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竹罐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04-03韩旭

北京纪事 2018年4期
关键词:王氏脊椎疗法

祖上是宫廷御医

“王氏脊椎疗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近400年前的清代顺治年间,而且这绝不是空口无凭。国家文物局前局长、现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彭青云,就曾为了给长期伏案颈腰椎不好的文物研究者们解除病痛,邀请王兴治施展医术。王兴治说他家祖上在宫廷做过御医。彭会长听了笑着说:“我让专门研究宫廷御医的研究员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查,你祖上有没有做过御医。”

这位研究员,见到王兴治就问:你家里是什么民族?王兴治一听心里真有点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地琢磨着我家是汉族啊?可祖上给清朝皇上做御医难道是满族?家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时候改了民族?

“我家是汉族啊……”王兴治最后照实回答。

“汉族啊……汉族就对了,我给你查查。你要说满族我就不用查了,满族的御医一个没有。”

研究员从档案馆查到了王家的第一代传人王汝清与第四代传人王昭恩曾在宫廷做过御医,《清宫档案》中还详细记载了王昭恩给宫中十一福晋治疗腰椎疼痛的全过程。

说起“王氏脊椎疗法”的第一代传人、即创始人王汝清,在当时是治疗毒疮、毒蛇咬伤的名医。一些被毒蛇咬伤者,伤口肿胀,人已失去知觉,但经王汝清的针刺放血,竹罐吸附,待拔下竹罐,罐里满满黑色的脓血。此时伤者已经恢复意识,伤口也明显消肿。后来清军入关,王汝清凭此医术救活了许多身中毒箭的清兵,其中甚至包括身中毒箭的将军性命。他因此立下赫赫战功,在清军打下江山后,他应召入宫进太医院,成为宫廷御医。

王兴治和王旭父子合影

乾隆五十三年(1788),宫里的十一福晋因为腰椎疼痛久卧病榻。太医院在了解病情后首推王昭恩前去治疗。王昭恩在进一步了解福晋的病情后,多年的经验告诉他是经络不畅给福晋带来了病痛的折磨。王昭恩用竹罐给十一福晋拔出了患处的“浊”和“痰”(在中医里,黑紫色的血块叫“浊”,血块中白色的物质叫“痰”)。福晋感到腰痛减轻,竟然可以下床走动了。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皇位的更迭,王昭恩的后人没有再做宫廷御医,但走出宫墙的“王氏脊椎疗法”能够惠及更多的黎民苍生,反倒是一桩好事。当年份牌翻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当时的北平城。王家与北平的许多医药世家均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威胁——日本人逼迫他们交出所有的秘方、药方。

這里不得不说,王兴治家至今保留着一本光绪年间同仁堂发给的《中药名录》,此书是专供京城御医和名医选药所用。王家与同仁堂的乐家也一直联系紧密,在被日本人逼迫交出秘方、药方之际,王兴治的爷爷,即王氏第十一代传人王泽珍专门找到当时北平中医药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同仁堂的老乐家商量对策。老乐家的人说:“你看我的药铺、药厂都在这,我走不了,只能跟他扛着。你多好办啊,你把你的竹罐和药打个包袱,走了不就完了,谁能找着你?”王泽珍一听可不是吗,他连忙收拾行李,把房一卖,举家出北平去了河北沧州。

承祧家中绝学

新中国成立之后,王家重回北京。王兴治的爷爷王泽珍时常以“王氏脊椎疗法”给亲朋好友治病。王兴治的父亲王广太是一位园林工人,他不时给王泽珍治疗病人时打下手。王广太虽然耳濡目染对“王氏脊椎疗法”已经熟稔,但他没有单独治疗过病人,因为那会儿干个体属于“投机倒把”行为。

王兴治出生以后,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他由爷爷照看。爷爷王泽珍带着王兴治走街串巷,到病人家中。爷爷给病人看病,就让病人家属帮忙照看王兴治。在王兴治的印象里,那些等待爷爷的大人总是特别欢迎爷爷的到来。这成了王兴治了解自家医术的最早启蒙。

但等王兴治工作以后,他对自家祖传医术的印象竟有了很大的变化。“我那会儿在国营797厂工作,厂子是专门做音响设备的。北京亚运会的音响是我们做的工程项目。一些国家级领导人现场讲话的音响,刘欢、倪萍这些大明星办演出用的音响都是我调的音。”回忆在厂里作为技术骨干的过去,王兴治很自豪地说,“我工作的时候周围都是洋机器,大型的电子设备,特别先进,再回家看父亲的针、罐儿,土了乌叽,我根本就瞧不上眼。”

