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学视角下云南方言“vv瞧”构成分析
2018-04-04何玉梅
何玉梅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昆明 650500)
对于语模,前人已经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曹春静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对当代汉语语模类型、特点、内部搭配、成因以及其发展状况作了详细研究[1],禹存阳同样立足于当代汉语,对语模的特点、社会意义、类型、成因以及其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作了研究[2]。李宇明最新提出了“模标”、“语模”、“模槽”等新词,并且对其进行了探讨。董秀芳将汉语中具有规则性的产生词的格式称为“词法模式”,并且指出了“词法模式”的特征:其一,词语中一个成分具有固定性,另一个成分具有语义类别和语法类别的确定性;其二,词语的整体意义是可以预测的,其三,构词成分的稳定性。[3]由此可知,“模标”是具有标示词性和语模义功能的固定成分,“模槽”是可以被语义相关联、形式基本一致的语言单位替换的语法成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云南方言中的“VV瞧”是一种语模,“VV”是模槽,“瞧”是模标。
一、模标“瞧”的语义特征
“瞧”是一个动词,在语模“VV瞧”的语言环境中,“瞧”渐渐被语法化,失去了原有的动词属性,变成了固定的语法构式,有了新的语法意义。模标“瞧”是语模“VV瞧”的显性标记,标示着整个词语模的语义指向,还标示着语模的词性,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模标“瞧”具有不同的语义。模标“瞧”有祈使义、尝试义、主观义和警告义,这些语义具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所以主观义贯穿于整个词语模。
(一)祈使义
“瞧”的祈使义要在实际的语境中分辨,如果用在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对话中,具有一定的祈使义,但同时具有不耐烦的语气。
(1)你自己再望望瞧这道题做的对不对!
(2)让他自己再看看瞧!
例(1)如果说话人是老师,听话人是学生,听话人将一道很简单的题做错了,说话人就会让听话人再望望瞧,此时语境中的“望望瞧”有祈使义,同时也带有一种不耐烦和责备的语意。例(2)中的“他”不属于听话人和说话人,是属于第三者,说话人对“他”做的题不满意,让听话人转告“他”再“看看瞧”,在这句话中也能感受到,说话人对“他”的祈使义和不耐烦的言外之意,这决定于说话人当时的心情,所以主观义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词语模的语义。
(二)尝试义
尝试义是模标最基本的语义,一般动词重叠式都具有尝试语义,在“VV瞧”的语模中尝试义主要由“瞧”赋予,“瞧”能标示整个句子的尝试语义特征,同时也影响着整个句子的语法结构。
(3)菜,你尝尝,咸不咸?
(4)菜,你尝尝瞧,咸不咸?
例(3)中没有模标“瞧”尝试义就消失了,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一般会把“菜”放在“尝尝”后面,这样符合话语顺序,但是明显没有了尝试的语义特征,所以“瞧”在语模中赋予了整个句子的尝试义。例(4)中“你尝尝瞧”作为整个句子的状语,位于主语“菜”和谓语“咸不咸”中间,让整个句子具有尝试义。
(三)主观义
Berveniste和Lyons最先提出语言具有主观性,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研究语言的主观化奠定了基础。当前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范式是历时主观性和共时主观性。邢福义[4]共时主观性强调语项的显性或隐性,重点研究语义的角度;历时主观性注重语词在演变过程中所产生的与说话人相关的意义,重点研究语义的变化。此处探究模标“瞧”的语义,属于共时主观性研究。“瞧”是人的主观意识活动,不受外界制约,不同的行为动作或个体,“瞧”的主观意识也不同。
(5)这件衣服试试瞧合不合身。
(6)你想想瞧,这件事你做的对不对。
“试试瞧”和“想想瞧”是具有主观意愿的动词性短语,是一个短暂的思维过程,所以“VV瞧”具有主观义。
(四)警告义
警告义是指警告他人停止做不好的事的言语活动所具备的语义特征,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尝试,一般在“VV瞧”前加“你有种”、“你有胆”等短语。让人感觉到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这里“瞧”具有警告义。
(7)你有种打打瞧。
(8)你有胆拿拿瞧。
假设例(7)是张三和小李吵架,小李正挥手打向张三,然后张三说:你有种打打瞧。这里的“打打瞧”是张三对小李的警告。假设例(8)是两个兄弟在抢玩具,玩具是哥哥的,但是弟弟要抢去玩,哥哥不给,此时哥哥就会说:你有胆来拿拿瞧,此时的“拿拿瞧”是对弟弟的警告。
二、模槽“VV”的组配特征
彭利贞[5]将动词按情状分为静态动词和动态动词,马庆株[6]将动词划分为持续动词和非持续动词,从语法上看,上述说的动态动词和持续性动词是等同的,静态动词和非持续性动词是等同的。模槽“VV”中的“V”必须是持续性动词,以单音节为主。
(一)“V”是持续性动词
持续性动词是表示行为或过程能够持续地延续下去或能够产生持久影响的动词,主要包括表态的动词,如:看、希望、属于等,以及能持续动作的动词,如:吃、睡、玩、聊、扫、研究、表扬、写、思考、动、洗、买等。这些动词可以重叠形成语模“VV瞧”中的模槽“VV”如:“玩玩瞧”、“聊聊瞧”、“研究研究瞧”、“写写瞧”、“看看瞧”、“洗洗瞧”、“买买瞧”。
如果“VV”是及物动词,那么在其后面可以加上名词性短语,构成“V+NP”的结构作为语模“VV瞧”的模槽,在此结构中,“V”要重叠,并且是持续性动词,而“NP”不重叠,可以由短语充当,也可以由词充当,可以是单音节词,也可以是双音节词,所以其形式为“VV+NP”。
(9)你洗洗这件衣服瞧,看看能不能洗干净了?
