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窥文论之奥义,析写作之由径

2018-04-07刘全智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诗言志文章作文

◎刘全智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中最早对文学创作本质做出的界定。“诗”在这里指的就是“文”,由于古人在文体知识方面的局限,那时“诗”、“文”的概念往往是统一的;“志”则是指一般意义上人的思想、意愿和感情。“诗言志”即“文学作品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从文学作品的功能上孔子又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从此我们不难发现,文章的写作是要表情达意的,而且表什么样的情、达什么样的意也是有所要求的,即要激发人的精神,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并对社会现实、风尚道德有所干预的作用。通俗地讲就是我们的文章写作要讲求立意,而且立意要高,要真挚。

古代文论中很多提法其实都说明了文章的这一本质,像“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不平则鸣”说都说明文章是要表达情感、表现思想内容的。然而文章的思想情感确定了以后,表达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必须借助言辞这一载体。陆机在《文赋》中就发展了“诗言志”的说法,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缘情”,即文章的内容是抒发情感的;“绮靡”是词语要明丽细致,实质上要求形象鲜明,具体可感。它不仅注意到内容,还注意到了形式。陆机又说:“言寡情而献爱,辞浮漂而不归。”缺乏真情实感,反映不出鲜明爱憎,言辞空洞无物的作品,是不能感动人的。

其实陆机在《文赋》中对我们作文教学最有启发意义的是它关于文学创作过程的论述。《文赋》首先论述创作的开始阶段,阐明了观察万物,借鉴遗产和作家高尚的品格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条件:首先要“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必须博览群籍、并深察万物,感于四时,这样才能慨然有感于斯投书提笔写成文章。接着便鞭辟入里的论说了创作的构思过程:作家应深思熟虑,旁求博采,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飞翔到广阔的天地之间。而当文思逐渐清晰,形象越来越鲜明的时候,就要努力将已经明确的情思、物象用语言表达出来。他的原话是这样讲的:“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构思之后,就是探求表现方法和文章修辞的阶段,“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作者要用心把各种思绪概括组织成文,折取万象,其表现手法可以多样,但要以意为主,辞采为辅,形式服从于内容,“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另外,创作过程还离不开没有时空限制,比较自由的艺术想象。同时,陆机还强调灵感,灵感“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若响起”。灵感对于写作起非常大的作用,灵感来时“思凤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

赘述至此,归总下来我们不难发现,以下这几个词对于作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感悟、思考,“诗言志”的“志”也好,“诗缘情”的“情”也好,都是在我们在对自然、社会、生活有所感、有所思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次是辞采、表达,言辞是文章思想情感表达的载体,没有一定的表达技巧和辞采文章是不会生动的,也不可能给人以感染力;再次是结构和体例,文章要做到把思想内容和辞采完美地融合起来,以达到感染人的效果,一定要注意文章的肌理,注意谋篇布局。同时一篇好文章的诞生似乎还要靠一些灵感,有了灵感便文思如泉涌,溢美之词随意攫取,挥洒自如,文章便能浑然天成。

这样一来,有些人就认为,一篇好的文章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作文教学不是一件操作性很强的事情。但我认为作文教学只要立足于写作的内在本质和心理构成,就会是有效的。关键是作文教学的“教”要立足于“作文”写作的规律。作文写作是知识、情感、思维多维统一提高的过程,这在上文中对写作过程的解构中已体现的非常明显了。相应的,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根据写作的基本规律,树立一个大的、更广的作文教学的理念,真正确立一种情感、思维、知识、表达多维度指导和训练的作文课型,并切实贯彻到每一节的作文教学课堂上,使学生写作的能力有所提高,

情感,即“诗缘情”的“情”,就是文章要抒发的内容情感,对于我们学生的写作指导来说就是指情感立意的积累和熏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感悟生活,激发学生写作的冲动,并能表达出较真挚较高深的情感立意。它要求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对生活的体悟,但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堂上去点燃学生的创作冲动。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可以让学生围绕某个话题集中一段时间去阅读、思考,然后就这一话题写作。

思维,即是思维能力。文章有没有深度,能不能写开,和学生的思维素质是紧密相连的。而思维素质的提高可以靠思维训练去提高,这在我们作文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主要围绕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辩证思维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品质。而这种思维训练可紧扣课堂作文指导的内容展开。

知识,在这里指作文技法。如议论文如何确立论点、如何使用论据、如何展开论证都是有一定的方法的,我们应把这些惯常的方法教授给学生,至于进一步的发展、创新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去引导。对于作文技法的指导切忌纯理论的教授,而应该以范文分析为主,范文分析要有正反,运用的好的要分析借鉴,运用的不正确的更要分析,以避免自己的文章也出现类似的问题。同时要有专项的训练,而且训练就在课堂内完成。

表达,作文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的过程。同样的一种思想、一种情感,有些同学表达出来非常有感染力,而有些同学表达出来却显得苍白,毫无生气。这就是表达能力的问题。要有好的文笔首先要有大量的阅读,再次就是要经常练笔,甚至是摹写、仿写。作文课堂一定要保证学生写作实践的时间。

反观我们写作教学实践,过多地依赖于写作知识和技法讲授,这样不单空洞抽象,也不能真正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打下根基。鉴于我国古代文论对写作的论述,我们只有从写作的内在规律出发,从思想情感、积累表达、逻辑思维、写法指导等多维度对学生作文予以切实的指导和训练,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慢慢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诗言志文章作文
郑 磊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诗言志”和“摹仿说”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中国诗学的家国情怀
诗缘情与诗言志的综合治疗——昌耀《内陆高迥》诗疗解读(下)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