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家训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8-04-04李丽娟
李丽娟
(闽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我国传统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宋元时期鼎盛发展,明清时期走向衰落。传统家训是我国传统社会家庭教育的独特形式,联结着宗族根脉,传递着家国情怀,对古人的修齐治平发挥着重要的教化导引作用。2014 年2 月24 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164传统家训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造风清气正的家庭、社会氛围,对涵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价值。
一、以传统家训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可能
传统家训文化与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以儒家道德教化思想为核心,凝结着家庭对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以生活经验、人生智慧或价值理念的形式蕴含于家训、家规、族谱等文献载体中。以传统家训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具有理论可能性,又具有现实可能性。
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历史传承性是传统家训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但它又对社会存在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伦理道德思想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意识,它的产生和发展,形式和内容都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是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一经形成,便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正是因为传统家训伦理具有自身独立发展形式,因而它能随着时代变迁保存下来,不断改变自己的存在形式,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转变。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尽管传统家训文化是产生于封建社会这一特定的土壤,体现封建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系,但是它蕴含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道德生活实践中传承下来的优良道德和伦理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和“根基”。以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强调的是以优秀传统家训所蕴含的德性精华“滋润”与“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观的自觉养成。
2.良好的政策制度支持使传统家训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可能性。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反传统”,过于猛烈地批判了传统文化,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对包括传统家训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造成强大的冲击。走向现代化,需要借鉴外来的新文明,更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习近平曾多次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3]1642013年12月2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制定并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些都充分说明党和国家从政策上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也为传统家训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制度前提。良好的制度创设是激活传统家训文化在当代的活力和价值的前提和条件。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激发文化因素中的积极功能,抑制文化因素中的消极功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不断健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等方面的制度,将传统家训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抑制,使传统家训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在与现代社会的契合中实现传统家训伦理的现代转换。例如,传统家训文化中的消极伦理思想——等级特权、保守落后、求稳怕乱等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被淘汰;而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家庭和合”的美好愿望,只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才能得以充分实现;传统家训文化中的“立诚守信”也只有在健全的法治体系下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此外,以传统家训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可能和必要的。家庭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域,家训往往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以传统家训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延续了家庭的教化训导功能,又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家庭层面的生活化。
二、以传统家训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以传统家训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二者具有过程上的同一性、目标上的同一性,二者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文化自信和推进文化繁荣。要真正发挥传统家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潜能和价值优势,需要从传统家训处世伦理观的现代建构、家国情怀的发扬传承、育人方法的有益借鉴、现代话语转换和内容创新等方面找准着力点。
(一)着力于传统家训文化中处世伦理观的现代构建
优秀传统家训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其中关于处世伦理的训诫、警句、格言不计其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处世之道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包含爱众亲仁、博施济众的博爱精神;救难怜贫、体恤下人的人道思想;近善远佞、慎择交游的交友之道;好生爱物、物人一体的和谐意识;中和为贵、文明谦恭的修养观等五个方面的内容[3]。作为优秀传统家训名篇《朱子家训》,全文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为人处世之道。全文从生活起居到为人处世再到修身养性,几乎对生活中的每一方面都做了最细致的阐述。这些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极具营养的“精神食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乃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
当代社会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转型中,各种权益诉求冲突增多。同时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从熟人空间向陌生人空间拓展,人际关系变得疏远、甚至冷漠,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存在各种怨气和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物质化、利益化,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冲击友善价值的以怨报德的行为。我们要大力传承优秀传统家训中重孝悌、讲仁爱、尚和合、守诚信等核心思想,梳理出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容。传统家训提倡“崇道贵德”的处世原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具有一致性;传统家训伦理中“贵和持中”的处世态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力追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有着共同的目标。传统家训处世伦理观倡导“尽忠报国、舍生取义”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涵养爱国观的宝贵资源;传统家训处世伦理观蕴含的“克勤持家、敬业守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观有着熏陶作用;传统家训处世伦理观倡导的“以德交友、以信立身、以诚处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观的价值源头;传统家训处世伦理观蕴含的“爱众亲仁、谨行忠恕”对构建和谐友善的现代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启示。
