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频教学资源摄制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探析

2018-04-03王红娜王建初万江李天立何晓舟卢吉龙

视听 2018年1期
关键词:基本要素机位摄像机

□王红娜 王建 初万江 李天立 何晓舟 卢吉龙

视频教学资源摄制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探析

□王红娜 王建 初万江 李天立 何晓舟 卢吉龙

随着电视摄像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视频摄制变得越来越简便,视频作为一种最易接受的文化载体已经充溢于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在学习中利用云端技术下载视频教学资源已十分普遍,但很多网络平台上发布的视频教学资源都存在着视频摄制方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本文从视频教学资源摄制中常见的问题出发,以视频摄制基础要素为本,提出对策,希望使更多的学习者受益。

视频教学资源;视频摄制;基本要素

一、视频摄制的基本要素解析

摄像机向小型化、轻便型方向发展,让更多业余摄像爱好者在学习、工作之余随时随地拍摄视频成为可能。视频摄制虽变得唾手可得,但也逐步走上了非专业化的道路。熟练掌握视频摄制的基本要素可以有效避免问题的出现,视频摄制基本要素包括两个方面:

(一)视频摄像的基本要素

机位选取。专业摄像人员懂得抢位,能够根据现场布局抓取机位最优点,并根据活动进展情况随时变换机位。

白平衡调整。节目摄录前,设置准确无误的色温值,拍摄出的画面才会还原人眼中的物体颜色。

合理的构图。合理的构图可以达到强调和突出主体的目的。在摄像构图中,采用黄金分割比率会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协调自然。不同类型的节目,黄金分割线也不尽相同,通常情况下,被摄主体应稍稍偏离中心位置,同时保证主体偏向的一侧有一定的留白,而非即将走出画面的紧张构图,主体偏离的一侧空白可通过舞台灯光、景物等弥补,形成一种张弛有度的构图风格。

有效拾音。有效的视频资源不能缺少声音,摄像者在拍摄前要及时更改设定,调节好声音参数。通常摄像机声音插孔对应的开关包括LINE、MIC和MIC+48V三种,若是外部音频设备(混音器等)选择LINE;带有内置电池的麦克风选择MIC;+48V电源(幻像供电)麦克风选择MIC+48V。麦克风的输入电平应控制在-18dB—+12dB之间,默认设定为0dB。

(二)视频剪辑的基本要素

总体层次与结构。视频剪辑之初要快速、跳跃性地翻看所有原素材,检查原素材是否存在整体水平不平、曝光过度、色温偏差过大、声音爆表等问题,若存在上述问题,应及时调整,这样可以避免视频剪辑过于零碎而要进行数次调整的麻烦。另外,在剪辑前,我们还应在头脑中勾画出成片的雏形,对整体风格、结构、层次有个大致的把握。

画面语言的运用。画面语言包括构图、光效、色温、影调、景别等诸多因素,剪辑过程中,要仔细斟酌构成画面语言的各个要素,避免构图不当或色彩偏差等问题的出现。景别的剪辑规则需要特别注意,相邻景别、相邻机位的相同景别、两极镜头不宜相接。

渲染与输出。现在常用的视频剪辑软件有Premiere、Edius、After Effect、U-Edit等,无论采取哪种剪辑软件,在影片完成后都要进行渲染和输出,输出格式要符合视频格式标准。影片渲染输出后要记得检查,查看视频能否正常播放,确保影片可以交付使用。

二、视频教学资源摄制中的常见问题

摄像和剪辑共同影响着视频摄制成果,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打造精品教学视频资源。另外,从现存云端和校内视频教学资源素材上看,摄像人员与授课教师缺乏沟通交流也严重影响着视频教学资源的摄制品质。

(一)摄像人员与授课教师沟通不足

教师着装不当:授课教师因不了解视频教学资源的拍摄环境和摄制意义,着装与平时课堂上相差无几,显得不够庄重。

口误不加修正:教师在拍课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口误而不加以修改,没有重复一遍正确的,导致视频内容存在瑕疵。

多媒体课件与最终输出画幅长宽比不一致: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多采用4∶3的长宽比,而高清晰度电视的国际标准是16∶9,最终PPT长宽比与输出画幅不一致,导致PPT画面出现时,显示器左右各出现一条黑边。

