查阅字典、词典等有关的工具书,弄懂词句的表面意思;另一个是搞清重点段落的内容和文章的主旨。为什么叫“细读”呢?因为这不是大概地了解文章了,而是逐字逐句地细品,一段一段地领会;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阅、思考,尽量把它搞清楚。最后,是精读重要语句,反复揣摩,尽力理解语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做好摘抄,重要的是这些内容可以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以后学生的积累就会越来越多,这对于他们的写作以及语文综合素质都是极有帮助的。

总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开展,需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这种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推荐他们看适当的书籍。为学生打造适应阅读的总体环境,让家长参与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行动中来。

猜你喜欢

书籍课外阅读文章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书籍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