正当王兴治在厂里事业做得蒸蒸日上之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国营797厂越来越不景气。后来他与厂里的领导闹了一些矛盾,作为厂里的功臣,他一气之下离厂回家,等着厂领导派人再把他请回去。此时王兴治的父亲王广太已经退休,承担起了传承“王氏脊椎疗法”的重任。赋闲在家的王兴治看到父亲独木难支,就主动提出做父亲的助手。这可把父亲高兴坏了:“你早就应该跟我一块干了。”

待到成为父亲的助手,王兴治才算真正对祖上传下来的医术有所了解。他对家传的这门古老医术的印象、观念开始一点一点地产生了变化。特别是有一位大客户邀请父子二人去南方,给二人租了一套别墅,专门给这位大客户的亲朋好友治病。每天别墅被病人踏破门槛,其中不乏社会上的名人、名家。王兴治跟着父亲忙个不停,同时心里琢磨:全国治疗腰颈椎病的三甲医院那么多,这些人又不差钱,干吗偏偏找我父亲治病啊?就是这里的一些病人说自己在某某大医院根本治不好,但王兴治却眼看着病人在父亲的治疗下病情逐渐好转。此时王兴治实实在在见识到了“王氏脊椎疗法”神奇的效力,未来发展的潜力,以及让患者免受手术之苦与高昂术费的福利。他那时就决定后半辈子要以祖上的医术为职业。

固本革新,让疗法与时俱进

“我父亲属于建国以前传统的中医郎中,他觉得就应该按照我爷爷的那种方式治病。”王兴治虽然决定以家传医术为职业,但他在“王氏脊椎疗法”的发展上与父亲多有分歧。

首先,父亲王广太给亲朋好友治疗颈腰椎病从不收费。但王兴治告诉父亲,如果看病总不收费,资金链就会断掉。如果不按商业的模式进行运作,“王氏脊椎疗法”就不会有更大的发展,治疗也不可能惠及更多的患者。

另外,王兴治也了解到国家卫生部有一条医疗用品沾血一次性的规定。但在王兴治儿时的记忆里,以前用来给患者针刺放血的玻璃针,一天十几人甚至几十人都用一根。

于是王兴治就问父亲针刺的玻璃针能不能做一次性的,“我从几百个玻璃碎片中挑来挑去,也就能找出两三个符合咱家标准的玻璃针。”父亲的回答意味着玻璃针实现一次性基本不可能。

但王兴治在工厂工作那么多年,他知道模具的效用。他按照标准的治疗玻璃针做了一个模具,同时也可以说是一个掰具。有了它,只要把玻璃插在掰具里,一掰就是一个。这样一上午可以掰出几千个,再经筛选,至少有百分之六七十合格,针的一次性问题迎刃而解了。

正在接受治疗的老外

“我们如果不能保证沾血的医疗用品一次性,那么就算治疗效果再好,存在的风险都是不能让人接受的。”王兴治十分郑重地说道。

同样沾血的还有用来从针刺放血处,拔出“浊”和“痰”的小竹罐。为此,王兴治联系了一个位于湖南的紫竹基地,从那里批量订购竹罐。虽然实现竹罐一次性带来医疗成本的大大增加,但王兴治说,对病人的医疗安全负责是医生最基本的责任。所以病人用完的竹罐,都直接放进粉碎机销毁。

凭借王兴治的智慧与努力,实现沾血医疗用品一次性的问题终于解决,可连锁出现的新问题又令他头疼不已。原来“王氏脊椎疗法”的疗效核心,全在反复浸煮过四十八位中草药的竹罐上。这四十八位中草药是王家祖传的秘方。王兴治说家里原来用于治疗的竹罐反复使用,都像浸了墨似的——中草药已经深深浸入了竹罐里,所以才有疗效。但一次性使用的竹罐,药力大大降低,疗效也随之骤降。这可成了摆在王兴治面前的一大难题——如果要疗效,竹罐就得常年使用,就不符合卫生部的规定;如果符合卫生标准,竹罐就没有疗效,治疗也就失去了意义。

王兴治那一段时间茶不思、饭不想,绞尽脑汁琢磨怎么办?怎么办?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在一次与朋友吃饭的时候,王兴治“蓦然回首”,看见餐桌上的一盘带鱼,鱼刺里浸有黑色的酱油。他灵机一动,找来服务员问这带鱼是怎么做的,回答说用高压锅做的。王兴治瞬间恍然大悟。经过实验,用高压锅闷煮草药与竹罐,相当于竹罐反复使用两百次左右,这下让王兴治头疼不已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擁有祖传的医术和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医疗用品后,王兴治还需要一个正规的医疗场所。王兴治采取承包医院科室的方式,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国家规定进行医疗活动需要医生执业证书,难道年近退休的王兴治还要再考一个医生执业证书吗?采访聊到这里,王兴治微微一笑,打个比方说:“我虽然会开车,但是没有驾驶证,那我肯定不能在马路上开车,但如果我雇一位司机呢?车不是一样能在马路上奔跑吗?”

