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产业扶贫问题及解决对策探微

2018-04-03□罗

山西农经 2018年15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贫困地区精准

□罗 旭

(射洪县复兴镇农业服务中心 四川 遂宁 629214)

1 精准产业扶贫的内涵

精准产业扶贫是指以贫困地区市场为导向,通过扶持特色产业实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精准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产业扶贫是一种内生发展机制,主要通过政府牵头,采取引进技术、人才与企业,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发展基因,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根本上扶贫的目的[1]。

2 精准产业扶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政府资金投向与地区产业发展不融合

地区进行精准产业扶贫工作,离不开产业扶贫资金的支持,产业扶贫资金的投放往往影响产业扶贫工作的效果。我国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的资金来源多为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与政府专项产业扶持基金相结合,部门农村干部在扶贫工作中,虽然扶贫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但存在实地产业调研欠缺、资料收集不全、信息反馈脱节等问题,从而导致政府部门产业规划设计与区域实际情况相背离,盲目地强调壮大地方特色产业,导致扶贫产业扶持基金的投向不能很好地发挥扶贫的作用[2]。

2.2 扶贫产业发展粗放单一 抗风险能力低下

首先,由于偏远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交流不通畅,特色产业发展的环境较差,其产业发展多为初级农产品,比较单一,模式多为粗放式的自产自销,产品深加工能力较弱,且储藏手段落后,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影响扶贫产业的发展。其次,为了早日实现脱贫,很多贫困地区存在盲目扩大产业规模、缺乏创新的经营方式,但是由于产品受自然灾害、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低下,产业的经济效益低下[3]。

2.3 干部扶贫工作责任制没有得到切实落实

极个别地方扶贫工作发展成一种自上而下、单向的政府行为,贫困人口只能被动地参与。少数基层干部缺乏农村工作经验,不了解地区的实际现状,缺乏对贫困人口的需求了解。产业扶贫工作技术要求高,如果不认真落实工作,将缺乏执行力,导致精准产业扶贫工作只流于形式,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

2.4 贫困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产业扶贫技术推广困难

俗话说“扶贫先扶智”,由于贫困地区信息闭塞、思想落后,文化程度低,科技知识欠缺,生产技术落后,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弱,导致扶贫产业项目与技术的推广容易受到阻碍,群众的参与度低下,也严重阻碍了精准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

3 实施精准产业扶贫的有效对策

3.1 深入开展贫困调研 统筹整合扶贫资金

首先,要持续深入开展贫困调查研究,了解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加强与地区相关部门的沟通,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整合产业项目,切实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发展特色扶贫产业[4]。其次,要统筹整合扶贫资金,建立扶贫资金统筹协调机制,将扶贫资金重点运用于特色产业发展、地区基础设施改造等领域,切实保障好农民的利益,促进精准扶贫产业的快速发展。

3.2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实现精准产业扶贫,选对产业很重要。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坚持内在扶贫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当地各项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打造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加农户收入[5]。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外在资源,政府要对当地发展起来的小型企业,在政策、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农户发展多元化的企业,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扶贫的新格局。同时,要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方式,发展以“绿色、休闲、健康”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实现精准产业稳固脱贫。

3.3 完善干部扶贫工作责任制度

首先,要明确扶贫干部的工作任务、具体扶贫措施及工作考核办法,级级落实责任,鼓励其全面深入了解地区的情况,才能更好地规划适合当地特色的扶贫产业,充分调动干部的扶贫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切实改进基层干部工作作风,严格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最后,要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更高效地参与到精准产业扶贫工作中。

3.4 做好扶贫地区农民培训工作

精准产业扶贫工作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政府物质与资金上的支撑,更需要有发展内动力的产业与技术作为后盾。因此,要按照“贫困群众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思路,加强对农民技术、知识上的培训,提高其自身的素养,为地区扶贫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同时,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可采取直接把课堂搬到田间圈舍、农户主动上台当老师,介绍各自多年来发展产业的经验和失败案例,与大家共同分享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从而从根本上增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致富的能力,促进地方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展。

3.5 充分发挥驻村农技员在产业扶贫的作用

驻村农技员作为产业扶贫帮扶力量中的一份子,工作开展要做到“三个一”,当好“四大员”。基层摸底“三个一”:一是“请进来”。分别将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请”到村委会,召开村支两委班子扩大会议,详细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对村领导班子评价,了解经济发展情况、村发展计划、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初步掌握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向他们学习基层群众工作经验和方式方法。二是“走出去”。为进一步了解村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群众对发展本村经济的意见和建议,有选择性地访问本村的个体户、种养能手、老党员、贫困户等不同层次的村民代表。了解群众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为他们解决哪些问题,真实地了解到农民的现状和实情。三是“理出来”。通过深入的调查摸底,整理出存在的问题,积极分析产业扶贫面临的现状。通过梳理和与村两委探讨,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明晰工作思路。因户施策,落实精准扶贫措施,当好“四大员”:一是当好“技术员”。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深入开展技术培训。二是当好“服务员”。关键农时季节、农民技术需要时,电话、短信、微信及面对面、零距离的技术培训指导,多措并举,有效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村民形成了科学种养好观念,关键技术得到了普及,农业生产水平得以提升。把技术送到了田间地头,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当好“宣传员”,除了农业技术方面的政策宣讲,加强对扶贫相关政策的宣讲,加强感恩教育,激发贫困户脱贫自身动力,变“输血”为“造血”。四是当好“示范员”。“做给别人看,带着别人干,领着别人赚”,最终目标是试验、示范引领贫困户加入到产业发展中来,达到增产增收,脱贫致富。

4 结束语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尤为重要,精准产业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要坚持走精准扶贫之路,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建立有内生动力、有活力的劳动致富长效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贫困地区精准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精准的打铁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