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民生思想探要*
2018-04-04殷文贵
张 叶,殷文贵
(1.湖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坚守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从而使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把民生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衔接和融合,展现了我们党在民生建设领域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开启了我国民生建设的新征程。
一、民生建设新领域:环境就是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滞后,由此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物质资料生产上,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并不明显。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物质财富匮乏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老百姓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对环境问题的漠视到高度关注,无不彰显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将改善生态环境与民生建设相关联,提出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及“环境就是民生”的重要论断,开拓了我国民生建设新领域。
(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这是因为公共产品是关系到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它以公平为原则,以满足民众需求为价值指向,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消费或使用上具有非竞争性,在收益上具有非排他性,人人都有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的机会与权利,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不仅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一种公共产品,而且是一种“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这就从根本上对生态环境与其他公共产品作出了区别。公共产品虽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但这种“无差别原则”在不同的公共产品中体现得不尽相同。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公共产品,譬如医疗服务、教育资源等在享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因为贫富、地域、职级、年龄等因素不同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生态环境却与其他公共产品不同,它不会因为地域、年龄等来区分受益者。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放心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公平对待每一个人,不看出身,不分贵贱,人人可以享有;全球变暖、淡水资源危机、雾霾加剧、垃圾泛滥等问题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富人可以购买空气清洁设备净化污染的空气,但清新的空气不会因为富人的富有而区别性“特供”,也不会因为穷人的窘迫而选择性“断供”。全球化背景下,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任何人都不可能在被污染的环境中独善其身,大家同呼吸、共命运。因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每个身处特定环境中的个体都是生态环境的利益攸关者,既有享受生态福利的权利,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
(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它的最普惠性在于生态环境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效益具有扩散性、延续性的特征,其不仅体现出代内普惠,也体现出代际普惠。所谓“代内普惠”是指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不论身处哪个国家,不分种族、性别、信仰,都能享受到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恵益。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对全人类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面对全球性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政府秉持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主动承担碳减排义务,至2017年我国碳排放量比2016年下降了5.1%,相比2005年累计下降约46%;我国对外承诺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而这一承诺实际上已于2017年年底提前兑现。我国在加强自身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还主动给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尽最大努力让全球民众共享环境治理的成果;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既是代内普惠的积极倡导者,同时也是代内普惠的坚定践行者。 “代际普惠”是指不同时代的人尤其是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共享,当代人为生态环境所做出的努力,不仅使自己受益,也让后代得到实惠。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能为子孙后代预留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因此,良好生态环境也是覆盖面最广、影响最深远、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已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我们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1]208。
二、民生建设新思维:狠抓“两山”绿线,改善生态民生
针对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两山”论形象深刻、思想深邃,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从生产力层面为保障与改善生态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保障与改善生态民生,不是让发展停滞,恰恰相反,生态民生的改善需要生产的持续发展作为坚强后盾。放弃发展,也就意味着放弃改善民生。生态民生亦不例外,要在发展中产生,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发展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停滞僵化只会导致更大更多的民生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梦,必须“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当然,改善生态民生,既要实现发展,更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做到“两山”相容。我们不要山清水秀而贫穷落后,也不要生活富裕但环境退化。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1]209
(二)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宁要”与“不要”凸显出我们党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民生的信心与决心,是一种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生态问题上绝不欠账,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新型发展理念。它要求我们,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必须毫不犹豫地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真正做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绝不再走通过“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的老路。恩格斯早就警告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3]998绿水青山之所以如此重要,一方面在于其不仅具有唯一性还具有有限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4]另一方面,许多地球的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稀缺的、有限的,如果我们不加以保护,只索取不投入,最终将危及我们自身。因此,我们在处理“两山”的问题上一定要树立长远的、整体的、全局的眼光,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迷惑,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要求我们,把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从相互对立转变成相互依存,为生态民生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方面,绿水青山能为生产的发展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资源,是生产持续有效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另一方面,绿水青山营造“美丽”的栖居之所,能让劳动者身心愉悦地工作与生活,促进劳动者在工作中发挥巨大的潜能,为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劳动力条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短期来看,保护绿水青山可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牺牲部分金山银山,但从长远来审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相互关联、相互融合的,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现实生活中,保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实现双赢的事例比比皆是。安徽宣城依托地理区位和生态优势,重视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绿色品牌,构建生态农业体系,使生态农业产业化,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首钢石景山,原来随处可见的是喷流的铁水,激起的钢花,随着观念的转变,“钢铁巨人华丽转身”,工业与文化高度融合,青山绿水装点修饰再添活力,打造成了一座经济绿色双赢的生态新城;重庆武隆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但山多地少,位置闭塞,长期戴着贫困的帽子,但它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把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使生态价值得到体现,同样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践行;而河北的塞罕坝,从一棵松到上百万亩林海经过了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是一场三代人传递的绿色接力,如今的“天然氧吧”俨然已经成为塞罕坝人的骄傲,堪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这些例子充分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守住“两山”绿线,为改善生态民生注入活力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道路上一块厚重的绊脚石,“只有一个地球”口号的提出标志着在谋求生存和发展中改善和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在21世纪的首要命题。生态民生不仅要求物质上的享受,更多追求的是主观感受的提高、精神的愉悦以及人们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发展与执政理念的深刻变革。“既要”与“又要”表明,追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通盘布局,是我们的目标;“宁要”与“不要”这种权衡利弊的态度,抓住主次,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在碧水蓝天中享受生活的美好。总之,“两山论”是对自然规律、发展规律、社会规律认识的升华,其不仅有利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减少资源消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绿色发展,而且有利于人们养成绿色生活、爱护环境的生活理念和方式。只有狠抓“两山”绿线,以推进生态环境生产力为抓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朝着对生态有利的方向发展,进而为改善生态民生注入活力、提供动力。