(10)让他喝喝水瞧,会不会好一点。
以上三个例子是“VV瞧”的变式模,例(9)的结构为“VV+短语 +瞧”,例(10)的结构为“VV+单音节词+瞧”,都是属于“VV+NP+瞧”结构。
(二)“V”以单音节为主
“V”作为持续性动词,可以是单音节词,也可以是双音节词,有的双音节动词重叠后可以脱离“瞧”使用,其语义与“瞧”一致,不会影响到整个句子的意义,但此时的双音节重叠动词就不能被当做是语模"VV瞧"的模槽,所以“V”的数量会减少。
(12)这篇文章,你研究研究。
(13)这篇文章,你研究研究瞧。
以上两个例子,只有一个字的差别,其语义特征一致,在语言交际中,为了简洁,都会使用例(12),两句话意义没有差别,所以例(13)的“瞧”是可有可无的,这也使双音节“V”的数量减少。
“V”是单音节的时候,整个语模只有三个音节“VV瞧”,这使音步上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加强,读起来简洁顺口,朗朗上口,这也是“V”以单音节为主的原因之一。
三、“VV瞧”的句法位置及制约因素
在现代汉语中,动词性短语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其句法位置灵活,但语模“VV瞧”不是具备着动词所有的性质,所以它有制约因素,主要是受时体制约和人称制约。
(一)“VV瞧”的句法位置
语模“VV瞧”句法位置灵活,放在句首可以作主语或者独立成句,放在句中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或者独立语,放在句末可以作宾语。
(14)闻闻瞧是没有用的,要尝尝才有味道。
(15)踢踢瞧,你可以踢进去的。
(16)你画画瞧这个小狗。
(17)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抱着试试瞧的态度。
(18)刚刚买的相机,拍拍瞧,感觉像素还不错。
(19)你过来摸摸瞧,这只乌龟很乖巧。
例(14)中的“闻闻瞧”放在句首,作为整个句子的主语;例(15)句中的“踢踢瞧”同样放在了句首,但此时是独立成句的;例(16)句中的“画画瞧”放在句中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例(17)句中的“试试瞧”在句子中作定语成分;例(18)句中的“拍拍瞧”位于句中作独立语,是句子的话题标记词,标记词前面是话题,标记词后面是述题,例(19)句中的“摸摸瞧”位于句末作宾语。从以上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语模“VV瞧”的句法位置灵活多样,在句子中充当多种语法成分。
(二)语模“VV瞧”的制约因素
“VV瞧”受时体制约和人称制约,“VV瞧”表示还没有发生但将要发生的事,只能用于一般将来时、一般现在时的语境中。有的人称和“VV瞧”不能搭配,这基于“VV瞧”在句子中的语法成分,“VV瞧”与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搭配的较多。
1.时体制约
“VV”瞧是未然发生的事,“VV”尚未发生,只能用一般将来时或者一般现在时表示,不能用进行时或过去时表示。
(20)你现在过来吃吃瞧这个饼干好吃不?
(21)我的手机坏了,明天去手机店修修瞧。
*(22)你正在吃吃瞧这个饼干好吃不?
*(23)我的手机坏了,昨天去手机店修修瞧。
例(20)句中的“VV瞧”搭配的是一般现在时,此时的“吃”还未发生,所以句子中的“VV”属于未然体的范畴,例(21)句中“VV瞧”搭配的是一般将来时,同样表示的还未发生,属于未然体范畴,例(22)句中的“VV瞧”搭配的是现在进行时,表示已然发生,但是“吃吃瞧”表示正要尝试,不是已然发生的事情,所以这里的时态与整个句子搭配不当,例(23)句中的“VV瞧”搭配的是过去时,“修”的语法意义表示还未发生,所以两者的语法搭配有误。
2.人称制约在语法结构中,当“VV瞧”充当谓语成分时,只能同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搭配,不能搭配第三人称使用,如果非要搭配第三人称,那么就要在“VV瞧”前面加介词,充当句法的修饰语成分,其结构为:介词+第三人称+VV瞧。
(24)你吃吃瞧
(25)让你吃吃瞧
(26)他看看瞧
(27)让他看看瞧
另外,如果“VV瞧”的主语是人名时,那么谈话双方必须彼此可见的、在面前的人物,并且可以听到双方的对话,如果不是以上的情况,就必须在人名前面加一个介词,从而构成一个介宾短语来修饰“VV瞧”。
(28)小王来听听瞧
(29)让小王听听瞧
例(28)是谈话双方能见到对方才能成立的一句话,并且谈话双方能够看见对方,如果以上条件不能满足就只能用例(29)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