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2018-04-07钱启龙
◎钱启龙
2007年,九中率先在全市实施"小班化教育"改革试验。十多年来,九中人坚持改革不动摇,持续试验不松懈,艰苦奋斗不停步,"小班化教育"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小班化教育"试验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变革,必须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择适应学生学习需要、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能更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幸福生活。
一、改革实验的主要亮点
1.不一样的班级——生成平等、合作、共进、向上的多样和谐家园教室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地场所,其空间结构、组织形式、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教学方式。学校在小班化班级布置上作了精心设计。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教室不设讲台,师生处于同一平面上,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在室里外墙面上开辟了多块黑板,为学生的预习、展示、训练提供了学习园地和交流的平台;三是改变"秧田式"排列为"矩形"排列,每班分为六个学习小组,学生相向而坐;四是班级布置彰显文化特色;五是每个班级建立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平台。
2.不一样的教学——构建自主、助学、展示、总结的主体参学流程该流程由"四模块""七环节"构成。"四模块"是指学案引领、互助合作、展示反馈和达标测评;"七环节"是指课前反馈、明确目标、预习交流、任务分配、展示反馈、达标测评、课堂小结。强调以"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手中科科有学案,人人有黑板,个个能展示,时时有评价"是九中课堂的最大特色。
3.不一样的评价——达成自评、互评、校评、社评的综合评价体系 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从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三方面进行了探索,构建了多元评价体系。首先,实现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变革,把话语权、学习权、评价权、解读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其次,通过星级学生、星级班级的表彰,激发学生进取精神;通过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实现学生潜能的自我发掘,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4.不一样的管理——形成扁平、交叉、联动、网状的民主治理模式 探索创新小班化教育管理模式,实行以校长室领导下的各职能部门与年级组交叉的网状管理模式,调动起年级组、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积极性,实现由他管向自管转变。坚持和完善以量化评比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制度。
二、改革实验的主要成果
1.提升了学校办学质量水平 2013年九中获得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称号;九中的省级课题《初中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在省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此奖项也实现了马鞍山市教育科研成果获得安徽省一等奖的突破;《马鞍山市第九中学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荣获安徽省十年课改成果二等奖;九中申报的马鞍山市十一五重点招标课题《马鞍山市小班化教育的方略与实践范式研究》获我市第六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学校曾先后荣获马鞍山市第四、第五、第六届、第七届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也是我市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先进单位。自改革以来,九中中考成绩逐年提高,校均分等均名列全市公办初中前列。
2.构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 经过十年的小班化教育改革实验,初步构建了九中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框架。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口头表达、板书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等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了学生课堂学习自主化、校内行走队列化、集体活动整齐化的良好局面。
3.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小班化教育改革转变了教师教育观念,树立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转变了教学方式,和谐了师生关系,提高的课堂效率,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自2007年以来,学校教科研取得显著成果,屡屡有教师在省市级的公开课上获奖,教育论文也常常见诸各级各类报刊杂志,科研成果也在市级评比中获奖。
4.赢得了社会广泛认同 随着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其良好的办学效益受到了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马鞍山日报》、《皖江晚报》、《南京晨报》先后四次派记者到学校,跟踪报道小班化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2011年7月中央教育电视台走进市九中拍摄采访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改革,4月11日《安徽青年报》头版头条以《化包袱为资本——马鞍山九中走小班化特色之路》为题刊载学校小班化特色教育改革发展情况。
2012年11月,马鞍山市教育局专门下发《关于推进小班化教育改革实验的通知》指出,要学习和推广九中小班化教育经验。
三、改革发展再出发的建议
九中小班化教育改革已走在了全市乃至安徽省前列,并在全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相关新闻媒体都作了系列报道。如何进一步打造九中小班化教育品牌,改革发展再出发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加大培训力度,转变教育观念,构建与小班化教育改革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教师要为学生打好"身心健康"的底子、选好"人生起跑"的鞋子、扣好"人生方向"的扣子。这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课改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更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做到"三不",即课堂教学不限于传授知识、不困于分数成绩、不止于学科教学。
(2)教师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小班化教育实践。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张扬个性,尊重生命,充分挖掘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品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持续地发展;教师要自觉把教育先进思想内化为共同的教育追求,转化为相同的教育行动。
2.巩固实验成果,完善管理体制,建立与小班化教育改革相适应的高效运行工作机制
(1)树立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新目标,以新目标引领新发展,增加改革的内驱力,激发改革的活力。"个性教育、精准教学、公平高效、共享出彩"是九中人改革再出发树立的新目标。紧紧围绕小班化教育的核心价值,围绕改革的新目标,推进九中小班化教育有序有效的开展。
(2)探索小班化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学生个性化教育提供服务。通过成立市九中"威客"联盟,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九中的两个省级课题《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翻转课堂和小班化历史课堂有效融合的研究》、《电子书包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为研究载体,积极探索小班化课堂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九中小班化课堂模式的转型,把小班化教育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融入到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之中。
(3)制定小班化教育行动计划,初步建立"全市统筹,县域推进,专业引领,校本实践"的小班化教育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广我市博望区的教师无校籍管理和校长职级制的成功做法。构建小班化教育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财政部门要按照班额调整情况,提高小班化教育改革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教师培训经费标准,保障小班化教育改革的资金需求。
(4)成立"马鞍山市小班化教育研究基地(中心)",搭建"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平台,通过每年举办全市小班化教育研究周、小班化教育校长论坛、定期出版《马鞍山市小班化教育研究》等形式,聚众人之智,会众人之力,整体推进我市小班化教育改革,让小班化教育成为我市一种稳定的基础教育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