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主题教研促进教学质量有效策略探究
——如何开展有效的主题教研

2018-04-07熊成秀刘敏李德俊丁丽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教研组选题校本

◎熊成秀 刘敏 李德俊 丁丽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提升教师的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各学校已把教研究作为了一种常态化的工作,为提高教研的目的性,许多学校提出了“主题教研”这种教研模式,但就如何才能让主题教研更有实效性,真正起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这一领域,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可借鉴的经验并不多。为更好的促进本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开展了《以主题教研促进教学质量有效策略探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实践,在两年多的实践中我们得到一些自己的经验,在课题小组的引领下,本校教研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教研主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大家都知道,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母的其实是为了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及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我们教研的选题首先得弄清楚“研”什么,然后有针对性的确定选题。在选题的时要弄明白选题不是越大越好,要做到选题“小而精”、“实用”。以本校开展的主题教研为例,最初是在一线教师的主题问题征集表选定了《初中历史趣味教学策略探究》、《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转变“惰性”学生厌学情绪策略探究》等作为教研主题,但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我们发现,虽然这些对于本校甚至是同类学校来说都是有一定研究价值的,但是因选题过大,并非一两次教研活动就能得出结论的,最后都是草草收场。所以,我们在接下来的实践研究中,与教研组长就选题进行沟通,建议选取教研主题时尽量的“小而精”。

以数学组为例,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选定的研讨主题过于空泛,落不到实处,没有具体的针对性,结果导致参与者不是泛泛而谈,就是无话可谈,活动自然谈不上有效性。2017至2018年度第二学期,在课题组的指导下,本校数学组以“二次函数综合应用”为切入点,以①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字母系数 a、b、c的符号关系;②二次函数综合应用——用“半边吊”模型解决三角形面积问题为教研主题,在教研活动中做到目标明确,完成的可能性大大的提高,同时确保研讨成功和有效。

二、加大教研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教研团队的能力

当前,农村中学教师对于开展校本教研存在着许多障碍:首先是观念上的障碍—大多数教师觉得教研无用;其次是能力上的障碍——不少农村中学的教师因条件的限制,接触新事物的机会较少,观念落后不会做研究;再次是教师校本教研面临其它一些具体的障碍,如时间问题、与专家的空间距离问题(地域原因造成)等。因此,要提高主题教研的实效性,对教师及教研组长甚至是学校管理教学的业务领导进行相关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外派培训、网络研修,请进专家等方式对大家进行必要的培训。

三、完善校本教研制度,规范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

为增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提高活动质量,必须要规范校本教研管理体系,促使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化、制度化。在本校开展主题教研实践初期,我们通过观察研究发下,以往的教研活动之毫无实效,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完善的制度的约束,原有的制度过于形式化,起不到良好的效果,所以近两年来我校加快了“制度管人”的步伐,进一步完善了校本教研制度,将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校本培训有机融为一体,提升了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重点建立了以下制度:

1.加大对各教研组活动的监管力度,建立领导听课和深入教研活动制度 由校长、分管教学的业务副校长、教科室主任分别深入各组的教研活动,掌握分管学科的教学和教研情况,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听课,课后和任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及时反馈,及时做出评价。

2.完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 要求各教研组不但在开学初要有教研活动计划,而且要求各教研组长在开展教研活动时需提前两周将教研活动方案交学校教科室审核,审核合格后方可开展。活动中,要求所有参与的教师都必须做好记录,认真交流,而活动结束后的活动总结也必须交由教科室审核,如果流于形式不能反映出本次活动的所感所唔,必须重新总结。这样,改变了过去各组教研活动的流于形式的教研状况,提高了活动的实效。

通过实践,我校校本教研做到了有章可循,建立了教研工作规范化的机制,也感受到了“制度管人”的优越性。

总之,教研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想更好的让教研为教学服务,需要我们大家不停的去探索。

猜你喜欢

教研组选题校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