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管理策略探究

2018-04-07张国光杨华王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教研组校本教研

◎张国光 杨华 王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了进一步强化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教师的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开展了《以主题教研促进教学质量有效策略探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实践,从农村初中学校校本教研管理现状出发,具体探究了促进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管理的策略,最终达到了真正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效果。

一、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本校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研意识淡薄,教研积极性差,教研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的教研理念受农村地域的影响,不能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导致其自身教研水平不高,教研意识淡薄;对于开展的教研活动也消极应对,并不能产生实效,大大限制了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管理的推进工作。

2.教研组长大多是赶鸭子上架,引领能力有待提高 “强扭的瓜不甜",本校的跟大多数农村初中一样,大多数的教研组长都是被动由校方任命产生,从课题研究开展的这段时间的分析、观察来看,部分被动承担教研组长的教师在能力和态度上都有待提高,无法起到教研引领作用。并且他们对学校领导的依附极强,教研组长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并没有真正地表现出来,从而使学校的教研活动变得形式化,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3.学校领导对教研活动重视不够 通过对本校一线教师问卷的分析及与教研组长的沟通交流,我们发现学校领导由于琐事太多,对校本教研的关注度不够,这也是影响教研活动实效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各教研组开展的教研活动基本上都是应付上一级的检查,最终导致教研活动形同虚设,对教学质量的促进及教师素质的提升效果不明显。

4.原有的教研制度不完善,教研工作落不到实处 健全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是保障校本教研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但事实上大多数农村初中在展开校本教研活动时却忽视了教研制度的构建,或是制度构建不合理:制度僵硬无弹性、缺乏有效监督、执行不力,没有完整的教研目标、规划,教师的教研职责不明确等等。其次学校缺乏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校本教研经费投入也不够,学校也不能给教师腾出充足的时间给教师教研活动,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导致了学校的教研工作不能产生实效性。

二、我们的应对策略

1.通过学校培训、外派培训、网络研修等方式对教研组长及一线教师进行能力提升 加大教研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教研团队的能力。当前,农村中学教师对于开展校本教研存在着许多障碍:首先是观念上的障碍—大多数教师觉得教研无用;其次是能力上的障碍——不少农村中学的教师因条件的限制,接触新事物的机会较少,观念落后不会做研究;再次是教师校本教研面临其它一些具体的障碍,如时间问题、与专家的空间距离问题(地域原因造成)等。因此,要提高主题教研的实效性,对教师及教研组长甚至是学校管理教学的业务领导进行相关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外派培训、网络研修,请进专家等方式对大家进行必要的培训。

2.加大对校本教研活动的监察力度 众所周知,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及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学校教研水平的提高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取决于学校的教研管理,其中活动监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出由学校的校长、主管教学的业务副校长、教科室主任进行分工,负责参加不同教研组的主题教研活动,对各组的教研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能够更好地优化我校校本教研水平,真正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3.对原有的教研制度进行修改完善 完善校本教研制度,规范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为增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提高活动质量,必须要规范校本教研管理体系,促使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化、制度化。在本校开展主题教研实践初期,我们通过观察研究发下,以往的教研活动之所以毫无实效,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完善的制度的约束,原有的制度过于形式化,起不到良好的效果,所以近两年来我校加快了“制度管人”的步伐,进一步完善了校本教研制度,将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校本培训有机融为一体,提升了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重点建立了以下制度:

(1)加大对各教研组活动的监管力度,建立领导听课和深入教研活动制度。

由校长、分管教学的业务副校长、教科室主任分别深入各组的教研活动,掌握分管学科的教学和教研情况,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听课,课后和任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及时反馈,及时做出评价。

(2)完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要求各教研组不但在开学初要有教研活动计划,而且要求各教研组长在开展教研活动时需提前两周将教研活动方案交学校教科室审核,审核合格后方可开展。活动中,要求所有参与的教师都必须做好记录,认真交流,而活动结束后的活动总结也交由教科室审核,这样就改变了过去各组教研活动的形式化,提高了活动的实效。通过实践,我校校本教研做到了有章可循,建立了教研工作规范化的机制,也感受到了“制度管人”的优越性。

三、本校校本教研工作取得的成效

1.大部分教师的教研态度由被动变成主动参与 我们在研究中以“公开课”、校内和校际“同课异构”等课堂教学实例为载体,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以主题教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然后教师再深入各组参加主题教研活动,通过寻找新课改下有教研活动的开展及实施策略,一边探索,一边反思,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教师的教研态度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转变,不仅激发了教师的创造力,而且参与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大大优化了教研活动开展的效率。

2.教研活动的目标更明确,活动的组织更有序,教研成效明显 主题教研的引入,能使教研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使教师能找到研讨的着力点,形成思维的聚焦点。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依据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难以解决的问题来提炼主题,能引起所有教师的共鸣,激发教师们的参与热情,让老师们真正的“动”起来。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校本教研管理不仅是实现课程改革最终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真正提升学校素质、实现师生自主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正视校本教研管理中现状问题并积极改革,从教育观念变革的高度来认识校本教研管理,使其促进教师的进步,推动学校的发展,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教研组校本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