三、民生保障新举措:严守生态红线,托底生态民生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的“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红线是生态安全的底线,是人民生命健康的保障线。划定生态红线是推进生态民生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生态安全是民生安全的重要构成
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的完整、健康的基本状态,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生态安全与民生安全相辅相成,生态安全是民生安全的要素。
一方面,生态安全问题影响着民众的身体健康。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中的人的身体”,“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5],而“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3]998。在威胁人类健康安全的环境问题中,最直接最快速的威胁莫过于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雾霾气候现象,它能引发鼻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癌等各类疾病,严重影响国民的身心健康。此外,全球气候变暖所孳生的病种和病毒,水污染传播的痢疾、伤寒、霍乱等,有毒污水引起的急慢性中毒、破坏免疫系统、畸形病变、癌症等以及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对农产品的高污染和高残留等现象,无不危害着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各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终将酿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着力解决生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生存权利、生命健康已成为当前我国民生建设领域中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另一方面,生态安全问题影响群众的生存和发展。当今世界,战争给民众带来的恐慌大大减低,而全球气候恶化、生态严重失衡等环境问题给民众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威胁完全不亚于恐怖主义。2018年2月,我国民政部、国家减灾办发布的《2017年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分析报告》指出:与2016年相比,自然灾害有所减轻,但形势依然严峻,2017年发生的洪涝、台风、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全国1.4亿人受灾,881人死亡,98人失踪,525.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70.2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15.3万间房屋倒塌,31.2万间严重损坏,126.7万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8478.1千公顷,其中绝收1826.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018.7亿元。可见,生态安全是具有影响范围广、强度大、损失重等特征。当下,民众更为迫切地期盼着山更绿、水更清、能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如果这些生态需求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必然引起民众的不满,危害社会稳定,危及党的执政安全。如果我们在发展的进程中不对生态安全问题加以重视,不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不通过切实的行动维系生态的平衡,那么我们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二)严守“三大红线”,构筑民生的生态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1]209生态红线先划定后严守,划定红线是前提与基础,守牢红线才是根本。为此,必须将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让守住生态红线成为干部的终身责任;必须建立生态红线维护的公众参与制度,让公众参与划定、管理与监督,确保生态红线保护制度的顺利实施与坚守。
一要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由于工业化与城镇化速度的加剧,我国生态功能的恢复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与需求,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退化的风险。因此,要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给大自然以喘息的机会,让山水田林湖草生态系统得以修复,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服务功能,确保生态功能不弱化、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二要加快构建环境质量安全底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是维护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需求,关系民生幸福指数。让人民群众享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放心的食物,是保障基本环境民生和安全的底线。要加快构建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努力改善当前的环境污染状况,持续保护现有的优美环境,控制环境风险,让人民群众享受碧水蓝天,为民生建设奠定生态基础。
三要加快构建自然资源利用上线。我国是资源大国,资源总量丰富,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少,先天不足加上人为破坏,导致我国自然资源比较缺乏,尤其是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紧缺与需求量增大的矛盾愈演愈烈,日益威胁民众的生存和发展。构建自然资源利用上线,要强化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监管,实现可持续发展,让资源更科学合理地服务于人类,用最少的环境资源代价换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总之,“三大红线”是底线,也是“高压线”,只有“三大红线”并举,才能奠定保障与改善生态民生的基石。
四、民生建设新制度:守住最严法治高压线,保障生态民生
法律是治国的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生态民生建设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守住法治高压线,不碰线,不越界,才能顺利推进,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短板,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长远目标。
(一)用最严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210。基于此,2018年1月,环境保护部通报了对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和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违反大气污染防治制度的行政处罚。因生产的有关车辆碳氢+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超过排放标准,污染控制装置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对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二倍的罚款共计31742102.89元;对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二倍的罚款共计7036317.64元;等等。这些案例充分体现出“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所具有的威慑效应,表明我国对于任何违法排污行为都秉持“零容忍”的态度,传递了我们党治理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民生的信心和决心,彰显出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任的精神。
(二)最严法治最需下一番功夫
其一,最严法治需要在立法上下功夫。从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开始,我国就着手开始环境保护工作,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环境污染得到了一些改善,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象仍然严峻,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不完备、不健全、不硬气,尤其是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之间权责不明、交叉执法,在GDP等硬指标面前投鼠忌器、一再退让。为此,最严密的法治既要“严”,也要“密”,要根据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制度,将生态环境“密不透风”地保护起来,把破坏生态的行为杜绝在严密的“法治墙”之外,在生态民生建设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其二,最严法治需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下功夫。人民群众既是生态民生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生态民生建设的参与者。构建“最严法治”,不仅要入法律、入制度,更要入民众的脑与心,让最严化为一种文化扎根于人民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生态法律意识的教育与宣传,从学校到社区再到企业,使生态法律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每位公民都思考的问题,使其养成保护环境的生态自觉;另一方面要让民众参与生态法律制度的构建,让人民群众成为推进生态民生建设的主体,处于主动地位,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其三,最严法治需要在行动上下功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最严法治”不能只是口号,还需落到实处,强化刚性执行。环保执法必须硬起来,如果“不讲责任,不追究责任,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在规章制度的面前,执法要严,人人平等,没有特权,不搞特殊,不存在例外;守法更要严,不越雷池一步,切勿阳奉阴违,钻法律漏洞。总之,踏踏实实,全民出动,人人环保,生态民生建设的主体就不敢碰触底线,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现象就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人民群众也才能从根本上享受到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民生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刻,不论是“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绿水,蓝天也是幸福”的主张,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思想,抑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都充分彰显出其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对民生福祉的不懈追求。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秉持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和发力点,让人民群众共享新时代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