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现状及策略

2018-04-04陈开平

魅力中国 2018年47期
关键词:教育现状道德与法治对策

陈开平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肩负起塑造学生灵魂,使学生明理,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做人的重要使命。并给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逐渐成为有爱心、责任心以及良好品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然而,农村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令人担忧。本文将通过对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现状作出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教育现状;对策

一、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大部分农村教育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得到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也有所改善。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及思想观念等原因,西部地区大部分农村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国新教育理念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但是广大乡村教师还是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尤其像《道德与法治》一类的非考试科目得不到重视。

(一)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程度、评价机制有待改革

据调查发现,在我县的许多乡村小学或中心校一类的乡村学校,《道德与法治》教材配备不足。配备的教材基本上只在40%左右,校内调查发现,我校六个年级十个班级中,四五十个学生的班级,只有几个学生有《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材,其余的学生拿不到教材。这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机制教育决策有一定的关系。

当前,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评价就是考试成绩的优劣,应试教育阴魂不散。《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既不考虑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学会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不看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养成了哪些良好的习惯,体验了哪些情感,获得了哪些知识,锻炼了哪些能力,解决了哪些问题;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考试试卷。而《道德与法治》又不作为考试科目,那么语数外的成绩就变成了重中之重。对教师的评价就是对全县同级同类学生考试的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名,以名次定奖惩,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甚至决定教师调动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由此一来,《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就变得无足轻重、可有可无!

(二)学校及教师本身、社会的不重视

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师本身素质等问题。导致在实施《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暴露出诸多不足。

一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德育课程管理不到位,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严重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由于德育课程不用考试,导致德育课程的教学常规不被学校重视,随意占课、挪课的现象经常发生。

二是师资力量配备不足,兼职多,专职少,教师队伍不稳定。比较突出的现象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频繁被调换岗位,把教学能力强、素质较好的教师首选安排在语数外学科上,一些有特殊情况的需要被照顾的老师就安排上品德课。或者直接由语数外老师兼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那么到道德与法治课的时候,他们索性直接占用道德与法治课上语数外。

三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够,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认知程度不够,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对新课改理念知之甚少。由于《道德与法治》不是考试科目,任本门课程的老师觉得上不上无所谓。于是课堂上任由学生自习,或者让学生到教室外自由活动等。甚至有些老师直接把课“卖”给语数外老师。

四是社会上的不重视,调查发现,在我县范围内,很多家长只让自己的孩子看语数外课本,或者与之相关的一些书籍资料等。而对于《道德与法治》这一类非考试科目,很多家长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把一丁点时间花在这上面。

以上几种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德育教育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得不到提高,学生的为人处世方面得不到正确指引。由此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必须马上着手解决。

二、改变这种现状的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它教会学生如何为人处世。并给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逐漸成为有爱心、责任心以及良好品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同时,落实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也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等课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为了推进农村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改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这种不如人意的现状,本文简单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

不管是兼职的老师,还是专职的教师,只要你教这一科,你就要尽心尽力的把它教好,不能有偷懒思想,更不能应付。要把《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培训。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教材体系,尽量让农村教师走出家门。多学习与新课程改革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文化知识水平,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一堂生动的思品课。

(三)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对《道德与法治》的任课教师在备课、上课、教学等各个方面都作出明确的要求,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学校要严格按照计划开设品德课,不得随意减少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

(四)教育行政部门方面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予以高度重视,改革并落实好对教师及学生的评价机制。改革《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估机制,要做到考试与考评相结合,既对学生的考试给予评分,也要对学生平时的道德行为给予评分,要求学生做到言行一致,尽可能的采用等级制度对学生进行学业评定。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定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过程管理,也要把教师的教研工作纳入考评范围。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改变农村《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教学的现状,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向素质教育迈进。把新一轮的《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让每个农村的孩子在《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熏陶下,能够健康成长。为我国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做准备!

猜你喜欢

教育现状道德与法治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浅析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高校ACCA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