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广西甘蔗品种区试龙州点第1年宿根种植表现

2018-04-04梁振华韦冬萍韦剑锋杨海霞马文清李恒锐韦巧云

中国糖料 2018年2期
关键词:孕穗宿根分蘖

梁振华 ,韦冬萍 ,韦剑锋 ,杨海霞 ,马文清 ,李恒锐 ,韦巧云 *

(1.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 532415;2.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广西柳州 545616)

龙州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处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是广西重要的甘蔗产地之一,但目前由于甘蔗品种单一,种性退化严重,影响了当地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大对甘蔗新品种的引种试种,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甘蔗优良品种,对解决品种单一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014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龙州点试验第一年宿根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各参试品种的特征和地域适应性,为参试品种进行审定或推广时提供前期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材料有 10个:桂糖 03-3089、桂糖 05-3846、桂糖 06-233、桂糖 06-1023、桂糖 06-400、桂辐 06-156、桂糖07-1141、桂糖07-494、桂选B9、桂热1号。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对照种。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广西龙州县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2014年3月1日种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个重复,4行区,行长8m,行距1.1m,小区面积35.2 m2,双芽段种,10芽/m。2015年进行第1年的宿根试验。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2015年4月中旬调查发株率,在5月下旬调查分蘖率,7月调查株高和病虫害发生情况。于11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采样进行糖分化验测定,收获前调查株高、茎径、有效茎以及小区蔗茎产量。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表现

由表1可见,从发株率表现来看,7个新品种高于对照,分别是桂糖07-1141、桂糖06-400、桂糖 06-1023、桂糖 03-3089、桂糖 05-3846、桂热 1号、桂辐06-156;分蘖率只有桂糖 07-494、桂糖07-1141、桂糖06-400三个品种低于对照,其它均高过对照;株高表现好于对照的有桂糖05-3846、桂糖06-233、桂辐06-156、桂糖 07-494、桂选 B9、桂糖06-1023,其余的表现比对照差;茎径表现除桂选B9低于对照外,其它9个品种好于对照;有效茎表现优于对照的有桂辐06-156、桂糖03-3089、桂选B9、桂糖05-3846、桂热1号、桂糖06-1023。

2.2 产质量性状

由表2可知,蔗茎产量最高的是桂糖05-3846,比对照增产31.29%,其次是桂辐05-156,比对照增产26.01%,参试品种只有桂糖07-494、桂糖07-1141、桂糖06-233产量低于对照。平均蔗糖分表现最好的品种为桂糖06-1023(15.1%),比CK高0.9个百分点;其次为桂糖03-3089、桂选 B9、桂糖06-233、桂糖07-494,其他品种蔗糖分表现均不如对照。亩含糖量表现最高的是桂糖03-3089(1034.0 kg),比对照高21.2%;其次桂糖 05-3846(993.5kg),比对照高 16.5%;含糖量低于对照的为:桂糖 07-1141、桂糖 07-494、桂糖 06-233。

表1 各品种农艺性状表现

表2 各品种产量性状表现

2.3 抗病性分析

从表3可见,除了桂糖07-494和桂热1号未发现枯心苗外,其他品种不同程度发生枯心苗,桂糖 06-233枯心苗最高达到1.10%。各品种在宿根种植时均出现黑穗病株,其中桂糖07-1141黑穗病率达到了20.25%;参试品种除了桂糖06-1023和对照未发现梢腐病株外,其他品种均不同程度感梢腐病,梢腐病率为 0.11%~2.11%。

2.4 倒伏、孕穗开花情况

除桂糖05-3846、桂糖06-1023及桂选B9,属于半倒伏状态外,其他品种均直立抗倒伏;除了桂糖06-1023有大量孕穗开花和桂糖06-400、桂糖07-494、桂热1号有少量孕穗外,其他品种均无孕穗无开花。

表3 各品种抗病性、抗逆性表现

3 小结与讨论

第一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甘蔗品种中桂糖07-1141、桂糖06-400、桂糖06-1023发株率高达50%以上;分蘖率除了桂糖06-400、桂糖07-494和桂糖07-1141比对照低外,其余品种分蘖率均比对照高,其中桂选B9和桂糖03-3089分蘖率最高。蔗茎产量最高的是桂糖05-3846和桂辐05-156,但蔗糖分表现一般;蔗糖分表现突出的是桂糖06-1023、桂糖03-3089,分别达到15.1%和14.9%,体现高糖的特性。其余参试品种在蔗茎产量及含糖量方面表现一般。参试品种在病虫害方面表现比新植试验高,其中桂糖07-1141的黑穗病率达到20.25%,因此各项品质分析中都是最低。

参考文献:

[1]刘晓燕,梁强,李毅杰,等.2012—2013 年广西甘蔗品种区试南宁点试验报告[J].中国糖料,2015,37(2):10-12

[2]黄有总,叶燕萍,张海原,等.几个引进甘蔗新品系的生长前期表现[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9,5(2):102-105

[3]莫周美,邱文武,马文清,等.2013年广西甘蔗品种区试龙州点新植试验初报[J].中国热带业,2014(3):56-58

[4]莫周美,农秋连,林嘉雯,等.2014年广西甘蔗品种区试龙州点新植试验初报[J].中国热带农业,2015(4):91-94

[5]杨昆,刘家勇,赵培方,等.国家甘蔗品种第六轮区试云南开远新植试验初报[J].中国糖料,2010,32(1):19-21

[6]梁振华,韦巧云,韦冬萍,等.2015 年广西甘蔗品种区试龙州点新植试验表现[J].中国糖料,2016,38(5):32-34

猜你喜欢

孕穗宿根分蘖
探析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管理
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江阴市“扬麦25”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在我的村庄
简述寒地水稻科学施肥技术
宿根花卉在城市道路上的营造与维护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耿马县宿根甘蔗管理技术研究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