作为技术的拥有者,王兴治只负责教授雇请来的有执业资格的医生,他从不参与病人的治疗,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王氏竹罐,有何与众不同

在王兴治承包医院科室的头几年,由于“王氏脊椎疗法”的治疗成本比一般的拔火罐、拔竹罐高出不少,较高的治疗费容易让人望而却步。加之治疗的原理和功效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很多人对“王氏脊椎疗法”根本不了解,以为就是普通的拔罐子,所以前来科室治疗的患者寥寥无几。科室的收入惨淡,但房租、医生和护士的工资,以及各种税费该交的一样都不能少。在承包科室的前7年里,王兴治换了7家医院,但依然亏了80多万元。

“现在拔竹罐山寨我们的特别多,都号称能治病,可治不好人家。人家就觉得拔竹罐的都是骗人的。我们跟着一起倒霉,给我们带来名誉上的损失比直接的经济损失还要大。”王兴治不无无奈地说。

那么“王氏脊椎疗法”与普通的拔竹罐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呢?“王氏脊椎疗法”的核心就在竹罐和祖传的中药上。我们一般人了解的拔火罐,没有针刺放血这个治疗环节,只是将体内的浊气、寒气吸附皮下,造成十几天下不去的皮下淤血。这种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的简单治疗方法与能够拔出患处“浊”和“痰”的“王氏脊椎疗法”有本质的区别。

那一般的拔竹罐与王氏的竹罐又有什么不同呢?相信读者从前文中已经有所体会,王氏竹罐的治疗效果全靠竹罐里浸入的中草药。正如王兴治所说,王家的竹罐可以被模仿,针刺放血可以被模仿,但家传的四十八味中草药秘方是别人学不来的。这也是王氏竹罐与其他拔竹罐的治疗效果有云泥之别的原因。

王氏这四十八味中草药包括藏红花、伸筋草、杜仲、山甲等,其主要由四组药方组成,包含止血方、清淤方、化瘀方和营养方。这四方四十八味药缺一不可,不仅是王家祖传秘方,也是曾经的宫廷秘方。王兴治的大徒弟常起曾回老家给父母治疗脊椎病。她面子薄,只带了针和竹罐回家。她认识不少中医名家,觉得就请他们给开一些药方,给父母治病应该也没问题。可她发现治疗的效果却与预期大相径庭。最后,她不得不打电话给师父王兴治,问可不可以要几副药。王兴治说:“你在这学徒那么多年,孝顺父母,给父母治病要几副药算什么?”

在采访中,王兴治也向笔者透露了四十八味中草药的成本价范围(因为病人的病情不同,价格会有浮动),笔者只能说这四十八味中草药配起来本身就价格不菲。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曾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介绍,“王氏脊椎疗法”结合了针刺放血、拔罐和药物治疗,它实际上是一种针对人体肌肤和经络疾病的综合性疗法。因此“王氏脊椎疗法”也可以治疗脑梗、脑血栓等方面疾病,因为这类疾病同样病在经络。

“申遗”成功,患者盈门

说起柳长华所长,就不得不说接下来的故事。2005年,王兴治承包的科室仍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一天,王兴治乘坐公交车,看到车里的电视播放一则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广告,“非遗”的项目里包含了剪纸、武术、中医药……这一下给了王兴治启发:我们家的疗法有400年的历史了,我为什么不申请一下“非遗”试试?

从区级、市级再到国家级,王兴治坦言每一级“非遗”的申请都无比艰难。当然令他印象最深的当属最后国家级“非遗”的申请。这里就言到前文的柳长华所长。他是国家级“非遗”评审中医药组的组长。王兴治打听到柳所长工作的所在,登门造访不下十回。每次柳所长的态度都是不冷不热,这让一向韧劲儿十足的王兴治都有些气馁。最后十回都成了一个虚数,他都不知道找过柳所长多少回了。就在那一回,他跟柳所长说:“我这有现成的光盘视频资料,您看一下,要还不行,我就再也不找您了。”

柳所长打开视频一看,突然眼里放光地问道:“这是你们家的?”

