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老人与海》中的儿童视角

2018-04-03王可冰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圣地亚哥老人与海渔夫

王可冰

(漳州市第三中学,福建 漳州 363000)

在海明威这部《老人与海》的作品中,有一个笔墨不多的小男孩曼诺林,虽然只在《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出现,但是圣地亚哥这个老渔夫在与鲨鱼孤身奋战的那几天里却不止一次地想到他。现在他已经漂到看不见陆地的海面上,跟大鱼搏斗。老人在黑夜里毫不松劲地拉住肩头的钓丝,他总是想起孩子,不断地感叹着:“要是孩子在这儿多好呵。”可以说,曼诺林对这部小说的整体情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存在,让圣地亚哥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普通的渔夫,其价值更加的突出。因为他的存在,将圣地亚哥这个老人那种坚忍不拔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充分展现出来,让圣地亚哥轰轰烈烈地展现出自己的男子汉气概,同时在失败中还保持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也正是因为曼诺林的存在,让读者在读完这部小说之后,既同情圣地亚哥这个老渔夫,更感觉到他作为一个人和一个渔夫的价值。

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的最后,作者海明威这样写道:“曼诺林送来了一杯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收尾看似平淡,其实蕴含深意。作者实际上是想借助曼诺林的嘴说明老人并没有失败。即使他回到家之后,大马林鱼只剩下一副骨架,但却仍赢得了人们尊严和敬佩,后继者将会沿着他的足迹继续前行。

曼诺林眼中的圣地亚哥是个特立独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与圣地亚哥来往,但这样的日子并没有使圣地亚哥产生任何不舒心的感受。对于这种宁静的生活,圣地亚哥反而感到很满足,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对这种环境作出一定的改变。这种生活里没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外界的喧哗和嘈杂,在这种寂静、简朴、单纯的环境中,圣地亚哥感觉到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虽然圣地亚哥有的时候会因为孤独感到痛苦,但是他却并未放在心上。圣地亚哥用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对自己的世界进行管理和指导,不需要与他人进行长期的、频繁的、大量联系和接触,去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参照,也不需要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所认定的意义世界以及自我价值取向进行确立。所以,即使他两个月毫无所获,顶着其他渔夫的嘲笑,圣地亚哥依然坚持出海。这种在外人看来有些愚蠢的行为,在小男孩曼诺林的眼里却是圣地亚哥的与众不同之处。他是一个自我实现者,永远不会在乎他人的眼光,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信仰。小男孩仰慕地称赞道:“顶好的渔夫是你”“好渔夫有很多,还有些很了不起的,不过顶呱呱的只有你”。

在曼诺林的眼里,圣地亚哥还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书中对圣地亚哥的眼睛描述是这样的——“那双眼睛啊,像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由此可以看出,圣地亚哥并不会因为失败而沮丧。原先跟随圣地亚哥出海捕鱼的那个小男孩,谈到他爸爸把他叫到别的船上去这件事的时候说道:“他没多大的自信。”“是的。”圣地亚哥说,“可是我们有,你说是不是?”这儿写到圣地亚哥的自信,是一种天然绝对的自信,这种自信是不以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是不用和他人进行比较的一种自信。在圣地亚哥的人生信念中,他始终认为,即使人遭遇到了极点的背运,也只能用自信去面对。也正是因为这份自信,让圣地亚哥即使在两个月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依然有毅力和勇气出海捕鱼。同时,也正是因为圣地亚哥的这份绝对自信,对于小男孩被叫走的这件事,他能表现出理解和宽容。

总之,曼诺林这个小男孩的存在,让圣地亚哥在这部小说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在这个小男孩的眼中,圣地亚哥是一个有着绝对自信和不屈不挠、永不言弃精神的自我实现者。

猜你喜欢

圣地亚哥老人与海渔夫
《老人与海》(节选)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运动的诗篇
《老人与海》给我带来的快乐
渔夫和小猫
追求梦想,捍卫尊严——读《老人与海》有感
高原地区应用氧调有望实现
渔夫之利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卡斯特罗骨灰循“进军哈瓦那”相反路线行进 落葬圣地亚哥
天皇版“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