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018-04-07韩双成
◎韩双成
一、转变数学教育观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前提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只关注少数学生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必须树立这样的学生发展观:
1.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有自己个性、爱好的活生生的人,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
2.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虽然存在差异但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差生,他们需要的是关心和指导。
3.要相信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4.教学过程是一种活动,学生是其中真正的主人。
依据上述的教育观来设计的数学教学全程,应该是一个开放、活泼、富有创见的多边活动的过程,真正使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窗口去认识世界,用数学中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开放的课堂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紧张、枯燥的课堂教学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大降低。因此,笔者注意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我努力打破那种规规矩矩的教学,让课堂开放起来,让学生活跃起来。如讲完例题之后,我会在黑板上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自愿到前面做,做完的学生可以坐回自己的座位,不会做的学生可以求助其他同学,也可以问老师,直到把题做出为止。这一方法实施以来,学生都争抢着到黑板去做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我班的郑赵栓同学原来每次考试都是三四十分,而经过一个月的学习,现在竟然能考到七八十分。可见,自主、开放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起到了显而易见的效果。
三、创设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多创设活动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积极观察,动脑思考,大胆表达等活动情境,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实际上,课堂就应当是学生的“运动场”,教学过程就应当是学生的“活动过程”。动手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只有亲自动手试一试,实际操作一下,学生就会从内心里感到数学知识其实也是很容易学的。这样,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收获,他们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愉悦感觉,随着学生信心的增大,学习劲头就会更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让学生在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中自主发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结合知识的探究发现,使学生认为这个数学知识是我自己动手实践出来的,只要自己动手实践数学知识也是很容易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勤动手,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鼓励“个人独立学习”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活动机会的多少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态度。此外,这种机会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程度。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学生而言,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在教学中,教师会教授学生各种各样的思维训练、技巧技能,但这些在学生身上都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仍坚持以全班统一教学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学生学习的机会,不利于提高课堂质量。为此,教师必须将传统“以全班统一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取缔,相反,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寻找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平行四边形物体,如可拉升的多功能衣架、地板砖以及窗户的格子等,然后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沟通,选出一个代表在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五、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教师评价,缺少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在这种评价模式下,学生是被动的,无法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因此,对数学教学评价要多元化,有效结合教师评价,将学生自评和互评有效结合。另外,评价内容要对学生的表现和教师的教学进行综合评价。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是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主要指的是教师是否能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否能够建立活泼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否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长处都赞扬,是否能保证学生自信心的增强,这样的评价模式更加科学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
当然,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度的策略和方法还有很多,不管用哪些策略或方法,都必须强调和注重学生参与的有效性。为此,教师除了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亲和力和教学魅力外,更要提高自己组织及调控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氛围,提供恰当的学习材料和机会,充分保障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身体的多种感官最大限度地参与,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手去操作,用眼去观察,用口去表达交流,用耳去倾听,动脑去思考,用心去体验,以促进知识、能力和情感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意义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意义地让学生达到参与的最终目标:在参与中学习和构建新的知识、提高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体验各种丰富的情感并形成新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