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键时刻掉链子,你家药箱该整理了

2018-04-03芳新

科学之友 2018年3期
关键词:药盒药箱外用

芳新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家人一不小心生病了,匆忙奔去翻家里装药的抽屉,一打开是这样:在里面扒扒找找,首先值得庆贺的是还好家里能找到药,不至于大半夜跑医院了。

据药監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品,但其中82.8%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家庭药箱中30%~40%的药品超过有效期3年以上。也就是你家孩子高中时候生病了,在家里能找的药可能是你在他初中时候买的……

家里放些备用药品确实能让我们心安不少,但这些药有些是给大人吃的,有些是给娃吃的;有开封的、没开封的;有药盒的、没药盒的;有说明书、没说明书的;过期的、没过期的全都摆在一起,是时候整理一下家里那个药箱了。

断舍离——过期的药要丢弃

挑出过期药

清理药箱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出过期药品。没开封的药物可以根据说明书判断是否过期,但是,除了需要核对未开封的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还需要观察包装是否破损;已经开封的药物或保质期看不清的情况,可通过看、捏、闻、碰、摇这五个字来判断。

看一看颜色变化

白色的药片变黄、变黑、变红或出现霉点或斑点,均表示药品已变质失效,不可再服。例如维生素C氧化后易由白色变成黄色,糖衣片失效时外层糖衣常会破裂,出现斑块或斑点,或发生自溶、变黑或发霉。眼药膏及其他药膏出现明显变干、变稀、变色、水油分离等,就不可再使用。

捏一捏看是否破损

胶囊极易受潮,捏着如感觉有明显软化、破裂、漏油等,不宜服用。

闻一闻是否有异味

阿司匹林等片剂受潮后会产生浓烈酸味,对胃肠道刺激性大大增加,因此不宜再服用。颗粒剂、冲剂和糖浆失效时往往会出现异味,比如发酵味、臭味。胶丸很难从颜色判断是否变质,但如果有油味,就最好不要服用了。

碰一下看是否黏连

糖衣片和胶囊等剂型的药,如果药品之间相互黏连,则不宜服用。

摇一摇看是否有沉淀

悬浊液、口服液、糖浆、眼药水、滴鼻剂等,摇一摇是否有沉淀,如药液中有结晶、絮状物或见浑浊,则不可再使用。

辨别变质药

分辨变质药,简单的方法是从外包装和颜色变化来看。比如,胶囊剂药物如因过湿而外壳变软或过干裂壳的,则可判断为变质;片剂如受潮而裂片、片身有斑点潮点或者颜色发生改变的,也可判断为变质药品,都应该马上予以清理。

收集归置散放药品

很多药品打开包装闲置,久而久之就会放得到处都是。对这类药物,应该按照药品种类,重新加以收集和归置。如果有过期药品,就要立即丢弃。

适量备药勤更新

每过一段时间,就应对家庭自备的小药箱做清理,查漏补缺,及时补充已用完的药品。

有章可循——药品分类与归置

说起日常用药,就必然需要准备一个医药箱。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找个盒子把药一装不就好了吗?当然不行。药品不是食物,不能吃错,不能乱吃。随意摆放收纳,会有误食药品的风险,给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家中备药,尤其是有老人、小孩的家庭,一定需要准备一个医药箱,告诉他们,醒目的红十字箱子里装的东西不能随便吃。

我不建议大家去药店或者直接在网上买一套那种大药箱,毕竟每家的用药习惯和需要的药品都不一样;建议大家准备一个空的大药箱,然后一样一样的来,归置好自己家的专属药箱。

收纳讲原则

首先,分类分层摆放;其次,药品工具并存;再者,常见药常备,应急药不能少;最后,摆放位置相对密封干净。

药品的说明书不仅要集中整理起来,而且还要专门备个记事本记录全家人的患病记录和用药记录,如果有什么不良反应也要记录下来,给家里每个成员建立个用药档案。

分类有技巧

顶层:急救药和外用药品

存一些特殊用药,如冠心病患者、哮喘者或经常外出旅行且晕车的,都要备一些相应的药物。急救药建议把药品包装盒修剪成单面开口的盒子,因为如果急用,打开药盒的工夫,都觉得是在浪费救治时间!

外用药品和常用工具:需配备红汞(红药水)、龙胆紫(紫药水)、百多邦软膏、皮炎平软膏、风油精、红花油以及眼药水、眼药膏等外用药物。

作为常规装备,还要备好体温计、体温表、血压计、消毒药棉或棉签、酒精、纱布、绷带、胶布、创可贴、镊子、小剪刀等简易器材。

底部:常见病用药

常见病用药,也就是全家人都可能会用到的药。比如感冒咳嗽、发烧、止痛的药物。还要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所患的病种,配备一些针对性治用药。如经常失眠者,患有高血压、慢性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可根据医生的处方备药,一般备药量时间为一个月左右。

附加抽屉里放上常用的外用药品及工具,如膏药、红花油、止血贴等药物和体温计、血压计、棉签、小剪刀、纱布等,满足日常的外用处理需求。

贴标签/标识

除了要把药品的说明书留住之外,家里最好整一个全家都适用的“药物宝典”。把家人所需的药物记录起来,并且标识好家庭成员所需的药物种类、名称、放置的地方、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等,以便家人都能更快地找得到药品所在的位置。不同类的药物在分类放好之后,最好是在对应的类型上贴上相应的标签,给家人好一点的识别标识,方便用药。

注意事项

药品分类保管,区分成人和儿童、内服和外用等。

备药品种要少而精,数量不宜多,一般感冒药、退烧药、抗生素等可各选1~2种,每种宜备可供一周的药量;慢性病用药备2~4周药量为宜。

贮存药物一般需密封、避光;内服药与外用药务必标明并分开放置。

注意不要把药物放在小孩可拿到的地方,以防小儿误服而发生危险。

生命可贵,只有平时多注意收纳整理,将身体健康放在心上,践行在生活中,才是王道。

猜你喜欢

药盒药箱外用
提醒老人吃药有哪些方法?智能药盒帮你提醒
便携药盒有四怕
找不到地球的屁股
含黄蜀葵花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研究进展
便携药盒有四怕
旅行便携随身药盒
皮肤科病人的外用药物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