教学视频资源声音杂乱:有的教师和学生不了解演播室棚顶吊麦收音机制,在课堂录制中对咳嗽声、挪动桌椅声、私语讨论等杂音不加以控制,导致最终拾音效果差。

(二)摄像基本要素掌握不足

多机位摄像机曝光不同:多机位拍摄视频教学资源时,分别调节成自动挡和手动挡的摄像机曝光程度不同,相差两个光圈值,画面衔接时有明显的跳跃感。

人物虚实不定:拍摄教师在LED大屏前讲课,大屏上播放着内容不断变化的多媒体课件,此时采用自动聚焦模式拍摄教师近景画面,容易出现教师面部虚实不定的情况。

教师走出摄像机画幅:为了提高课堂的生动性,教师在授课中走到讲台下与学生互动,摄像人员没有及时摇拉镜头导致教师走出摄像机画幅。

没有收录声音:摄像机连接外部音频设备拾音,却没有及时更改摄像机音频设置导致没有收录声音。

(三)剪辑技巧与策略的欠缺

镜头衔接违反景别组合规律:在教学视频资源剪辑中,错误地将特写镜头频繁地与近景画面衔接,而忽视全景画面的应用。

视频长度过长:教学视频资源中经常出现“从一而终”的教师授课画面,剪辑中不及时切换其他景别镜头,或者不根据实际情况覆盖PPT画面,导致观看者视觉疲劳。

视频转场生硬:教师授课或者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错误,剪辑时直接将错误片段删除,没有添加合适的视频转场特技,导致视频转场过于生硬。

拾音电平不稳:由于摄像机型号和拍摄现场环境的变化,导致摄像机拾音电平不稳,后期剪辑时不加以调整,就容易出现声音电平时高时低的现象。

三、视频教学资源摄制中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视频教学资源拍摄前:摄像人员与授课教师进行充分沟通

在拍摄前,要及时与教师沟通,获知视频教学资源摄制标准并告知授课教师演播室录课流程及注意事项,包括服装搭配方面、课堂气氛、教师站位、学生互动等方面的建议,帮助教师缓解紧张情绪,为精品课摄录做准备。比如在拍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课程时遇到如下情况:授课教师因为第一次走进演播室,内心十分紧张,摄像机一旦工作,教师讲课就磕磕绊绊的,摄录人员及时安抚教师情绪,告诉教师不必紧张,如果出现错误,停下几秒,重新说一遍,这样经过后期剪辑看不出任何瑕疵,教师听后逐渐放松情绪并顺利地完成了拍摄计划。

(二)视频教学资源拍摄时:牢牢掌握摄像基本要素

牢牢掌握视频摄像技巧可以为后期的剪辑过程省时省力,前期摄像一旦出现问题,也不要慌张,我们可以通过后期剪辑来弥补过失,比如在拍摄公共卫生学院的《科研方法》系列讲座时,出现了多机位摄像机曝光不同的情况,通过后期剪辑调整了曝光参数。这种通过添加特效的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拍摄时出现的失误,但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画面失真,所以最好防患于未然,在下一次拍摄中,及时和搭档沟通,多机位摄像机始终保持同样的色温、增益和光圈值。

(三)视频教学资源剪辑时:注重剪辑技巧与策略的应用

剪辑时,编辑者需要做三方面考量:首先应该对整部片子有个大体的把握;剪辑过程中,注重剪辑技巧与策略的应用,遮盖原素材瑕疵;最后,按照规定要求调整输出参数,成片上交前需认真检查。比如在拍摄学校申报2017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所用的医学精品课时,发现课堂播放的PPT长宽比与输出画幅不一致,导致PPT画面出现时,显示器左右各出现一条黑边,发现问题后,工作人员及时调整PPT显示比例,制作出更合乎标准的视频教学资源。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摄像变得触手可及,但视频摄录工作远远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要想制作出更高水平的视频教学资源就要牢牢掌握视频摄制基本要素,更要学会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视频制作水平,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1.初万江,王建,许竹萍,耿成燕,李连宏.优质视频教学资源的特质、形式及其构建的基础要素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06).

2.王晓晨,陈曦,卢婷婷,王梦舒.数字教育资源共创共享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4).

3.汪凯.精品课程教学视频摄制中的问题及对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09).

大连医科大学。通讯作者为初万江)

猜你喜欢

基本要素机位摄像机
附着全钢升降脚手架不同步升降性能研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机位排布优化方法及应用
不停航施工机位限制运行分析
机位容量因其数量影响的仿真运行及量化关系研究
诗化音乐 乐化诗歌——透过「音乐基本要素」分析「古诗新唱」多样教学的实践研究
论旋律创作的基本要素
摄像机低照成像的前世今生
生活·思想·艺术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
形神是中医辨证要素的首要元素——中医辨证常用20个基本要素与形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