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时代的农村电商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2018-04-03□陈

山西农经 2018年15期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电商

□陈 鑫

(国网铁岭供电公司 辽宁 铁岭 112000)

1 农村电商“互联网”模式的制约因素

1.1 思想观念落后

和城市相比,农村在交通运输、科技知识等方面相对落后,很多农民在思想观念上仍停留在传统阶段,很多人更愿意面对面的交易,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人对线上交易存在顾虑,在进行电商推广时无疑受到一定的阻碍,这种现象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1.2 电商基础设施不健全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商的发展以物流体系为支撑,这显然是农村地区所欠缺的地方。农村地广人稀,人们居住相对分散,建设物流体系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因此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相对不足,加上农民使用互联网的比例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商的发展。从农村物流发展现状来看,很多地区只有邮政系统建立了相对健全的物流网络,但是在公共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发展[1]。

1.3 电商人才缺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镇,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的人才和劳动力,造成农村电商人才匮乏。在进行电商发展前景研究时,专家和相关学者主要以城市和沿海地区农村市场为主,内陆地区农村市场涉及较少,这些无疑都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所以,农村网络商业模式的大力发展需要加强专业人才与劳动力的引进。这样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有利于缩短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2]。

2 创新农村电商发展的对策

2.1 及时转变观念

在思想观念上,政府主管部门、电商企业要加强发展农村电商的引导,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农村电商带来的实惠,同时鼓励农民将农副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推上市场,通过借鉴“销售—服务—就业—纳税—造富”的发展模式,强化农民对农村电商的认可度,从而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良性循环。

2.2 完善农村物流体系

鉴于农村居住相对分散的特点,物流服务对象数量大、物流需求规模小,因此在进行物流分拣和配送时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比如鼓励农村物流中介组织的多元化发展,在降低分拣、配送成本的同时提高物流发展的效率。通过建设现代化的农村物流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相应的物流信息服务,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和运输成本,加快农产品流通。

2.3 强化人才培养力度

一方面,要强化从事农村电商人员的培训,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另一方面,鼓励农户和电商卖家建立收益分享体系,实现农民和电商卖家的双赢。此外,加强电商企业的公益活动宣传,广泛组织社会资源支持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发展,注重解决这些地区农产品的“销路难”问题。加强电商发展模式的创新,提高农民的创业素质、创新能力、创业知识、创业实务和综合创业意识。

2.4 规范电商市场行为

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对健全的市场规范,一方面要加强电商流通、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保护,注重流通秩序维护、交通设施建设和商品流通保障相关制度的建立,切实解决物流体系问题。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管理中的相关条文,促进线上线下协调发展。此外,要加强批发、零售、生活商业服务和物流等方面的标准体系的建立,注重农产品的生产、检测、分级和配送方面的管理,规范电商市场行为,营造良好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

3 结束语

在农村电商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弥补自身不足。必须抓紧“互联网+”的发展契机,早日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猜你喜欢

互联网+物流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