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山中
2018-04-03阵雨
阵雨
据资料记载,明代之前,桑峪村叫“三遇村”。因其坐落于山谷之中,村中三条沟壑相连,沟水自然交汇,故而得名。到了明朝后期,桑峪村周围,渐渐桑树茂密成林,郁郁葱葱。每当桑葚成熟的夏日,紫红的果实遍布村谷,村民食之不尽,久而久之,“三遇村”就逐渐演变成“桑峪村”了。而天主教传至村中,得追溯到元朝了。
元朝蒙古大军“西征”欧洲,班师途中,西方的传教士以行医为名,随元军将天主教带到北京。其中桑峪村就是传教的一处重要场所。元统二年(1334),传教士在桑峪村修建了教堂,名曰“耶稣圣心堂”,信众达100余人。到了明嘉靖十三年(1534),已有200年历史的教堂进行重修扩建。及至大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到今天,这座天主教堂,历经战乱焚毁及人为破坏,再重新修缮,终于幸运地保存下来,且成为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
这样一座掩映于大山之中的天主教堂,我怎能不感到新奇和稀罕呢?
新奇、稀罕、就要去探个究竟。惊蛰的一天上午,我终于没能抑制住心中的好奇,一大早,便从京城乘车向大山深处的桑峪村而去。
未进村,村前的一棵千年银杏已入眼帘。其硕粗的树围,见证着桑峪村历史的悠久。
村头有過街楼一座。正面正中字匾缺失,左右楼眉各有对仗四个大字“桑田香馥”“峪地泽生”。过街楼背面正中有“凝瑞”二字。两侧楼眉对仗四字分别为“惠风和畅”“春色满园”。我看到过街楼南侧,时有老人们边晒太阳,边乐呵呵聊着家常。我想,过街楼上的字,一定是桑峪百姓心中的愿景,老人们写在脸上的笑意,也一定是这座古村百姓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穿过过街楼进村,街巷两侧的明清四合院随处可见。有些古屋虽已是残垣断壁,但保存完好的也是比比皆是。那些老院子精雕细刻的门楼、影壁更是目不暇接。象征祥瑞、喜庆的砖雕、石雕、木雕等艺术作品,令人叹为观止。村落的古碾、古井散落在村子的角角落落,仿佛述说着曾经的陈年往事。我看到,很多古屋的后身或侧面墙上,“文革”的痕迹依稀可见。很多院落之中,不少妇女和老人,或做饭洗衣,或哄着幼小的孩童,享受着人类生活的自然与美好。而我,则徜徉于古老的街巷,尽情感受着桑峪村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淳朴自然的民风。
行至古村中央向东仰望,高高的圣母山坐南朝北而立。圣母山下,露出顶部的天主教堂被房屋农舍环抱。教堂上的十字,在耀眼的阳光下格外醒目。我心想,这就是桑峪村神秘的传奇吗?
说实话,太行余脉深藏着这座天主教堂本身就是传奇。尤其相对于见过无数明清四合院、早已对四合院不感新鲜的我来说,应该称之为稀罕。可以说,京西拥有明清四合院的古村,我已经造访不下20多个,而今唯桑峪村独有的西方宗教色彩,令我兴趣浓厚。
好奇促使我的脚步穿越窄窄的街巷,很快就来到教堂门前。
走进细看,这座天主教堂的门楼建制非常简单,简单得倘若没有门楼上方的三角形顶部及其两侧的十字标志,倘若没有“后桑峪天主堂”牌匾,绝对看不出是一座西方宗教场所。
村中老房
那天,教堂内空无一人,只有山里的鸟儿在教堂院内的树枝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走进大敞着的院门,但我却走不进上了锁的教堂门。眼界所及,只有教堂青砖包砌的外形和顶部白色的尖塔十字以及教堂之上镌刻的“万有真源”四个大字。教堂门锁着,内景自然无法看到。好在有资料介绍这座教堂内衬为石墙,高7米余。南墙辟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尖拱落地大窗。堂内东部为祭台,西部为音乐楼,顶部为穹隆顶。地面中间为过道,两侧长椅对称排列,供教友望弥撒活动之用。
站在院中,虽未走进教堂内,但庄严肃穆的教堂,让我感到了天主教教义的力量。我也极力打开着记忆的窗口,回忆着在书中看到的这座教堂感人的故事。
那是1937年,日本人在卢沟桥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就此全面爆发。全国人民迅速开展起抗日战争。桑峪人民也不例外,他们利用天主教堂作掩护,积极传递情报转送文件,并很好地掩护了抗日军民。据说,国民党将领卫立煌在髽髻山阻击侵华日军时,为支援南口战役,他的指挥部也曾设于教堂内。抗战期间,神甫赵义堂被选为宛平县抗日政府议员兼任救济总会负责人。他经常与宛平县领导魏国元和焦若愚在教堂商讨抗日工作。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萧克、杨成武和邓华等也都到过这座教堂,与其共同研究打击日寇的行动方案。据记载,1938年10月,这座教堂的教民为了抗日,到苇子水村开办了一座兵工厂,为前线制造了大量地雷、手榴弹等急需武器弹药,有效地支援了前线战斗。其间,教堂许多青年教友还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有的还参加了八路军,用鲜血和牺牲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民族尊严。
一位村民对我说:“这座教堂的秘密抗日工作,后来由于叛徒的告密,曾毁于日寇的强盗火。‘文革期间,又遭遇人祸。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得以重新修缮。”
站在教堂之下,面对肃穆圣洁的教堂,心中除投以拜谒的目光之外,更充满着对桑峪抗日军民的无限敬重和对日寇野蛮行径的愤怒。也痛定思痛着“文革”给这里带来的浩劫与灾难。
教堂之上,便是圣母山。沿阶梯攀登,一张张描写耶稣受难的画像竖立山路两旁。于半山腰仰望,圣母像倏入眸中,她是那样美丽庄重。登上山顶平台,圣母像背靠山脊,朝北而望。圣像之下,有桌案摆放,以供信徒朝拜之用。
遥想清代康熙年间,桑峪村的天主教名声远播斋堂的几十个村庄以及河北涿鹿、怀来、涞水等县。现如今,神圣的圣母山已成为北京教区重要的朝圣之地。每年圣母月、玫瑰月,前来朝圣的教友络绎不绝,其中也不乏外国信众。
我信朝圣是信仰,修行之路却是异常艰难。我发现,就在圣母山西侧向南、向下,依山势有一条曲折山路连接山下。这是一条寓意耶稣14处受难的“苦路”。每一处均由汉白玉雕刻而成,每一处,都是一个耶稣受难的故事。伫立雕像下,内心的感受难以表述。我自问:难道我们一出生,都罪孽深重,都必须进行艰难的救赎吗?难道通往天堂的道路,都是这样艰辛曲折吗?疑问归疑问,但有一点我深信不疑:那就是人生,没有坦途可走。
于圣母山俯望桑峪村全景,1987年重新修缮的天主教堂被屋瓦皆叠的民居环绕,高耸的白色塔尖在雄伟的大山烘托之下庄严而壮观。回首南端“苦路”,再望三面环山的桑峪村全貌,我感到是那样净化心灵。
身处圣母山中,用心感受着千百年来桑峪村的历史沧桑,认真领略着街巷布满青苔的古老院落和斑驳的墙体,雕梁画栋的廊檐以及依然有着春节喜庆祥瑞痕迹的对联儿,思绪不禁穿越时空隧道,向桑峪村历史的更深处而去。然而,那座天主教堂和圣母山,却深深铭刻在记忆的页面,且有圣歌在耳边再次响起……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