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通盆地梁家-万昌构造带永二段储层有效厚度研究

2018-04-04蒋思宇宋世荣

山东化工 2018年5期
关键词:伊通井区梁家

郑 涛,周 平,王 雷,蒋思宇,宋世荣

(1.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 银川 750000)

1 区域地质概况

伊通盆地为吉林省中部的沿北东约50°方向狭长分布的盆地,位于长春和吉林之间,长约140km。伊通盆地为郯庐断裂带北段的依兰-伊通断裂带中部的第三系盆地,其形成原因为郯庐断裂带走滑应力场由左旋往右旋反转[1]。盆地由北东向边界走滑断裂控制,位于大黑山地垒和那丹哈达岭断隆之间[2]。伊通盆地被划分为莫里青断陷、鹿乡断陷和岔路河断陷3个二级构造单元及万昌构造带、五星构造带、大孤山断阶带等14个三级构造单元[3](图1),发育地层主要为始新统双阳组、奢岭组、永吉组,渐新统万昌组、齐家组及中新统岔路河组[4]。研究区为岔路河断陷的梁家和万昌构造带。

图1伊通盆地构造位置(据蔡长娥,2015)

永吉组在伊通盆地均有分布,钻井揭露厚度在 800~1000 m之间,主要岩性为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岩及细砂岩[5]。永吉组可划分为4个岩性段,其中,永一段和永二段间为全区可追踪的不整合面,永吉组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6]。

2 储层有效厚度平面分布特征

2.1 储层物性

岩心分析资料表明,梁家构造带各层段储层物性变化较大,永二段孔隙度一般为4.1%~22.34%,平均为11.39%;渗透率一般为0.01~121.2 mD,平均15.44 mD;碳酸盐含量一般为1%~28%,平均为3.06%,按照国内外对致储层和常规储层的划分标准[7](表1),其储层主要属低-特低孔,特低-超低渗储层。万昌构造带永二段孔隙度一般为1.8%~24.8%,平均为17.2%;渗透率一般为0.06~4394 mD,平均310.86 mD,储层主要属低-特低孔,低-特低渗储层。

表1 2011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油气储层评价标准(碎屑岩)

2.2 储层有效厚度及分布特征

根据储层评价标准解释单井计算单元的有效厚度,将非储集岩夹层从储层段中剔除(起算厚度和起扣厚度均为0.2 m),求取单井计算单元的有效厚度。对研究区永二段的各单井的储集砂体对应的有效厚度进行统计,得到了永二段储层的有效厚度统计表(表2)。

表2 伊通地区梁家-万昌构造带永二段储层平均有效厚度统计表

由表2知,梁家构造带和万昌构造带最小有效砂厚相同,均为0.52 m,最大有效砂厚均在20m以上,万昌构造带永二段最大有效砂厚达34.04 m,研究区储层平均有效厚度较厚,为3.87 m。

根据相控约束,建立了梁家-万昌构造带永二段油气水层有效厚度模型,由岔路河断陷永二段油气水层有效厚度平面分布图(图2)可知,岔路河断陷永二段主要分布了油气层、气水层、油气水层、气层、油层、油水层,其中油气层有效厚度占16.4%、气水层占28.6% 油气水层占6.8%、气层占14.3%、油层占14.3%、油水层占19.7%。

万昌构造带永二段油气水层有效厚度基本都在4 m以上,在昌17、昌20、昌15等井附近比较厚,最厚的可达到129.88 m;在昌2、昌21、昌104、昌101等井附近,平均可达50 m左右;而在昌23、昌1、昌18等井附近,有效厚度均在10 m以下。该区油气层、油层、油水层分布非常少,其中,油气层仅在昌1井区附近约5.64 m,油层在昌15井区附近分布,厚度约为24 m,而油水层在昌4井附近有25.08 m厚;气水层全区普遍分布,在昌17、场15、昌20等井区附近分布较厚,最厚约为106.5 m,在昌18、昌23井区附近分布较薄,均在10 m以下;油气水层主要分布在昌15、昌2、昌101井区附近,最高在昌2井附近,可达53.73 m厚;气层在昌20、昌101、昌104等井附近有效厚度平均在20 m左右。

图2永二段油气水层有效厚度平面分布图

梁家构造带永二段油气水层有效厚度较万昌构造带厚,基本都在23 m以上,在昌13、昌28、昌41、昌105等井附近较厚,最厚可达233.38 m,其中,油气层有效厚度最高可达166 m,气水层、气层都仅在昌105井附近分别可高达100 m、91 m,油层在昌13、昌106井附近最高可达154 m左右,油水层在昌13井

附近最低可达39.99m,最高可达72.5 m;在昌29井附近,厚度可达84m左右,其中油气层厚度在40 m左右,气水层厚度在43m左右;而在昌30、昌39、昌古1井附近,平均在30 m左右,其中气水层井在昌30井附近厚度约为23 m,油层、油水层在昌39、昌古1附近分别平均为4 m、29 m厚。

3 结论

(1)梁家构造带永二段储层主要为低-特低孔、特低-超低渗储层,万昌构造带永二段储层主要属低-特低孔、低-特低渗储层,梁家-万昌构造带永二段储层平均有效厚度较厚,为3.87 m。

(2)万昌构造带永二段油气水层有效厚度基本都在4 m以上。油气层仅在昌1井区附近约5.64 m,油层在昌15井区附近厚度约为24 m,而油水层在昌4井附近有25.08 m厚;气层在昌20、昌101、昌104等井附近平均有效厚度约20 m;气水层全区普遍分布。

(3)梁家构造带永二段油气水层有效厚度较万昌构造带厚,基本都在23 m以上。油气层有效厚度最高达166 m,油层在昌13、昌106井附近最高可达154 m左右,在昌29井附近油气层厚度约40 m;油层、油水层在昌39、昌古1附近分别平均为4 m、29 m;而气水层、气层在全区较少。

[1]周锋德,姚光庆,魏忠元,等.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不同构造带成岩作用比较[J].地质科技情报,2010,29(1):38-42.

[2]唐大卿,陈红汉,江 涛,等.伊通盆地新近纪差异构造反转与油气成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40(6):682-691.

[3]蔡长娥,刘震,邓守伟,等.伊通盆地西北缘深层储层动态评价[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5,44(1):116-124.

[4]王旭丽,周江羽,马良,等.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08,30(1): 26-31.

[5]朱建伟,刘招君,魏志平,等.吉林省伊通地堑莫里青断陷水下扇沉积特征[J].古地理学报,2002(3):67-73.

[6]孙凯.伊通盆地地层划分及对比[D].长春:东北石油大学,2013.

[7]国家能源局.SY/T 6285-2011 油气储层评价方法[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伊通井区梁家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不吹自灭的蜡烛
梁家河岁月
梁家河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定录导一体化技术在J 58 井区中的应用
亲亲的梁家河
沁园春·伊通满族博物馆观感
石南21井区水淹解释方法对比及应用
彩南油田彩9井区西山窑组油藏堵塞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