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2018-04-04杨延圣胡思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理论课基础价值观

杨延圣,胡思佳

(1.浙江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2.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在当代中国,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二十四个字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已成为一个在当前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2015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中也强调指出:要力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在企业、农村、社区、机关、学校广泛开展,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应该说,这些文件为教育领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等教育教学既是对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文件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高校进一步提高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途径。

当今大学生群体主体为“95后”和部分“00后”。从各项有关大学生群体的调查数据来看,该群体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较以往大学生群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独生子女较多、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成长环境日益复杂、个性化追求日趋丰富等,这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定格阶段,思想行为极易受到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的这些行为和特点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和更严格的要求。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定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课程功能定位来看,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追求是一致的。有关学者的实证调查也印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有74.0%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进了我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4]。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有机融合起来。

为科学、形象地揭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为例,从两者目标诉求、内容体系、教育载体和实践阵地四个维度就其关联性进行论述。

一、目标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基础”课教学具有一致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文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对“基础”课课程教学目标也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基础”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基础”课在教学目标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从对两个文件的解读中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和“基础”课教学目标之间的一致性。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具有一致性,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特别是学习、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二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成长规律,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种目标诉求的一致性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础”课教学的前提。因此,在进行“基础”课教学中,应注重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科学合理调整和设置“基础”课教学目标,将目标分解到每堂课的教学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基础”课相互融合中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础”课教学中的主线地位和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穿“基础”课的一条主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础”课教学,不仅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基础”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的核心课程,它与价值观的培育结合最为紧密,因而在教学中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显得尤为重要[5]。

二是正确处理好大学生价值取向现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如今大学生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价值冲突多样化,要在深入研究掌握当今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评判标准,才能正确处理好价值取向多元化与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关系,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确定正确的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方向。

三是要准确把握不同学生的价值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当前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需求是多样化的,部分高学历群体呈现出价值分化的趋势[6],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不同学生的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7]等都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我们在“基础”课教学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价值需求和个性化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二、内容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基础”课教学具有关联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二十四字,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准确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从“基础”课(2018版)教学内容来看,教学内容涵盖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治教育等内容。从两者的内容上来看,有许多内容都是有关联的,如爱国、守法、诚信、友善等,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又是“基础”课教学内容,这种关联性成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础”课教学的基础。因此,在“基础”课教学中,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两者相互补充、相得宜彰。在内容的融合中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充分把握“基础”课各章节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之间的衔接对应关系。如教材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章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及重要性解读,要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重要意义及现实价值,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价值取向多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一元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特别是传统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西方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第二章理想信念教育、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中应强化学生对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的理解。在第五章道德教育中,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工作中的基本道德规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性、普遍性与适用性。在接下来的法治教育一章中,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守法融入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培养学生法律思维和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二是要注重“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首先,变理论灌输为以理服人。“基础”课教师要结合日常生活,切中大学生实际,以浅显生动、循循善诱的语言,让大学生体会到真理的魅力;其次,要变传统讲授为互动参与,“基础”课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唱独角戏”等现象,采用“学生上讲台”、分组讨论、演讲辩论等互动模式组织教学;最后,变单一课堂教学为课堂上下有机结合,“基础”课教师要充分运用观看影视资料、组织参观访问、指导课外阅读、开通网络平台等教学方式,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是在融合中要善于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纽带作用。在“基础”课教学内容中,无论是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还是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都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诚信、友善等也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特质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如一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应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日常实践等过程中[8]。所以,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纽带作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对其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

三、教育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基础”课教学具有通用性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主要指出了三个:新闻媒体、网上传播阵地和精神文化产品。文件还进一步指出:通过各种方式,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关于“基础”课教学的主要载体,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曾明确提出:倡导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新手段,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形成网上网下教学互动、校内校外资源共享。应该说,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信息化平台的涌现大大推动了教育领域的变革。如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各类慕课平台、雨课堂、翻转课堂、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等得到广泛应用,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西南大学推进思政课“课堂教学 网络教学 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改革,运用“至善在线”云教学平台建设“导入+微课程+学习链接+测验+学分”为主体的网络教学模式[9],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引起了高校思政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这些平台和尝试不仅可以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其带有的很多课外阅读资料、励志影视作品等也可以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在载体方面,很多平台和载体两者是可以共用共享的。在载体共享通用方面应注重挖掘以下三种载体功能。

一是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基础”课教学的融合。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更具有文化育人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形成二者之间的合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证明,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核心的隐性课程在人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根据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建设体现社会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

二是要充分重视网络载体育人功能的发挥。当今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深远,要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校园网络传播规律,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校园网络阵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基础”课教学内容。要融入各类媒体平台,抢占网络阵地。正如高微等学者所言:推进平台建设,建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叙事场;净化媒体环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力场;健全舆情监管,引导舆论场[10]等。在充分把握新媒体特点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兴趣需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基础”课教学的线上线下互动模式。

三是注重挖掘先进典型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空洞的理论说服教育往往不及典型案例的震撼深思效果,因此,在“基础”课教学中注重挖掘先进人物和事迹的隐形性教育功能,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基础”课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方法。挖掘和宣传大学生群体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如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具有校本特色的优秀学生事迹等,并将这些典型作为教学素材纳入“基础”课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成长,既可以提高“基础”课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又可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启发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内化为个人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自身的行为举止。

四、实践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基础”课教学具有互补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打造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有明确的要求: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确保实践活动占有一定课时或学分。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高校要把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要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要求融入到相关学科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劳动习惯、坚定爱国信念,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除此之外,2005年课程改革方案也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2年教育部、中宣部等七部门也曾专门针对实践教学出台了专项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由此可见,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是“基础”课教学,都需要强化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实践的共性也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保障。在实践融合中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整体规划。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高校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践育人结合在一起,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助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个人成长成才,不断提高大学生服务基层的意识和能力,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11]。考核上要将其纳入“基础”课教学计划,系统设计“基础”课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规定相应学时学分,合理增加实践课时,确保实践育人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是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基础”课教学的融合。要针对两者的内容组织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理论学习等结合起来。此外,还可以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抓住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庆日等契机和暑假、寒假,紧密围绕一个主题、集中一个时段,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

三是以实践为媒介,形成育人合力,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格局。教师应积极努力争取政府支持,推动政府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支持实践育人工作;积极联系宣传、文化等部门为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艺术场所提供优惠条件;与学校共青团部门开展合作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协商,为学生参加实习实训和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宣传培育旨在让其内化于心,最终重点旨在践行,让其外化于行;“基础”课教学本身也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两者在目标诉求、内容体系、教育载体和实践阵地等方面的共通性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能。在“基础”课教学中,只有始终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逻辑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基础”课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才能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才能切实提高“基础”课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真正的将“基础”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

猜你喜欢

理论课基础价值观
“不等式”基础巩固
我的价值观
“整式”基础巩固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