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在苏俄经济建设进程中“不摧毁旧的经济结构”的思想

2018-04-04李如占

魅力中国 2018年46期
关键词:小农经济资本主义

摘要:列宁领导苏俄人民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基础上进行新社会的建设,特殊的国情决定了苏俄经济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在苏俄经济建设过程中,列宁主张“不摧毁旧的经济结构”。所谓“旧的经济结构”主要是指旧社会(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经济方式。列宁主张利用旧社会的经济结构为新社会的建设服务,主要体现在:发展小农经济;发展自由贸易和商业;充分利用资本主义这一“中间环节”。

关键词:小农经济;自由贸易;资本主义

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成功。当时的苏俄经济文化落后,有别于经典作家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基础上建设新社会的构想。列宁认为苏俄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新社会建设道路的特殊性。

一、发展小农经济

(一)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十月革命之前的俄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还多,庞大的农民群体最关心的是土地问题。资料显示“每个大地主平均占地2300俄亩,而贫苦农户平均每户只有7俄亩。”[1]可见广大农民没有或很少有土地,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常年受到地主严重的盘剥,在巨大剥削压迫下的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十分强烈。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俄政府重要的决策就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愿望。1917年11月,颁布《土地法令》,第一条就明确规定必须要在不付赎金的情况下立即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1918年2月,布了《土地社会化》法令,对《土地法令》进行补充完善。两大法令的颁布主要就是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分配土地给农民的纲领是俄国的小资产阶级政党在十月革命之前提出来的,不过当时并没有实施。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后实施了它。无产阶级为何要实施小资产阶级提出的纲领,当时很多人对此表示反对,不是很理解。列宁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之所以要实施是因为广大农民群体的赞成,不能漠视群众的意见需求。既然广大的农民有获得土地的要求,应当从大多数农民的意愿出发,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不能违背大家的意志。

(二)改变粮食政策改善小农的生产生活。国内战争期间实行的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战争结束后新经济政策的举措之一就是改变粮食政策,从余粮收集制改行粮食税。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要求“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2]“民以食为天”,能否保障农民对粮食的需求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正如列宁指出这“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3]通过改变粮食政策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如此才能保证工业的顺利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稳定。新的粮食政策巩固了工农关系,对苏俄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给小农以流转自由。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政府取消商品市场,这是战时采取的特殊办法,并不能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粮食政策改变后,小农有了一定数量的余粮,他们要获得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品,必然会拿自己的劳动产品去换取自身所需的其他资料。当时就苏俄的经济状况而言,不能堵塞私人之间的交换,由于千百万小农的需要,其交换不可避免。列宁指出要给以流转自由,“流转自由就是贸易自由,……就是指各个小业主之间进行商品交换。”[4]列宁在党的十大报告上指出小农占优势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农民要达成妥协。对小农经济基础给以刺激、提供发展动力,就是要实行流转自由,相信农民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努力。列宁在文章中对流转自由给予肯定,“一年来,农民不仅战胜了饥荒,而且缴纳了大量的粮食税。”[5]农民从1921年以前的不满甚至暴动到现在的几乎不用强制手段就缴纳大量粮食税充分说明流转自由的积极作用。

二、发展自由贸易和商业

(一)共产党员要学会经商。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号召,“无产阶级国家必须成为一个谨慎、勤勉、能干的‘业主,成为一个精明的批发商。”[6]但是大多数党员不懂经商,在日常的经济工作过程中不能胜任。列宁曾批评这些经受住苦难考验的党员在经商方面不如旧社会普通的店员,甚至有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经商方面能力的欠缺。1922年2月发生了一件事,莫斯科消费合作社从法国买取罐头,法国用罐头换取苏维埃货币。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可是前后拖了好长的时间。到了2月底,这笔生意还没有做成,载罐头的船只停在利巴瓦,列宁听到的是一片哭诉声。这个事例充分说明苏俄政府的一些人员的确不懂的文明的处理商业业务。列宁认为这些党员掌握政治经济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就是不会利用这些优势从事经济事务。他告诫广大党员要从头学起,不要狂妄自大。

(二)在国营经济中实行商业原则。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实行国有化,大企业基本都属于国家所有。在认识到商业的重要地位之后,为了抓住商业这个关键的环节,为了改变国营企业效益低下的现状。列宁提出在国营企业中实行商业原则,1921年11月,列宁写了《<按商业原则办事>一文提纲》,从提纲中可以看到关于国营企业的成本、纪律、经营等方面的内容。正文虽然最后没有写成,但是提纲内容可以体现出列宁对于在国营企业中实行商业原则的思想。同年12月,列宁在《关于工会在新经济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的提纲草案》中有这样的思想:在苏俄当时的经济环境下,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是必然的选择,而且这类企业将会成为主要的形式。让国营企业改行“资本主义原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迫切需要。

(三)同外国人做生意。列宁充分认识到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经济联系的重要性,他主张苏俄要发展对外贸易。当然,由于种种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曾对苏维埃俄国进行经济封锁。从1920年初开始,封锁逐步解除。列宁在同美国记者的谈话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并不反对使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机车和农业机器,那么,为什么他们要反对使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小麦、亚麻和白金?要知道社会主义国家粮食的味道同其他粮食的味道是一样的。”[7]苏俄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不仅有豐富的农产品,而且有众多的矿产资源,其实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的。列宁风趣幽默,指出了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建立经济联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1922年初,热那亚经济会议举行,这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举办的会议。苏俄代表前往参加,此次参会的目的就是要为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创造条件。列宁告诫苏俄代表,要正确分辨“醉心于武力解决问题”、“倾心于和平主义”的国家,如果商人不能对此很好的区分辨别,那么他就是“蹩脚的商人”。

三、充分利用资本主义这一“中间环节”

每一个新的社会阶段都会继承此前社会阶段创造的文明成果,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十月革命前,列宁指出要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他主张将旧社会的银行、辛迪加国有化。国家资本主义是走向社会主义的一个步骤,

十月革命初期,苏俄在政治上有了保障,计算和监督成为主要的经济任务。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列宁主张利用旧社会专家知识分子的作用。“没有知识分子、专家这些有学问的人的建议和指导性的意见是不行的,”[8]他们能够提出更好的建议和意见。列宁主张居民要加入消费合作社,合作社是旧社会的机构,列宁认为可以用来进行管理和建设,为新社会服务。列宁晚年,在他最后的著作之一《论合作社》当中,认为新经济政策时期对合作社作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新经济政策的实行,给农民流转自由,发展私商,应该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9]

1921年国内战争结束后,俄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之所以如此,列宁认为苏俄所犯的错误就是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10]这一论断,充分说明了利用资本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比是祸害,与中世纪落后的生产方式相比就是幸福。

参考文献:

[1]王东:《改革之路的真正源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页。

[2]《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0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列宁选集》第四卷,第4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列宁选集》第四卷,第44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列宁选集》第四卷,第7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6]《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7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7]《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第16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列宁选集》第三卷,第3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9]《列宁选集》第四卷,第77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0]《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作者簡介:李如占(1989年—),山西大同人;学历:硕士;工作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小农经济资本主义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作业设计初探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纬度对比研究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问诊资本主义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不要给资本主义过多的“荣誉”
跟党永远闹革命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