“是,我们家的”

“全套的?”

“对,全套的。”

柳所长十分激动地说:“这个项目是国家有名的项目,我一直认为已经绝迹了,拔出人体内的‘浊和‘痰,只有在古医书中才能见到,你们在哪做?我明天就去。”

2011年,“王氏脊椎疗法”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从区级到国家级“申遗”的过程中,“非遗”传承人王兴治的名气越来越大,登门求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一天王兴治承包的第八家科室所在医院的院长找到他说:“王兴治,你赶紧打包走人吧!”

不明就里的王兴治询问原因,是否因为自己科室做得不好?院长说:“你没来之前我们院一年四五百例手术,你来了,我们今年就做了100例,你再在这待着,我这院长都做不了了。”

“让大家都受益是我的期望”

不再承包医院科室的王兴治有一段时间与清华池合作,但因开放性治疗不能在保健场所行医的国家规定,王兴治最终选择自立门户,他收购了国葆堂医疗机构,在双桥建立了拥有2000多平方米“王氏脊椎疗法”的“非遗”传承基地,这也是国葆堂的旗舰店,一天内可接诊1000余位患者。

言及国葆堂的众多患者,这里面包含着无数的故事。红军的后代田竞先生曾在重走红军长征路的半途,腰间盘突出發作,田先生自己说:“得了腰间盘突出的人,早上起来穿衣服、穿袜子都是一个没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过程。”医院的大夫建议他做手术,但他担心手术的风险太大,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找到了王兴治。

一开始田先生对小竹罐治脊椎病半信半疑。因为田先生得的是脊髓型的腰椎病,不是一般劳损型、狭窄型的腰椎病。田先生有一个进口的腰部支撑器,支撑器包含两条绑带,绑带之间有数根液压支撑管,待到绑带上下绑在腰间,支撑管一撑,就可以减少腰部脊椎的压力。不过经过治疗,这个腰部支撑器已经“下岗”了。王兴治说,中医里认为颈腰椎病最初不是骨头出了问题,而是经络不通、气血瘀滞,最后氧分不足导致了病变。“王氏脊椎疗法”实际上就是在病症的源头,重新把经络疏通,给患者修复自身的疾病创造条件。

事实上,人体的每一条经络都是紧紧相连的。特别是人的头部和颈部,是人体的大经脉通行之处。王兴治曾经接待过一位病人,当地的医院诊断为双侧丘脑栓塞,医院的专家对患者的妻子说,医院曾经有过6例这样的患者,其中5人死亡,一人成了植物人。按专家的意思,这位第7例患者,最好的结果就是植物人。患者的妻子后来找到王兴治,说:“我给您跪下求您了,您要能把他治得坐起来就行了。”经过第一个疗程的治疗,这位患者果然能坐起来了,而且哭闹与流口水的症状都减轻了许多。在第二个疗程后,这位患者已经可以自行下地站起来了。到了第三个疗程,患者可以扶着扶手走路,并且至今多年一直保持在这种状态,病情没有恶化。

王兴治治疗的病人中有一位日本人,他治疗五六次后觉得治疗效果很好,就请王兴治吃饭,并通过翻译告诉王兴治他想用6千万元人民币买断王兴治的技术,同时给他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股份。王兴治就问他是不是要拿着这个技术回日本给日本人做治疗,日本人说不是,就在中国做。王兴治心说,你想拿中国人的技术赚中国人的钱,可能吗?他一口回绝了这位日本老板。

王兴治直言,他40多岁刚开始发展“王氏脊椎疗法”的事业时,也梦想有一天能够赚到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物质的欲望越来越低,他现在就希望家中的医术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能够让更多的人受益。

如果说到传承,王兴治的儿子,湖南中医药大学毕业的王旭,作为王氏第十四代传人,已经游刃有余地承担起了“王氏脊椎疗法”的衣钵。如果说到让更多的人受益,王兴治还有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国葆堂能够早日加入国家医保的行列。王兴治说,很多患者,特别是家里不富裕的患者,十分在意医保这件事,如果“王氏脊椎疗法”有国家医保的支持,那他让更多的人受益的心愿也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了。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王氏脊椎疗法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关注王氏药罐治病更防病 金牌口碑健康养生好项目
基于机器学习和几何变换的实时2D/3D脊椎配准
现代营销联手王氏药罐 共同开拓大健康项目市场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中医按摩市场潜力大 王氏推拿让你更赚钱
打造普惠天下的王氏药罐国医文化 专业医生深深赞叹王氏药罐的神奇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脊椎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术后不愈原因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