但传统家训文化毕竟产生于封建小农经济时代,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和阶级的局限性,带有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封建糟粕,我们必须立足于现实语境和当下视域,对传统家训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现代性转换,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如在封建传统社会实行“家国同构”的政治统治体制,推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伦理观念,将忠君、孝父一体化。而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应该对“忠孝”进行扬弃,“忠”体现为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孝”不再是逆来顺受的愚孝,而是平等民主地、发自内心地对长辈的尊重与爱。传统家训常常灌输男尊女卑、从一而终的思想,偏离平等、自由的现代伦理思想,应该进行改造。
(二)着力于传统家训文化中家国情怀的发扬传承
传统家训文化深受儒家德性文化的影响,强调“内圣外王”之道,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为的是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蕴含着丰富的“尽忠报国”思想。它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视为至上,体现了为社会尽责、为天下献身、为国家尽忠的精神。岳飞之母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教诲;林则徐为林姓宗祠撰联“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曾国藩家书中提到“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忧也”[4],都体现了古人的爱国情怀。在家训的作者看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胸怀天下,忧国忧民不仅是统治者、达官贵人的职责,普通老百姓也应该心系国家、情系社会。
原生家庭对子女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每个人的家国情怀离不开优秀家风的熏陶。青年一代肩负着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在现实中,还有一些青年的爱国思想与爱国实践不相统一。一些青年深受拜金主义观念影响,没有人生目标和基本的价值底线,如个别大学生被策反充当外国间谍。随着经济全球化,不少中国人出国留学、工作,甚至加入他国国籍,给一些人带来了国家归属感的困惑。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冲突凸显,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问题还比较突出。国外反华势力通过互联网乘机编造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谣言,宣扬挑战社会主流价值的观念,容易造成一些人对国家的认知与情感的困惑。一些青年缺乏理性爱国意识,缺乏对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的认识,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做出了打、砸、烧的恶性事件,把“爱国”变成“狭隘的民族主义”。
家国情怀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高度的责任感。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趋于现实化,不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兴旺,而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和舒适生活。有些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趋于淡化,只懂得享受家庭的爱与照顾,却不愿为家庭有所付出,毕业后甚至成为啃老一族。历代先贤教育子女、后辈“以天下为己任”,“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能让当代青年学子更深刻地体会到凝聚在传统家训中这种“群体高于个体”“责任先于自由”的爱国价值取向,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观念,自觉把个人锤炼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三)着力于传统家训文化中伦理教育方法的有益借鉴
传统家训关于治家教子的训诫,在长期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规律,对现代家庭伦理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方法论的启示意义。传统家训伦理教育所蕴含的“以德为先、崇尚节操”的理念,对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有重要的启示。在应试教育模式和激烈社会竞争的压力下,一些家长、老师对孩子、学生过多关注学习分数的高低,各项竞赛比赛的名次,缺乏对孩子、学生进行“为人之道”的引导,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现代教育在价值取向上错置了德才的位置,容易培养出有才无德、缺乏健全人格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是巨大的隐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立德树人”都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现代家庭教育也应从戒子进德修业、立德做人开始。
传统家训伦理教育蕴含着“言传身教,知行合一”的育人原则,有利于解决现代道德教育低效化问题,有助于家教功能的优化。传统家训主要是父母尊长对子孙后辈的教导,因此作为教育者自身的言行都在无形地熏陶着受教育者。司马光在《居家杂仪》中就对家长提出了要求:“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与家众。”[5]可见,传统家训强调了家长率先垂范,通过完善教育者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子孙树立榜样,收到上行下效的教育效果。现代社会,中国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不断缺失,一些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一些父母抽烟、打游戏、玩手机等坏习惯无形中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在中国家训历史上,朱伯庐的《朱子家训》是知行合一的典范,它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从生活习惯的养成到个人品格的提升,从良好的个人道德和家庭美德开始训诫,注重循序渐进,在教育过程中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也要扎根于人们的具体生活之中,循序渐进,落细落小,尽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人们去体验、领悟和践行,从而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道德自觉。
传统家训伦理教育提倡“严爱相济,情法并用”,对于改善纯理性、单一的道德教育具有指导意义。传统家训以血亲伦常关系为基础,既重视亲情感化,又有规约的管束,还间或采用重罚。这样的教育方法对于激发人的道德情感具有重要意义。道德情感是道德的源头和动力,是使德性内化、升华为徳行的重要因素,在个体道德形成的完整过程中,始终具有特殊的地位。在现代道德教育中,受功利主义的影响,教育者常常会使用单一的道德灌输和道德要求代替道德情感的培育,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削弱了教育的效果。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庭也存在重养轻训,宠爱有余,管教不足,奖罚不分,甚至无原则地溺爱迁就孩子等问题。最近,网络上热传一段视频:一少年痛骂着父亲,还让父亲立于家门外“罚站”,原因是父亲没给他买iPhone7。子不教父之过。只有每个家庭都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走进千家万户。
(四)着力于传统家训文化的现代话语转换和内容创新
确保传统家训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存续,还要对之进行现代话语转换和内容创新,即要立足创新话语体系的视角,用反映现代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现代话语对传统家训的优秀内核进行阐释,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传统家训产生于传统文化语境下,具有古典话语表述的特点,也缺乏一些现代意识、时代特色,在传播性和实用性上受到限制。因此我们还需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探讨切合时代气息的中华“新家训”。现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傅雷写给傅聪、傅敏的《傅雷家书》,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为人们展示了具有现代精神的中国传统书香门第的精神世界,可谓是传统家训“话语”方式的一种创新性继承。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优秀家训代代相传,也是家庭瓜瓞绵绵的一个原因。故而有不少后人继写先人的家训。如八百多年后的今天,陆游的后人根据当年的《放翁家训》续写新家训。合肥吴氏后人将“六戒十不准的家风”,续写为“吴氏家训十要”,将“热爱国家、仁义慈善、勤俭廉洁、积德自律、坚守诚信”等写进了新家风,希望族人能够加强自我约束,修身齐家。中华“新家训”在继承传统家训精华的基础上,续写具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家训,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家训文化也经历着从“口头训诫”到“文字入谱”再到“典籍传世”的几多变迁。在现代网络社会,我们还应该运用青年人乐于接受的现代网络技术丰富传承方式,增强传统文化对于青年人的吸引力,从而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